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盤早剝就是胎兒還沒有娩出,但胎盤已經從子宮里剝落出來,這樣的狀況對孕婦和胎兒都有很嚴重的危害。那么,造成胎盤早剝的原因是什么?胎盤早剝怎么辦?又如何預防胎盤早剝呢?
什么是胎盤早剝
胎盤早剝是孕婦在五個月左右或者生產時出現的一種胎盤不正常現象,即胎盤部分或者全部脫離孕婦子宮壁。此癥是孕晚期最常見的并發癥,發病急,惡化速度快。如果發現,一定要及時治療,否則將危害胎兒和孕婦的健康。
胎盤早剝的癥狀
根據胎盤早剝后的出血情況,判斷患者身體全部或者局部上的輕重情況。
1.輕型:分娩期最常見,癥狀為外出血,胎盤最多有三分之一剝落。伴有輕微腹痛、陰道出血且量多、顏色深,貧血癥狀不明顯。
2.重型:患有重度高血壓綜合征的孕婦多發。突發持續性腹痛、腰痛等,胎盤剝落面積越大疼痛感越強,積血量越大,疼痛感也越強。嚴重時會出現嘔吐、出冷汗、血壓下降等等休克狀況。陰道出血時有時無,時少時多,但是孕婦貧血癥狀輕重與出血量多少并不相符合。可能有時是隱形出血,且胎盤剝落在三分之一以上,伴有嚴重血腫。
胎盤早剝的危害
1.引發大出血,危及產婦生命
胎盤剝落的面積越大,孕婦越容易出現大出血,且難以阻止,最后會危及孕婦的生命安全。
2.影響胎兒發育及生命
如果出現胎盤早剝現象,那么就會阻礙母體對胎兒的供給,如果沒有及時治療,氧氣和必需的營養長時間得不到補充,會致使胎兒發育不全,甚至導致死胎、早產等現象。
胎盤早剝的原因
1.血管病變:患有慢性高血壓和慢性腎病等疾病的孕婦,若未得到及時治療會致使毛細血管壞死,血流不暢易引起胎盤血腫,從而導致胎盤早剝。出血量越大,血腫面積越大,胎盤部落面積越大。約有一半的胎盤早剝發病是因為血管病變而造成。
2.腹部損傷:準媽媽一定要保護好腹部,尤其是孕早期,其一旦遭受撞擊等外傷,易致使底蛻膜血管的破裂、出血,造成胎盤早剝。
3.胎膜早破:胎膜破裂,羊水過多且流動速度快,使得子宮壁壓力下降,子宮容積變小,導致子宮壁和胎盤錯位、脫離,小血管損傷、出血,這也是胎盤早剝的一個原因。孕晚期同房及孕婦患有陰道炎是引發胎膜早破的常見原因。雙胞胎生產時,第一胎產出后或者因羊水過多而進行破膜放羊水時,羊水流出速度過快,也容易引發胎盤早剝。
4.子宮靜脈壓突高:孕婦在懷孕晚期或者生產時,姿勢不當可造成靜脈被壓迫,使得子宮靜脈和盆腔淤血,最后出現胎盤早剝現象。
胎盤早剝的診斷
1.診斷
(1)輕型胎盤早剝
根據孕婦此前的是否有相關疾病史,通過實際的臨床癥狀和此病癥的特點來判斷。癥狀不太明顯,診斷時有點困難,所以要仔細觀察和分析,也可使用B型超聲波檢查并確定。
(2)重型胎盤早剝
癥狀很明顯,有典型的體征,診斷較容易。為了不引起凝血功能障礙、腎功能衰竭等并發癥,重型胎盤早剝一定要通過檢查確診,做好預防工作。
2.輔助檢查
(1)B型超聲檢查:對于疑似或者輕型的孕婦來說,B型超聲波檢查可以診斷是否有胎盤早剝以及實際剝落面積。如果超聲看到界限并不明顯的暗區,說明胎盤可能有腫塊。至于重型患者,超聲圖像一半很清楚,且還可以看出暗區有光點反射及其他狀態。
(2)實驗室檢查:用來了解患者貧血程度以及凝血功能。血常規檢查可知患者貧血程度,尿常規檢查可知腎功能及尿蛋白狀況。重型胎盤早剝需要做DIC篩選和纖溶確診試驗,因為此癥很可能出現并發癥。
3.鑒別診斷
