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長假來臨,大家是準備出門踏青還是宅家休息呢?
溫馨提醒大家:目前仍在疫情防控階段,無論打算以何種方式歡度假期,都需要謹記“外出不扎堆、踏青不忘形、放松不放縱”噢~
廣大家長們也可以趁著假期休息時間,自我檢查一下對于孩子生長發育的認知。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朋友們開始重視孩子的生長發育,但對于一些具體問題依然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比如,補鈣能不能幫助長高?膝蓋疼就是生長痛嗎?怎樣判斷孩子是長得快還是長得慢?孩子現在是否偏矮?學校還沒開學,長期居家防疫怎樣幫助孩子長高?
此次,人民日報健康時報主辦的“人民名醫”特別策劃系列活動,邀請到國內頂尖兒泌專家做客“人民名醫”直播間,如傅君芬、潘慧、鞏純秀、羅飛宏等大咖們,為廣大家長們在線指導兒童生長發育相關問題。
目前,直播講座活動已經成功舉辦了四期,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幾位專家講座的精彩片段。 掃描下方圖片中二維碼可以回看每一場直播噢~
記住兩個年齡:女孩8歲,男孩9歲。如果女孩子8周歲以前出現了第二性征,如小乳房發育、陰毛出現,那就是性早熟。男孩子9周歲以前出現第二性征也是性早熟。
記住三種干果:花生米、山核桃、橄欖。和女孩相比,男生性早熟特征較為隱蔽。有一個簡單易學的判斷方法,就是關注孩子的睪丸變化。小男生沒發育的時候,睪丸就像成人的小指頭最前端的一節,我們說是像小花生米。一旦睪丸變成像小山核桃那么大,就超過了4毫升的容積,一定發育了。9周歲前如果到了小山核桃那么大就要格外小心了,一定要去看醫生。
宅家防疫期間,小怪獸變成了小困獸,孩子的生活發生了一些變化需要引起家長們的重視。這種朝夕相處的陪伴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可能更容易為孩子的健康生活做好管理。
飲食上注意均衡,運動上注意適度適量,循序漸進。此外,睡眠和心理因素對孩子的身高也有很大影響。家長一定要利用這個時間段,跟孩子一起做游戲、鍛煉,一起把握時間,比如孩子學習的時候,家長可以在旁邊看書。通過種種陪伴既強化了親情,同時的話也幫助孩子養成一個規律的自律的生活方式,幫孩子渡過心理上的焦慮期,這是親子教育的最好的時候,希望家長們不要把這個機會浪費掉。
春天一來,人們趁著好春光到外面踏青、放風箏,身心愉悅的狀態下增加了活動量,同時也得到了充足的陽光,很有利于孩子長高。
建議家長朋友們使用生長曲線圖來持續觀察孩子的身高增長情況。一般情況下,孩子在這三個月不會太偏離這個曲線。如果孩子之前是在一條曲線上,疫情之后跑到另外一條曲線上,那么家長要考慮到底是怎么回事?是竄個了還是吃得太多長胖了,還是因為沒有好好運動和休息,或者是壓力過大造成孩子矮小了。
一個孩子身高能長多少?如果這個孩子在完全健康的狀態下,它主要是受兩個因素的影響。一是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如果父母個子都不高,那一下長到180cm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 二是受孩子發育的影響,例如有些發育比較早的孩子,雖然前期身高情況還可以,但生長時間縮短了,還沒長夠已經熟了,這種情況個子也高不了。
很多家長,在努力幫助孩子長高的過程中出現一些誤區,反而讓孩子長不高。比如:爹矮矮一個,娘矮矮一窩?二十三,竄一竄?打了生長激素會變笨變胖?給孩子使勁補,就能長高?這些知識誤區,處理不好的話,反而會對孩子的生長發育造成負面的影響,建議家長朋友們多多重視。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