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泡奶粉是每一個家長都會遇到的問題,然而許多家長并不明確沖泡奶粉的正確方法。事實上這件事看似簡單,其實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那么,奶粉應該如何沖調?奶粉沖調的比例是多少?奶粉沖調時應注意什么事項?
奶粉沖調方法
· 奶粉沖調易出錯
不少人認為沖泡奶粉是個平常又簡單的事情,但其實有許多門道在里面。它是每個新手父母都會遇到的問題,也是必須學會的事情,看似簡單,其實十分容易做錯。
事實上,有六成的父母不明確沖泡奶粉的正確方式,常常犯一些錯誤。在這過程中,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沖泡用水的溫度、沖調的正確順序、適宜的濃度等等,中間任意一點出了錯都會讓營養價值大打折扣。
· 沖調奶粉的正確方法
1.沖泡時,家長的雙手會直接觸碰到奶嘴和瓶口,所以要提前把雙手洗凈,并準備好工具。
2.將水煮沸后冷卻,當水大約為40度時再倒入奶瓶,水量為奶瓶容量的一半即可。
3.這個過程可以借助量勺來把握需要量。沖調前需要留意奶粉包裝上的用量說明,按照適宜標準來沖泡,不要隨意提升水量或是添加奶粉。
4.倒完奶粉后緩緩地搖動瓶身,讓奶粉完全溶解。這之后再用約為40度的水注入奶瓶,直到達到標準。這個過程可以參考奶瓶上的刻度線,以免倒入太多的水。
5.將瓶身左右搖動,直至搖勻。晃動過程中無需太大的勁,也不要上下搖動,以免形成氣泡。
奶粉沖調的比例
不同品牌的奶粉有不同的營養配比,每一款產品均會跟據這個配比在包裝上標注出本產品所適宜的沖調比例。一般來說,每一個產品都會在包裝上標出本產品奶粉與水的適宜的比例,家長們應根據這個比例來沖調。
過濃的奶液會給孩子還未發育完善的胃腸道和腎臟帶來壓力,降低消化能力,使得孩子難以完全消化攝入的大量蛋白質,造成能量累積,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使孩子上火。濃度太低的奶液中營養含量不足,會使孩子缺乏營養,從而對孩子身高體重的增長造成不利影響。所以沖泡奶粉時一定要把握好適宜的比例。
奶粉沖調的溫度
每個品牌的產品對適宜的沖調溫度各有差別,由本產品的制作工藝決定。所以在沖泡前應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根據標出的溫度來沖調。
那么要如何判斷溫度是否適宜呢?最直接明了的判斷方法就是借助溫度計,水溫的高低一目了然,但操作起來比較麻煩。除此之外,家長可以用手腕內側貼著瓶身來感受溫度,當觸感溫熱的時候溫度最為適宜,此時溫度約為40-60℃。
奶粉沖調用什么水好
我們平常喝的水大致有三種:礦泉水、自來水和純凈水。礦泉水富有礦物質,但長期飲用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使人體內某一種元素水平過高,打破了體內原有的元素平衡,影響到身體健康。純凈水經過工業程序去除掉污染物和雜質后得到,但在這過程中,一些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也被去除掉了,長期飲用的話會導致一些營養的缺乏,比如某些益生菌等,久而久之使機體內環境失衡。
最適宜的水其實是白開水。自來水雖然被消毒過,但仍然會含有少量的氯化物和亞硝酸鹽,所以需煮沸后才能使用,冷卻至40度左右即可用來沖泡。
家長需要注意的是,切勿選擇米湯、豆漿和面湯等湯水來沖泡,這樣不會使營養增加,反而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造成不利影響。