如果在妊娠晚期發生出血癥狀,那么除了是胎盤早剝引起的,還可能是子宮破裂、前置胎盤和宮頸病變等造成的。所以,我們需要進一步鑒別來確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要區分出子宮破裂和前置胎盤。
(1)與前置胎盤相區別:輕型胎盤早剝不易和它區別,因為它們都有陰道出血但不痛,不過通過B超就可確診:而重型胎盤早剝和它的區別很大,很容易區分開來。
(2)與先兆子宮破裂相區別:它的臨床表現和重型胎盤早剝很相似,一般難以區別,不過先兆子宮破裂多是由于有剖腹產史、分娩梗塞及頭盆不稱引起的,檢查的時候會發現子宮病理性收縮和血尿等現象。胎盤早剝多出現在重度高血壓綜合征患者身上,且子宮呈板樣及很硬。
胎盤早剝怎么辦
1.積極處理
若是懷疑胎盤早剝,要及時去醫院檢查,一旦確診要及時治療。孕婦睡覺的床邊一般有心電等設備,方便醫生隨時監護。睡覺姿勢一般采用左側臥位,方便吸氧。如果孕婦出現休克情況,應采用休克臥位,醫生會迅速實施靜脈通道建立,進行送檢血常規、DIC等措施,維持循環血量,改正休克狀況。
2.觀察病情的動態變化
緊密監控心率、血液、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的變化;隨時觀察腹痛變化、子宮張力變化及子宮底高度變化;觀察寶寶的胎動和胎心變化;診斷和記錄陰道出血量和性質等等。
另外,及時發現DIC的癥狀,平時護理不能大意,動作要輕柔,避免腹部受壓迫,配合醫生做好產檢工作,如果確診就要做終止妊娠的準備。
3.及時終止妊娠
如果孕婦確診為重型胎盤早剝,就要及時停止妊娠。
(1)陰道分娩:如果孕婦有過生產經驗且狀態較好,能夠短時間分娩結束,那待宮口開大,有明顯出血現象時,首選陰道分娩。在此分娩過程中要密切注意孕婦的血壓、宮縮、出血及脈搏等情況,隨時檢查胎兒胎心變化,一旦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必要時進行剖宮產。
(2)剖宮產:如果孕婦是第一次生產,不能短時間分娩結束,或者出現以下任一種情況都要采取剖宮產:雖然為輕型胎盤早剝,但胎兒有窘迫癥狀需要進行急救;診斷為重型胎盤早剝;產婦病情嚴重,胎死腹中;破膜后生產無進展等情況。
采用此分娩方式后,要隨即注射宮縮劑,同時進行子宮按摩,以控制子宮出血。若是出血量大,但是并沒有凝血,則可能是凝血功能出現障礙,需要醫生及時處理。如果出血情況難以控制,或者出現DIC,那么要進行子宮切除手術。
如何預防胎盤早剝
1.預防妊娠高血壓綜合癥
孕婦在懷孕中后期易出現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可能會致使胎盤早剝。一旦孕婦有水腫、蛋白尿和高血壓狀況,要盡早去醫院診治。
2.妊娠晚期要小心突然腹痛
在懷孕過程中尤其是懷孕晚期,如果有突發性腹痛以及陰道出血等情況應即刻就醫。如果發現胎盤脫落現象就要停止妊娠,最好在胎盤早剝后六個小時內完成生產。
3.孕期尤其是孕晚期注意安全
孕期走路要小心,尤其是上下臺階時。不去人多擁擠的地方,盡量不坐公交車,以防出現摔倒等意外情況。
4.按時做產前檢查
產檢對于孕婦來說非常重要,通過超聲波等檢查可及時發現孕婦是否有胎盤早剝問題,患有高血壓、腎臟疾病的準媽媽要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