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最容易引起發燒的疫苗,發燒后建議家長這樣處理

shiyingbao

很多家長反映寶寶接種疫苗后發燒,但通常是短暫的,會自行退燒。絕大多數疫苗接種反應都是輕微的,只會造成暫時的生理功能障礙,不會造成長期的嚴重損害。然后我們來分享一下最容易引起發燒的疫苗。建議家長發燒后這樣處理。


最容易引起發燒的疫苗

從實際情況看,嬰兒接種疫苗后,發熱率最高的是:白破疫苗,其次是麻疹(包括麻風病和麻疹疫苗)、流感疫苗。乙肝疫苗發熱概率相對較低。


疫苗接種是為身體接種滅活或減毒的病原體,產生免疫反應,同時刺激身體免疫系統產生相應的抗體,刺激身體免疫系統,同時可能產生發熱、疲勞、皮疹等不良反應。


嬰兒接種疫苗后,如出現以下癥狀是正常的:


1、疫苗接種后24小時內發熱;


2、發熱體溫不超過38.5度,發熱持續時間約1-2天;


注:接種減毒活疫苗后發熱時間比接種滅活疫苗后稍晚。如麻疹、乙腦等減毒活疫苗接種后,5-7天可暫時發熱,1-2天可退熱。


3、少數可伴有頭痛、易怒、哭泣等不適;或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反應,一般可在1-2天內消失。


家長接種疫苗發燒后如何處理?

1、注意保暖


疫苗生產需要人體免疫的正常工作,免疫細胞產生相應的抗體。因此,接種疫苗后應注意休息,確保睡眠,有利于抗體的形成,增強人體免疫力。


2、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促進新陳代謝、血液循環和體溫的恢復。在體溫恢復期間,你會出汗和排尿。不及時補充水分可能會導致脫水。建議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喝水,不喝酒,可以減少和縮短疫苗接種的不良反應。


3、物理降溫


當體溫低于38.5℃時,物理冷卻是一種簡單、有效、安全的方法。你可以把濕毛巾放在前額、腿和手腕上,用衣服蓋住保暖。


總結


以上是“最容易引起發燒的疫苗,建議家長在發燒后這樣處理”的全部內容。嬰兒接種疫苗后體溫超過38.5℃,精神狀態一般時,可按說明服用退燒藥。雖然使用退燒藥不會影響疫苗的保護作用,但不建議使用退燒藥。如果沒有其他不適,如流鼻涕,不要盲目使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