奶粉沖調的注意事項
1.清洗工具
在沖泡前,必須把整個過程中將要用到的工具徹底洗凈并消毒。把這些器具全數浸入水中 ,煮五至十分鐘,其中奶嘴三分鐘,即可完成清洗。
2.清潔雙手
為了避免把手上細菌傳遞到孩子身上,在沖泡前,家長務必洗凈雙手。
3.沖泡水溫
適宜的水溫為40-60度,必須是當天燒的白開水。限定溫度的原因是高溫會影響營養的吸收,在高溫的情況下,奶粉不易溶化,還會產生乳清蛋白結塊的現象。
4.奶粉配比
沖泡前需查看包裝上標出的沖調配比,沖泡時就按照這個比例調配,不能隨意增加或減少用量。
5.搖晃方式
許多家長都有使勁上下搖動奶瓶這個習慣,這其實是錯誤的做法。這樣會產生大量氣泡,寶寶在喝奶時免不了吸入這些空氣,從而引起腹脹或是產生吐奶的現象。正確的方式是左右輕輕搖晃瓶身,或是夾在掌中來回搓。
6.喂奶溫度
合適的溫度約為四十度。太涼的奶液會對孩子幼嫩的腸道形成刺激,從而引起消化不良。家長可以在沖泡完后用手腕試一下溫度,取一滴奶液滴在手腕上,若觸感溫熱,則表明溫度適宜。
奶粉沖調的常見誤區
1.用沸水沖嬰兒奶粉
按照我們平常的習慣,水果味沖劑、豆漿粉等速溶飲品都是用沸水沖泡,這是因為高溫能加速溶解,使沖調變得簡單又快速。于是有些父母也理所當然的認為這同樣適用于嬰兒奶粉,甚至覺得這樣做有殺菌功效,有益于寶寶的健康。
但這樣做不可取,沖泡嬰兒奶粉切忌用開水。嬰幼兒配方奶粉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還添加了許多營養素,比如維生素A、D、鈣和鐵等。高溫會使乳清蛋白結塊,不利于營養的吸收。除此之外,它還會破壞維生素,使營養價值降低,若奶粉中含有免疫活性物質,則物質的活性也會被破壞。
2.先加奶粉后加水
這是最常見的錯誤,平常家長們沖調飲品時會先倒沖劑再倒水。但對于嬰幼兒配方奶粉,應該采用與之相反的順序,先注水再添加奶粉。
一款奶粉產品有其特定的適宜比例,若是先添加奶粉再注水至固定刻度,這樣調出來的奶液會變濃。而寶寶的胃腸道和腎臟功能并不完善,消化功能和排泄功能會因此承受較大壓力,造成消化不良。
3.奶粉沖得太濃
每款產品的包裝上都會明確標出適宜的沖調比例,形式多為”Xml的溫水加x勺奶粉”,且沖泡時需用本產品原配的量勺。但有些家長覺得按照比例調出來的奶液不夠濃,孩子喝了容易餓,于是擅自改變比例,將奶液的濃度調得很高,而孩子喝了這樣的奶液易引起上火、便秘。若情況嚴重時會令腦部的毛細血管受到壓力而破裂出血,不利于孩子的智力發展。導致這種現象的源頭是鈉離子,若缺乏足夠的水將其稀釋,就會使血管壁壓力上升,毛細血管承受不住壓力便會破裂出血。
4.用礦泉水沖奶粉
有些父母在用水方面太過講究,選擇了礦泉水或是純凈水,其實這兩種水并不適合用來沖泡奶粉。
礦泉水雖然含有豐富的礦物質,但其中磷酸鹽和磷酸三鈣太多,孩子腸胃功能發育并不成熟,長期飲用的話會導致消化不良或是便秘。
純凈水經過工業程序的處理后,達到了無污染無雜質的要求,但這些工序同時也去除掉了人體所需的一些礦物質。人體可吸收水中九成的鈣元素,甚至更多,若長期飲用不含無機鹽的純凈水來沖泡奶粉的話,孩子會缺乏礦物質,不利于身體發育。
5.大力攪拌或搖晃奶瓶
在沖泡奶粉過程中,注完水之后需要搖勻,但許多家長并不了解正確的搖勻方式。為了使奶粉快速且均勻地溶解,家長們通常會往上下左右各種方向搖晃瓶身,且十分用力,搖勻后就會發現奶液中有許多氣泡,孩子喝了之后就會不停地打嗝。
正確的方式是握住瓶身的中上部,朝一個方向晃動,維持在一個水平面上旋轉,搖勻過程中要注意力道不能太猛,速度不宜過快。若是產生了氣泡,則應放置一段時間,等氣泡完全消失后再給孩子喂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