正文

如何預防蛀牙(蛀牙有哪些危害)

shiyingbao

蛀牙不僅讓人感覺到疼痛,更會引發口臭、關節炎等其他病癥。為了讓孩子有一口好牙,家長應從小注重其牙齒清潔,遠離蛀牙。那么,什么是蛀牙?蛀牙的癥狀有哪些?蛀牙的治療方法是什么?另外,如何預防蛀牙?

  • 什么是蛀牙

    蛀牙又叫作齲齒。如果平時不注意清潔口腔,口腔內的細菌分解產物易侵蝕牙面,形成蛀牙。蛀牙的表面為黑色,內部有小洞,患者可能會時不時地感到疼痛。一開始的時候,蛀牙不易被察覺,患者只能察覺到牙齒的表面呈現黃色或者黑色。時間長了,殘留在牙齒上的細菌會將食物中的糖產酸分解,進而使牙齒腐蝕出現黑洞,不注意口腔衛生的患者情況會更嚴重,因為這一類患者往往更容易使食物的殘渣留在牙齒的表面,滋生更多的細菌。如果患者任由蛀牙的病情擴散,一旦累及牙神經,疼痛感會非常強烈。蛀牙還可能形成繼發感染,導致病灶的出現,也可能因此患上關節炎、心骨膜炎等全身其他疾病。平時,大家需要做好保健和預防工作。

  • 蛀牙的癥狀

    根據蛀牙破壞的程度,可以將兒童蛀牙的癥狀分為三類,分別是:淺、中、深齲。

    1.淺齲

    此階段的病變通常發生在釉質的里面。牙齒原先的顏色應當保持一致,一旦表面出現黑點或者脫鈣的白點,或者食物頻繁地被塞在某一處,這就說明牙齒的琺瑯質已經有所損壞。處在這一病癥階段的兒童,身體不會感覺到不適。

    2.中齲

    此階段的病變發生在牙的本質,在牙齒上已經出現了淺層的齲洞。兒童的牙齒對冷、酸、熱的刺激很敏感,會經常性地覺得牙齒酸痛。或者當食物塞進牙縫的時候,會感覺到脹痛,等從牙縫清除之后,這種不舒服的感覺也會消失。

    3.深齲

    此階段的病變發生在牙髓腔內,疼痛感在消失前會維持一段時間。如果患者不能夠及時察覺并且接受治療,細菌就會從牙根發展牙尖,引發根尖周炎,進而使患者患上慢性病灶、牙槽骨、下頜骨炎質等全身的疾病。

  • 長蛀牙的原因

    四聯因素學說是目前受到公眾普遍認可的蛀牙的病因說,四大因素主要指細菌、口腔環境、宿主和時間。此學說的支持者認為,致齲性食物糖緊緊得粘附在牙齒的表面,唾液蛋白與之作用,就會形成獲得性膜。這一生成物一方面緊緊地粘附在牙齒的表面,同時只要溫度適合,它就會在菌斑的深處生成酸,讓牙齒脫礦,還會使得牙齒內的有機質受到損害,患者會因此出現齲洞的病癥。

    1.細菌

    患有齲病的人的牙齒必然受到細菌的感染。通常情況下,兩種病菌會引發齲病,分別為產酸菌屬和革蘭陽性球菌。前者主要由變形鏈球菌、放線菌屬和乳桿菌組成,這一類病菌能夠讓碳水化合物分解,進而生成酸,使得牙齒內的無機質脫礦。后者主要負責讓牙齒的有機質遭到損壞,一段時間以后,牙齒內便會出現齲洞。

    2.口腔環境

    口腔直接與牙齒接觸,口腔環境對牙齒的健康與否有著重要影響。若不注重口腔衛生,極有可能引發齲病,其中食物和唾液視影響最大的2個因素。

    (1)食物

    食物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這一物質既可能使牙齒表面出現菌斑基質,也能夠讓菌斑中滋生細菌。細菌通過口腔內的碳水化合物代謝生成酸,并且在此過程中還形成了細胞外多糖和細胞內多糖,其中蔗糖是細菌的主要利用的碳水化合物。產酸和耐酸菌在生成的有機酸的促進下會迅速生長,同時牙體硬組織也會在酸的影響下脫礦。多糖則會讓牙齒的表面滋生更多的細菌,一旦外部的糖源有所短缺時,它也能夠及時地提供能量源。

