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果丹皮熱量高嗎

shiyingbao

果丹皮熱量高嗎

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有一個苗條健康的好身材,因為肥胖不僅影響到的是自己的外形,也可能會帶來其它的一些疾病,所以在飲食上很多人都會小心翼翼, 生怕吃多了會導致熱量和脂肪的堆積,不利于自己的身體健康,而果丹皮是很多的女性都而選擇,是不知其實果丹皮的熱量是驚人的。 下面,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目錄

1果丹皮熱量高嗎

1.果單皮適量吃可以助消化,但是由于果單皮中含糖量很高,吃多了會使血糖升高,對胰島不好,長時間可能導致糖尿病。而且,含糖量高再加上不怎么運動會很有可能發胖!建議你在晚餐后就不要吃果單皮了,改在兩餐之間吃,可以促進胃液產生消除積食,但是空腹千萬不要吃哦!會使胃酸分泌過多造成胃功能紊亂。最后在吃的時候一定要提醒自己要控制,任何食物吃多了都不好!

2.果丹皮的原料雖然是具有促進消化功能的山楂,但是加工過程中添加了大量的糖,所以多吃果丹皮會增肥。

果丹皮開胃消食,有些人平時將其當做飯后零食,經常食用。殊不知,這果丹皮可是熱量“炸彈”,每100克果丹皮就含熱量300千卡。如果您曾經自制過山楂水,您就會發現,要想調和山楂的酸;需要添加大量的白糖。當您消化不良時,可以吃幾.片果丹皮,但是千萬別吃多,更不適合當做零食經常吃。至于蜜餞、果脯之類食品當然熱量也很高,需要控持體重者也不宜常吃。

果丹皮雖然是水果制作,但是類似于蜜餞果脯,而且在制作的過程中加入了很多的物質,這樣子就會增加食物的糖分和熱量,所以說我們在食用的時候還是需要注意,不要吃太多,因為不利身材的保持。

2吃果丹皮會長胖嗎

果丹皮熱量300 大卡(100克)以上,常吃容易長胖。果丹皮是常見蜜餞的一種,高碳水化合物、高鉀高鈉、高熱量,減肥時應盡量少食或不吃。果單皮適量吃可以助消化,但是由于果單皮中含糖量很高,吃多了會使血糖升高,對胰島不好,長時間可能導致糖尿病。在兩餐之間吃,可以促進胃液產生消除積食,但是空腹千萬不要吃哦!會使胃酸分泌過多造成胃功能紊亂。果丹皮的原料雖然是具有促進消化功能的山楂,但是加工過程中添加了大量的糖,所以多吃果丹皮會增肥。

3果丹皮的做法

1.原料選擇:選用含糖量、含酸量和含果膠物質較多的水果作原料,如蘋果、桃、杏、山楂等均可,但以新鮮山楂較為理想,一些殘次果及果品加工廠生產罐頭、果脯的下腳料也可利用,但一定要符合食品衛生標準。

2.原料處理:將山楂果中的雜質、病、蟲爛果剔除,沖洗干凈,去核。

3.軟化制漿:將處理好的果實放在雙層鍋中,加入約為果實重80%或等量重的水,煮20~30分鐘,待果實軟化后,取出倒在篩孔徑為0.5~1.0毫米的打漿機打漿,除去皮渣。如沒有打漿機,可用木打漿板或木桿將果實搗爛,倒入細篩中,除去皮渣,再將果漿倒入雙重鍋中,加入果漿重10~30%的白砂糖及少量檸檬酸(根據果實含酸量高低而定,通常為果漿重量的0.3~0.5%,再用文火加熱濃縮,注意攪拌,防止焦糊,濃縮至稠糊狀,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20%左右時出鍋。

4.刮片烘干:將濃縮的果漿倒在鋼化玻璃板上,刮成厚0.3~0.5厘米的薄片。刮刀力求平展、光滑、均勻以提高產品的質量。刮好后將鋼化玻璃送入烘房,溫度60~65℃,注意通風排潮,使各處受熱均勻,烘至手觸不粘,具有韌性皮狀時取出。

5.揭起整理:將烘好的果丹皮趁熱揭起,再放到烤盤上烘干表面水分,用刀切成片卷起,在成品上再撒上一層砂糖。

6.包裝出售:用透明玻璃紙或食品袋包裝。

為了增進風味,在制作山楂果丹皮時,可摻入其它果品,如蘋果、棗、柿、桃等。

4果丹皮的小提示

中醫認為,山楂只消不補,脾胃虛弱者不宜多食。健康的人食用山楂也應有所節制,尤其是兒童,正處于牙齒更替時期,長時間貪食山楂或山楂片、山楂糕等,對牙齒生長不利。另外,山楂片、果丹皮含有大量糖分、兒童進食過多會使血糖保持在較高水平,沒有饑餓感,影響進食,長期大量食用會導致營養不良、貧血等。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可適當食用山楂鮮果。食用后要注意及時漱口刷牙,以防傷害牙齒。[2]

注意:孕婦害喜莫吃山楂!孕婦早期妊娠反應,喜歡選擇味道酸的水果,但不要選擇山楂,因為山楂有破血散淤的作用,能刺激子宮收縮,可能誘發流產!產后服用可促進子宮復原。

5請問果丹皮為什么叫果丹皮

果丹皮是由山楂制成的干果食品,它酸甜味美,有生津止渴、開胃助餐、幫助消化等功能。山楂還能蘸糖葫蘆,做山楂餅、山楂糕、山楂醬、罐頭等。但卻很少有人知道,果丹皮的發明是來自“軍書”,這里還有段故事。

清康熙29年(1690年),康熙的姑爺噶爾丹不滿清朝統治,率兵侵入內蒙古烏珠穆沁地方,直逼北京城,直接威脅到清政府的安全。于是,康熙皇帝決定帶兵御駕親征,從康熙29年至康熙36年三次親征,終于打敗噶爾丹。戰爭期間,八旗軍隊來往密信就寫在用山楂汁做成的果丹皮上,貝勒們看完密令馬上放入嘴里吃掉,從不泄密。為此事,曾經跟隨康熙平定噶爾丹遠征的宮廷作家高士奇在去寧夏督師途中,寫過一首名為《果子單》的詩:“鉗紅透骨油拳薄,滑膩輕碓粉蠟勻。草罷軍書還來跡,嘴來枯思頓生津。”高士奇在“果子單”下自注道:“山楂,煮漿為之,狀如紙薄,勻凈,可卷舒。色鉗紅,故名果子單。味甘酸,止渴。”由此可見,所謂“果子單”就是現在的“果丹皮”。區別在于今天的果丹皮較厚,沒有那時的“果子丹”那么薄。這從高士奇詩中描寫得以證明,詩中的“油拳”、“粉蠟”之稱,均為唐宋時期的紙名,用來形容“果子單”其薄如紙。詩中后兩句說,“果子單”可用來寫軍書,用畢可吃掉,既不致泄密,又可以止渴,當時,對于在缺少水源的沙漠上行軍的八旗將士們來說,這比三國時曹操的“望梅止渴”更有現實意義。至于“果子單”上的墨跡,不僅無害,而且墨本身就是一味藥。據《本草綱目》記載,墨可以“止血生肌膚,合金瘡。”金瘡即指常見的刀槍傷,可見清朝宮廷發明的“果子丹”不但用它書寫密信,還挺適合八旗將士用來治刀槍傷呢!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