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對蛋白粉的很多宣傳——不僅是提高免疫力,比如孩子吃了長身體、變聰明,媽媽吃了能減肥、不脫發,老人吃了身體倍兒棒,我們聽聽就好,不能盲目相信。
張文宏醫生把蛋白質稱為“抵抗病毒的關鍵物質”。有留學生回國,他給出了一些建議,比如路上不要帶方便面、餅干,應該帶牛肉干等蛋白質含量高的食品,多吃雞蛋、多喝牛奶才是最好的。不可否認,蛋白質對免疫系統來說確實很重要,正因如此,商家才推出了蛋白粉和乳鐵蛋白等相關產品,但某些夸張的宣傳會誘導消費者進入誤區。
兩個認識誤區
誤區1:吃蛋白粉就能提高免疫力
免疫力的提高,需要多種營養的協同支持。除了蛋白質,鈣、鋅、維生素C等都對免疫力有幫助,但要說吃了其中哪一種就能提高免疫力,就是以偏概全了。尤其是老人和孩子,胃口就那么大,如果吃蛋白粉太多,其他營養就容易攝取不夠,反而不利于提高免疫力。
誤區2:蛋白質吃得越多越好
研究發現,過量攝入蛋白質,會影響鈣吸收和骨骼健康、損害肝腎功能,甚至增加患冠心病和癌癥的風險。況且很多人從食物里吃到的蛋白質已經超過推薦量,再吃蛋白粉反而是負擔。
綜上所述,商家對蛋白粉的很多宣傳——不僅是提高免疫力,比如孩子吃了長身體、變聰明,媽媽吃了能減肥、不脫發,老人吃了身體倍兒棒,我們聽聽就好,不能盲目相信。
普通人有必要吃蛋白粉嗎
蛋白粉在有些人身上還真能派上用場,比如那些對蛋白質有特殊需求,但出于種種原因沒法從日常飲食里足量獲取的人,是可以考慮喝蛋白粉的(建議在專業營養師指導下選用蛋白粉)。
如處于神經性厭食、消化不良、小腸吸收障礙、嚴重燒傷、外科大手術之后等特殊疾病狀態者,哺乳期媽媽、進食能力弱的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還有健身人士——畢竟充足的蛋白質攝入和規律的抗阻運動是減脂增肌的基石。
而包括孩子在內,一般人并不需要吃蛋白粉,畢竟很多天然食物里的蛋白質,不管“質”還是“量”,都不比蛋白粉差。比起喝蛋白粉,能優先從食物里獲取蛋白質是更好的,比如雞蛋、牛奶、魚肉、牛肉、豬肉、蝦肉等,都是營養密度高的食物。
4道菜補充優質蛋白
1.魚粒蝦仁
材料:凈魚肉100克,蝦仁100克,荸薺100克,玉米粒50克,雞湯30毫升,淀粉、鹽、雞精各適量。
做法:將凈魚肉切成丁(即魚粒),蝦仁洗凈,均加少許淀粉拌勻;荸薺洗凈,去皮,切丁;起鍋燒熱油,放入魚丁和蝦仁炒散,再放入雞湯和荸薺,加鹽和雞精調味,炒至荸薺呈半透明狀時放入玉米粒,翻炒均勻即可。
魚和蝦都是優質蛋白質來源,這道菜吃起來既清淡又美味。
2.松子豆腐
材料:豆腐400克,松子仁10克,香菜末50克,鹽、糖、蔥花、姜末、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將豆腐切成丁,在開水鍋里燙一下,撈出;松子仁用刀剁碎;起油鍋,下蔥花、姜末煸出香味,放入高湯、松子仁、鹽、糖、豆腐,燒開后轉文火燒至入味,盛入盤中,撒上香菜末即可。
豆腐富含蛋白質和多種營養素,松子仁所含脂肪為不飽和脂肪酸,也是健腦美容食品。
3.山藥枸杞鵪鶉湯
材料:去皮鵪鶉兩只,干山藥5片,姜片少許,枸杞子一小把,鹽適量。
做法:將鵪鶉洗凈,去腸及屁股,放入鍋中,加入山藥、枸杞子、姜片,加少量水,燉煮1個小時。也可采用隔水燉的方法。煮好后加少許鹽調味。
鵪鶉肉蛋白質含量豐富,此湯高蛋白低脂肪,營養豐富,清淡鮮美。
4.干拌牛肉
材料:牛肉200克,炒花生米10克,熟辣椒油10克,醬油40克,蔥5克,鹽1克,白糖1克,花椒粉、味精各少許。
做法:牛肉洗凈,在開水鍋內煮熟,撈起晾涼后切成片;蔥切成2.5厘米長的段;花生米碾成細粒;將牛肉片盛入碗內,先放鹽拌勻,接著放辣椒油、白糖、醬油、味精、花椒粉再拌,最后放入蔥段及花生米細粒(或炒熟的芝麻),拌勻盛入盤內即成。
牛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特別適宜生長發育中的青少年及手術后、病后需要調養的人。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