    (2)唾液

    一般情況下,機械清洗、抑菌、抗酸以及抗溶是唾液的主要功能。

    唾液的量和質是影響齲病發生率的重要因素。在臨床醫學中發現,患有口干癥或者唾液分泌病癥的人,更容易患有齲病。接受頜面部放射治療的病人可能會因為涎腺遭到了破壞而出現齲牙。此外,如果唾液中的乳酸量有了明顯的上升,也會引發齲病。牙齒在齲病的形成過程中,扮演靶器官的角色。所以牙齒的形態、礦化程度或者組織結構的改變,都可能引發齲病。

    3.宿主

    牙齒在齲病的形成過程中,扮演靶器官的角色。所以牙齒的形態、礦化程度或者組織結構的改變,都直接影響齲齒的發生。

    4.時間

    患者從一開始出現病癥到形成齲洞,需要經過一年半至二年年的時間,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所以即使牙齒同時受到細菌、適宜的環境以及宿主三因素的作用,也不會立馬出現齲病的病癥。必須在三者的同時作用下,經過一段時間,才可能患上齲病。

  • 蛀牙有哪些危害

    1.蛀牙對成人的危害

    (1)容易引發牙根尖等相關部位的炎癥,情況較為嚴重時,還可能導致局部腫脹;一旦人體吸收了炎癥時生成的膿液和細菌,極有可能患上敗血病或者菌血病。

    (2)蛀牙的牙根壞了無法咀嚼食物,不利于人體對食物的消化與吸收,會胃腸道的新陳代謝造成負擔。

    (3)患有嚴重齲病的老年人會出現大部分或者全部牙齒脫落的情況,這對老年人的健康有著極其不好的影響。因為缺少牙齒,使得老年人不能正常飲食,不利于營養,影響身體健康。

    2.兒童蛀牙的8大危害

    (1)損壞牙體,如果這些牙體中包含多個乳磨牙,會使孩子的咀嚼功能受到影響。

    (2)蛀牙內的齲洞容易塞有食物,滋生細菌,若長久不加以重視,整個口腔的衛生情況不容樂觀,進而極有可能使恒牙也出現齲病的病癥。

    (3)乳牙根尖周炎容易對恒牙牙胚的釉質發育和正常萌出造成不好的影響,使得這兩項生長出現障礙。

    (4)一旦小乳牙出現了齲病的病癥,恒牙之間的縫隙便會縮小,以致恒牙在發育的過程中出現位置異常的情況。

    (5)乳牙患上齲病,還可能造成牙冠的損壞,進而對局部口腔黏膜組織的發育產生不利影響。

    (6)一旦乳牙出現病變,并且較為嚴重,會對兒童的咀嚼功能造成不好的影響,不利于兒童攝入營養物質,進而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7)一旦乳牙齲變的病情加重,極易引發根尖周病,出現病灶牙。如果孩子的其他組織因此受到感染,極有可能引發更加嚴重的病情。

    (8)不利于孩子正確發音,同時也對孩子的形象有一定的影響。

  • 蛀牙的治療方法

    治療蛀牙是為了杜絕牙齒再出現病變的情況,使牙齒恢復到原始的健康狀態。隨著科技的發展,已有多種手段可以治療蛀牙。目前主要有以下五種技術:

    1.藥物治療

    首先磨除發生齲病的牙齒部分,然后使用藥物,防止齲病繼續擴散。這一方法對于治療恒牙尚未成洞的淺齲,乳前牙的淺、中齲洞有著明顯的效果。其中,氨硝酸銀和氟化鈉是常用的藥物。

    2.銀汞合金充填術

    首先除去發生齲病的組織以及缺乏內部支撐的虛弱牙體組織,同時使用工具將窩洞磨成符合相應要求的形狀,然后再使用銀汞合金填充牙齒,使得牙齒恢復到它本來的形狀和功能。這是治療已經形成實質性缺損牙齒的最為有效的方法。主要應用在后牙和隱蔽部位的前牙洞的填補。

