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關注,和從業教育18年的媽媽一起聊育兒、說成長”
熟悉的朋友都知道:
我特別提倡孩子們多運動。
比如,大旭現在5年級了,功課、作業量已經明顯比原來多了好多,但我依然讓她保留著每周3次的柔道訓練,大概每次1個半小時左右。
二旭呢?從一年級就跟著足球俱樂部訓練(疫情期間停訓),到現在也有一年半的時間了。
重視運動的結果就是:倆孩子肌肉特別發達,能吃能睡,十足健康。
尤其是二旭,記得幼兒園大班時,二旭的小胳膊小腿還軟軟的,肉肉的,但上小學后一加強運動,大腿上都變成了腱子肉,已經有小男子漢的模樣了。
運動的好處真的是怎么說都不為過。
今天我整理了幾個關于運動的好處的研究和實驗,也真誠地給大家提個醒:孩子不好帶,孩子抑郁,孩子沒精神氣,別焦慮。
運動啊,運動治百病。
01.運動多的孩子
大腦更聰明
孩子小時候多運動,相對于那些久坐不動的孩子來說,會更聰明。
這可不是雞湯,是實實在在的腦科學研究:
這項研究,是美國紐約大學的神經學教授博士得出的。
她曾在TED演講中,詳細講述了運動是怎樣讓大腦產生變化的:
持久的運動,能制造出全新的腦細胞,并能讓海馬回中的新腦細胞容積增加!
我們都知道,控制孩子學習和記憶活動的,就是大腦中的海馬回,它負責長期記憶。
海馬回像肌肉一樣,運動得越多,海馬回和前額葉皮質就會越大、越強壯。
堅持運動,會讓腦細胞“生長”和“擴容”,讓孩子的記憶力、專注力、靈敏力,反應力都會越來越好。
▲博士TED演講
并且,運動越多,對大腦的刺激和保護就越明顯。這個研究對大人孩子都適用。
而孩子處于生長發育期,所以他們運動越多,腦結構改變就越大,也就會越來越聰明。
日本也有一個小規模的科學研究,發現:
每周只要慢跑兩次,每次30分鐘,12周之后就能提高大腦的執行功能!(感覺說的是我,每周慢跑2次,每次5公里左右,大概30分鐘,已經堅持3、4年成為習慣了。)
另外,當我們進行高強度的運動時,血液會從大腦前額葉皮層分流出去,一旦停止運動,血液就會快速回流。
這時大腦會供血增加,讓人的注意力特別集中。
所以當孩子學累了,腦子疲憊了,帶他們去運動一下,會比看會書,玩會兒游戲效果更好。
02.堅持運動的孩子
近視率更低
帶大旭防控近視這幾年,我越來越意識到:
陽光真是個好東西,孩子戶外時間長,不但補鈣,還能預防近視。這是澳大利亞昆士蘭理工大學研究證明的。
他們對101名10-15歲的孩子進行了長達18個月的研究。
研究人員給孩子手腕上戴上光傳感器,計算孩子的平均日曝光量,他們發現:
接受光照量多的孩子,眼軸生長緩慢。
這些孩子在一年半的時間內,眼軸平均只漲了0.05mm,這部分孩子,都沒有近視。
而接受光照少的那部分孩子,眼軸平均增長是0.19mm,這些孩子都呈現出了或多或少的近視。
這個實驗的研究結果是:光照量直接決定孩子眼軸的增長速度,也決定著孩子是否形成近視。
孩子們的多數運動都是在戶外,運動的同時接受光照,孩子自然近視率就低。
并且,運動本身也會促進孩子分泌多巴胺,而足夠濃度的多巴胺,也能抑制眼軸增長。
我之前也給大家科普過,近視防控,最根本的,就是控制孩子眼軸增長。
運動時的戶外光照、運動本身都能防止眼軸增長,所以想要孩子不近視或者晚近視,一定要讓他們多運動,并且多戶外運動。
陽光是大自然最好的饋贈,多陪孩子們在陽光下玩耍,對他們的身體、眼睛,都有很大的好處。
03.堅持運動的孩子
抑郁率低
這幾年抑郁的孩子越來越多,我身邊就有好幾個,孩子讀初中抑郁了,家長和老師不敢說也不敢管,生怕孩子一個想不開,做出點極端的事。
去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聯合發布了《2022國民抑郁癥藍皮書》,有一組數據觸目驚心:
18歲以下的抑郁癥患者,占到總人數的30%;在整個抑郁癥患者群體里,有50%是在校學生。
這個數據其實已經非常值得我們父母警示了。
孩子抑郁率連年上漲,很多媒體把孩子抑郁的原因歸結為“父母的高壓”和“嚴格管控”。
孩子抑郁,肯定有養育的原因。但父母不是原罪,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就是:孩子們太缺乏運動了。
運動除了能讓孩子精力更集中、大腦更活躍、近視率低,還能預防并治療抑郁!
