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這6種食物,堪稱「便秘終結者」

shiyingbao

香蕉,在很多人眼里是“通便利器”,吃香蕉利便的說法廣為流傳。但有人卻抱怨,“為什么我吃了之后沒有通便,反而更難受了呢”?

便秘的痛苦,香蕉不會懂。真正通便的食物,其實是它們……

《生命時報》采訪專家,告訴你預防和改善便秘的正確做法,幫你實現排便自由。

受訪專家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營養科營養師 宋新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消化內科主管護師 王玉含

天津營養學會名譽理事長 付金如

為何天天吃香蕉還便秘 ?

首先香蕉(熟透的)被認為是通便之物,主要是因為它含有可溶性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胃腸道蠕動、潤腸通便。

但實際香蕉的膳食纖維含量(1.2克/100克),在常見水果中僅為中等水平,并沒有蘋果(4.7克/100克)、庫爾勒梨(6.7克/100克)、桑葚(4.1克/100克)、獼猴桃(2.6克/100克)、石榴(4.8克/100克)等含量高,所以對于緩解便秘并沒有很大的效果。

如果吃到的是生香蕉,還可能起到反作用。

生香蕉一般皮為青色或很黃,果肉發硬、發澀,含有較多的鞣酸,對消化道有收斂效果,會抑制胃腸液分泌并抑制其蠕動,使糞便變得干硬,從而加重便秘。

另外,生香蕉的營養成分還處在逐漸豐富的階段,口感上也不如熟透的香蕉,不建議大家吃。

一般來說,將香蕉放在透風處,存放至表皮有少量麻點,但果肉質地沒有改變時食用最好。一天吃1~2根即可。

這樣“吃”讓腸道越來越堵

除了生香蕉,還有一些錯誤的飲食方式,也可能讓腸道越吃越“堵”,有便秘困擾的人更應避免。

節食或食量過小

胃腸的運動是需要動力的,正常的飲食是保證其正常運轉的基礎動力,否則體內的廢物很難被排出體外。

健康的飲食中,燕麥、紅薯和紅豆等雜糧薯類應占主食的1/3到1/2,飯量太小的人一定要及時調整飲食。

不愛喝水

如果沒有充足的水分,膳食纖維的作用會受到限制,難以刺激腸道蠕動。

便秘者每天飲水量要比平時多2~3倍,分成8~10次喝,有助緩解便秘。除了白開水,礦泉水、豆漿、綠豆湯等都是補充水分的有效手段。

吃得太清淡

嚴格控制油脂,脂肪吃得太少,也會讓腸道缺少脂肪的潤滑導致排便困難。

便秘的人需要稍微多吃些油,尤其是香油,以及它的“前身”芝麻。每天一勺,一周內就可以改善便秘。

缺乏果蔬的攝入

全谷物、豆類、水果和蔬菜是飲食中最好的膳食纖維來源,缺乏它們會導致便秘。攝入足量的膳食纖維有助于增加糞便體積,促進腸道的蠕動功能,從而幫助緩解便秘。

一次性攝入過多膳食纖維

盡管攝入足量的膳食纖維有助于緩解便秘,但過量食用也會引起脹氣和腹痛,導致便秘。

這是因為腸道一時之間無法適應大量膳食纖維的攝入,排便能力跟不上。為緩解便秘,建議膳食纖維攝入量循序漸進地增加。

這6種食物才是通便神器

想要預防和改善便秘,應該從飲食和運動兩方面入手:

規律進餐

定時定量,還要做到少食多餐、細嚼慢咽。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菌菇類;多吃粗糧雜豆和薯類,增加全谷物的攝入量;適當多吃堅果。

上面提到在通便方面,香蕉的能力非常有限。但另外6樣食物真的對便秘有幫助:

#01

西梅

西梅可謂水果界的通便王者。西梅中的山梨糖醇,不會被腸胃消化吸收,卻具有高滲透的作用,進而達到通便的效果。

#02

咖啡

咖啡會觸發神經系統或荷爾蒙反應,刺激結腸收縮。如果你恰好有喝咖啡的愛好,算是賺到了。

#03

燕麥

以燕麥為代表的全谷物,是通便的重要武器。燕麥(10.1克/100克)在其中可溶性膳食纖維較為豐富。如果不習慣全谷物粗糙的口感,可以試試燕麥麩,直接用水泡開。

#04

芹菜

蔬菜在通便食物中占有重要地位,不過吃到每天25~35克膳食纖維的推薦量之后,再增加也不會有額外效果了。

其他蔬菜如:菠菜、芥藍、小白菜、菜花、竹筍、各種蘑菇,也對通便有好處。

#05

牛油果

有些人之所以便秘,是因為脂肪沒吃夠。牛油果中不僅膳食纖維豐富,還富含對健康有益的“單不飽和脂肪酸”。

#06

帶籽水果

火龍果、獼猴桃、草莓,是水果中的通便佼佼者。水果籽大多是纖維類,會刺激腸道蠕動,促進排便。

適當運動

缺乏運動會導致胃腸道蠕動功能減退,從而導致便秘。

所以要定期進行適當運動,如每天30分鐘慢跑、快走、跳舞、游泳、打球等。平時還可做一些腹部按摩和提肛運動,促進腸蠕動,緩解便秘癥狀。

定時排便

腸道活動在晨起和飯后2小時內最為活躍,所以早晨起床后可以喝點溫水,然后去廁所排便,每天如此,逐漸養成規律排便習慣。

一旦出現以下情況,一定要及時就醫:1.出現黑便、便血、消瘦、腹痛;2.大便明顯變細、表面有溝槽等;3.總覺得排不干凈;4.有腹脹、腹痛、惡心、嘔吐等癥狀;5.便秘持續加重,嚴重影響生活。▲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