    3.復合樹脂充填術

    這一方法主要采用復合樹脂對出現齲病的牙齒進行填充。在填充前牙和不承受咀嚼力量的后牙洞時,適合采用這一方法。

    4.酸蝕法光敏復合樹脂充填術

    這一技術不僅適用于填充前牙和不承受咀嚼力量的后牙洞,在填充前牙和不承受咀嚼力量的后牙洞時也可以采用這一技術。

    5.嵌體

    它指的是由金屬或者其他材料制成的被鑲嵌在牙齒的窩洞內的物質,與窩洞的契合度很高。蓋在合面的被稱為蓋嵌體。以下三種情況適合采用這一技術:后牙合面的窩洞較大或后牙可能出現折裂的情況;填充鄰合面的窩洞時,無法修復與鄰牙的相近的牙齒;作為半固定橋基牙。

  • 如何預防蛀牙

    在牙齒萌出的時候,應當就有預防蛀牙的意識。

    1.保證一天刷兩次牙,早晚各一次,飯后要勤漱口;

    2.酸性刺激的食物盡量不要吃,睡覺之前杜絕吃零食;

    3.避開糖、巧克力以及餅干一類糖分較多的食物;

    4.為了防止牙齒磨損,應當避免食用過于堅硬的食物;

    5.定期進行體育鍛煉,并且按時去醫院進行口腔檢查,年齡滿12歲的人應當確保每年一次檢查的頻率。
    6.在日常飲食中,注意多食用含有高量鈣、無機鹽等營養物質的食物,同時也要將高纖維的粗糧列在平日飲食列表中。

  • 蛀牙吃什么好

    患有齲病的人,既需要及時使用先進的科學技術進行治療,也不能忽視通過飲食來調理。鈣、氟、維生素D以及其他營養物質含量較高的食物應當多食用,糖類以及酸性的食物則應當避免。

    · 多食用6類食物

    1.磷含量較高的食物

    魚肉、粳米中均含有較多的磷元素。食用此類食物,可以幫助在體內生成磷酸鹽緩沖系統,一定程度上中和了口腔內的酸 ,進而防止齲病的發生。

    2.氟元素含量較高的食物

    芋頭、魚頭、肉類、雞蛋和多種蔬菜中都富含氟元素。氟元素是牙齒的重要組成原料之一,多吃含有氟元素的食物可以有效保護牙齒,防止受到感染。

    3.維生素D含量較高的食物

    魚肝油、沙丁魚、鯡魚、鮭魚、鮪魚、牛奶、奶制品中的維生素D 的含量都很高,應當經常食用。維生素D對鈣的吸收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可以使牙齒的骨質得到提升,有效預防齲病的發生。

    4.維生素B1含量較高的食物

    黃豆、燕麥、小米等中均含有較高量的維生素B1。此類物質可以控制蛋白質溶解,效果明顯。

    5.鈣含量較高的食物

    此類食物包括蝦皮、骨頭、牡蠣、淡菜、發菜、海帶、紫菜、田螺、泥鰍、魚肉松、蛋黃粉、黑木耳、黃花菜、香菇、花椰菜、薺菜、油菜、芫荽、莧菜、玉米、甜杏仁、核桃、蓮子、葡萄干、橄欖、大棗、山楂、西瓜子等,應當多吃。牙齒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即為鈣,多食鈣有益于牙齒的健康。此外,含有檸檬酸的水果,可以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所以檸檬、柑、橘等應當多吃。

    6.纖維素含量較高的食物

    白菜、胡蘿卜、茼蒿、蔥頭、豆芽、青椒、蘋果、西瓜、芹菜、韭菜、竹筍等食物中均含有較高的纖維素。此類物質可以幫助保持牙面光潔,防止細菌的大量繁衍。

    · 不吃或者少吃4類食物

    1.生冷咸寒食物

    這一類食物主要包括桃子、山楂、蟹、蝦、毛蚶、蟶子、河蚌、螺等。如果沒能將這些食物煮熟,便會滋生細菌和病毒,進而引發齲病的病癥。此外,生冷咸寒的食物會直接對牙齒形成刺激,不利于牙齒的健康。