這個結果是英國約克大學醫學院的邁克爾教授研究得出的:
他們選取了幾百個嚴重抑郁癥患者,有些患者還伴有許許多多的并發癥,飲食不好、情緒低落、焦慮等等,甚至有人曾經自殺過……總之這些人的狀況很糟糕。
邁克爾教授把這些人分成了三組:第一組是運動組,第二組是服用藥物組,第三組既要運動又要服藥。
研究人員跟蹤了4個月以后發現:
三組在克服抑郁方面,效果幾乎相同。這個實驗的結論就是:抑郁率高升的一個因素就是:缺乏運動。
孩子的身體久坐不動,精神就要付出代價。
記得我們小時候,每個課間都十分煥騰:孩子們跳繩、玩沙包,追逐打鬧,真的特別熱鬧。
每天放學都會去野外游戲、瘋跑,甚至有時候忘了回家。
當時我記得特別清楚,常常玩的汗水把衣服都浸透了,上廁所的時候,急的怎么也脫不下衣服來。
但現在的孩子呢?“作息”也被“城鎮化”了:
住鋼筋水泥的小區,玩的是手機電腦電子游戲,課間10分鐘不讓下樓,別說出汗的機會,就是連瘋跑的機會都很少。
孩子沒辦法通過運動和玩耍釋放精力、體力和壓力,精神就要承受壓力。
我曾經看過英國知名貴族學校伊頓私校的紀錄片,學校有6-7個專業運動場,體育設施非常齊全;
孩子們有多達27門的體育選修課:
足球、板球、曲棍球、英式橄欖球、高爾夫、游泳、擊劍、體操等項目,孩子們都可以選。
學校還有將近40個運動社團:
馬術、田徑、自行車、擊劍、板球、排球、籃球、壁球、曲棍球、潛水、飛盤、賽艇、健身操、滑雪、滑翔傘等等。
伊頓私校的口號是:運動第一,學習第二。
每個孩子平均每天運動3.2個小時。
除了伊頓私校,很多國外的精英學校也是,孩子們每周平均運動時有5-6個小時,運動項目多達40種。
就像伊頓私校所說的:
“體育運動讓孩子學會贏,也學會輸;
學會去領導,也學會被領導;
學會做極致的自己,也學會做團隊的一員;
學會什么時候去奮爭,也學會什么時候去承認失敗。”
一次運動,就是一次小型的社會體驗,能培養孩子的耐性、韌性,自信,如果是團體運動,還能培養孩子的團隊協作力、領導力。
運動的好處,真的是太多了,孩子從做題中不能獲得精英必備的性格品質,但是在運動中都能獲得。
運動的好處真是太多了!親子運動的好處更多:既能促進親子關系,還能讓全家都收獲好身體!
意識到了運動的好處,下一步,大家就可以陪著孩子動起來了!
PS:咱們今天的二條,是上周三團購的一套好書——專為7-15歲孩子打造的經典文學讀本:
《季羨林給孩子的經典讀本》(全9冊)
提升語文核心能力的分級讀物
原價:258元,團購價:119元
(點擊圖片購買)
這套書一套9本,是專為7-15歲孩子打造的首套名家主題分級讀物,有很強的可讀性和科學性。
為什么要推薦這套書?
第一、蘊含深刻人生哲理,給孩子成長的力量。
中國近當代的文學大家的作品里,季羨林的書是一定要讀的。
季老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東方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家和社會家,北極大學的終身教授,一生著述豐富。
他的散文受到教育部的重度重視,是作品被選入中小學教材以及中高考考卷中數量最多的作家之一。
書中的198篇作品,都是季羨林的作品。
這198篇作品中,有生活、有知識、有視野、有深情、有個性、有思想、有靈感、有智慧……
是他的學習方式、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寫作方式,特別有助于孩子形成廣袤的思想、開闊的思維,獲益終生的學習力。
第二、9個級別,198篇作品,層層遞進,培養孩子語文綜合素養。
這9本書,是按文章閱讀難度、篇幅大小、詞匯量等,從易到難遞進的。
書里包含了包含了66個主題,198篇作品!對標的是最新中小學部編版語文教材。
它用按科學的體例編排,讓很多孩子和父母明確了一個概念:
分級閱讀不是分年齡閱讀,也不是分年級閱讀,而是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解決方案,讓他們能夠更有抓手地攻破一個個閱讀難題。
書里有一個核心點:根據孩子認知規律和閱讀興趣提供優質閱讀素材。
讓孩子獲得均衡的“營養”,解決了家長如何選書、如何培養孩子閱讀力的難題。
這種層層遞進,提升孩子閱讀能力的編排是我最喜歡的,也特別想推薦給大家的。
第三、齊白石畫作傾情插圖,插圖含金量高。
全書200幅插圖,都是齊白石的作品,其中很多作品不乏童真意趣,孩子們一邊閱讀,還能跟著齊白石老先生開啟藝術賞學之旅。
作為一套季羨林的典范作品+齊白石童心畫作,這套書非常適合家庭里收藏。
大家想看這套書詳細介紹的,移步4條圖文,或點擊這里:
大家有任何購買問題或咨詢的,或者想進群聊天學習的,都可以加小助手微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