    2.含糖的食物

    最容易引發齲病的因素就是糖。糖極易損壞牙齒的局部組織,改變牙齒的透明度,使牙釉質改變原來的顏色,局部的組織也會因此軟化、疏松,甚至在牙齒的表面形成窩洞。

    3.酸性食物

    梅干、醋、酸辣菜等都屬于酸性食物,應當少吃。此類物質極易使牙齒發生齲變的部位程度加深,讓牙質變脆,甚至可能使其出現脫落的情況。

    4.芥菜

    由于芥菜比較粗糙,且較為堅硬,不易咀嚼,食用的時候不注意就會對牙齒造成傷害。

  • 蛀牙常見問題解答

    1.蛀牙要補嗎

    (1)補牙有必要

    一旦出現了蛀牙,說明口腔的環境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此時如果不注意口腔衛生,會加重齲變的程度。補牙可以幫助清潔發生齲變的牙齒,起到修護牙齒的作用,所以補牙是進行口腔護理的有效途徑之一。需要提醒患者的是,補完牙之后,也要注意保養牙齒,避免食用含糖量過高的食物,否則牙齒會再度齲變。

    (2)需要補牙的情況

    如果通過補牙可以使牙齒恢復健康的狀態,則可以選擇補牙。但如果牙齒病變程度較深,無法恢復原有的形狀和功能,此時則應該直接將牙拔掉。蛀牙越早發現越好,否則需要使用根管治療技術補牙,非常疼。

    (3)補牙的注意事項

    如果補牙時,填充物與牙齒的釉質不能很好地貼合,牙縫里就仍然會存留有食物殘渣,并且同樣會滋生細菌,這樣的治療于事無補。補完牙之后,24小時以內不要咀嚼任何食物,當然也包括口香糖,口香糖對補牙的物質具有很強的破壞力,應當完全杜絕。如果補牙后,還感覺牙齒有冷、熱、酸、甜的疼痛感,應當及時找醫生復診。

    2.蛀牙要拔嗎

    (1)有必要拔掉蛀牙

    如果蛀牙的齲變程度較深,可引起劇烈的疼痛,因此很有必要拔掉它。一旦蛀牙嚴重影響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就應該快刀斬亂麻,不要因為不舍得保留。有時候,蛀牙還會引發口臭,所以拔掉蛀牙也是給自己減少了一大困擾。

    (2)拔牙后的注意事項

    拔掉牙齒之后,容易流口水,此時需要將口水吞下去,來幫助愈合傷口;休息時采取半臥位的方式,不要平臥,否則容易讓傷口流血;拔完牙齒后的6個小時,不要漱口,更要避免用熱水漱口;2個小時以內進食時最好喝粥,避免吃比較硬的食物。

    (3)拔牙時的具體情況

    通常情況下,牙齒拔完后的5-15分鐘之內,拔牙窩的表面會出現血凝塊,不再有出血的情況。醫生會在拔牙的部位塞一個棉球,幫助止血并防止創口感染,患者半個小時以后可以吐掉棉球。

    3.蛀牙牙痛怎辦

    一般出現蛀牙的時候,要及時去醫院補牙或者直接拔掉牙齒,不要甘愿忍受牙痛的折磨。那么,出現牙痛的時候,該如何暫時止痛呢?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在疼痛的部位放一個花椒,并咬住。

    (2)摘一朵丁香花,磨碎,放在疼痛的部位。

    (3)找準“合谷穴”,進行按摩壓迫。

    (4)在牙痛程度較輕的時候,用鹽水或者酒多漱幾遍口。

    (5)特定情形下,把冰袋放在臉頰,進行冷敷。

    4.蛀牙口臭怎辦

    口臭讓人十分尷尬,為了根治由蛀牙引發的口臭,還是需要解決蛀牙的問題。當然了,也可以通過吃一些食物來掩蓋口臭的味道。小米雜糧、檸檬、綠茶、水果、芹菜、酸奶等都是可以用來遮擋口臭。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患者需要每天早晚各刷一次牙,門牙、舌苔、上下、里里外外都要刷一遍,徹底清潔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