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愛吃辣和不吃辣的人,誰的身體更健康?這3個真相,越早知道越好

shiyingbao

在吃辣這件事上,人們總是很難達成共識,有人認為辣椒開胃又美容,有人認為吃了辣椒容易長痘痘、拉肚子,引發“菊部”危機。

那么,吃辣到底好不好呢?無辣不歡和點辣不沾的人,究竟誰的身體更健康?

愛吃辣VS不吃辣,哪個更健康?

《美國預防心臟病學雜志》的一項研究顯示,愛吃辣的人壽命可能更長,死于心血管疾病、癌癥等疾病的風險會降低。

這項研究對57萬多名18-79歲的參與者進行了分析,刨去了年齡、性別、吸煙狀態、糖尿病、高血壓等因素的影響,結果發現:

相比每月吃辣<1次的人,平時就吃辣的人全因死亡風險降低了13%、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降低了17%、癌癥死亡風險降低了8%、中風死亡風險降低了20%。

研究人員表示,這可能與辣椒中的抗氧化劑辣椒素有關。

圖源:壹圖網

辣椒素可以促進體重減輕,并促使交感神經系統釋放兒茶酚胺,有助于脂肪代謝、能量消耗增加并改善血糖控制,降低肥胖和代謝綜合征風險,從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等死亡風險。

除此之外,還有研究發現,吃辣可以幫助緩解疼痛、降低血壓、降低胃腸道癌癥風險。

但是,一項發表在《營養素》雜志的研究指出,多吃辣可能會增加認知功能下降風險。

相比不吃辣的人,每天吃辣椒超過50克的人,記性不好的風險翻了一倍多,認知功能減退的風險增加了56%。

事物都有兩面性,從目前的證據來看,適量吃辣對健康可能是有益的,但如果過量超出了身體的承受能力,就可能適得其反。

最近這段時間,廣州潮濕多雨,適當吃點辣可以刺激血液循環,促進排汗,從而排出體內濕氣。

愛吃辣的人更容易得痔瘡?

痔瘡本質是黏膜靜脈叢曲張形成的一個或好幾個靜脈團,可以分為內痔和外痔,外痔位于肛門,存在感比較強,內痔通常位于直腸內,平時沒什么感覺。

長痔瘡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隨著年齡增大,支撐靜脈的結締組織退化,支持力減弱了;可能是長時間久坐或久站,讓本就脆弱的直腸、肛門等不堪重負了。

圖源:壹圖網

不過,目前還沒有證據顯示吃辣與痔瘡存在直接聯系。辣椒可能會刺激你的腸道,讓你長時間和馬桶相親相愛,而間接導致了痔瘡的發生。

辣味是一種痛覺而非味覺,辣味食物不僅會辣你的嘴,還會辣你的肛門。肛門部分的黏膜十分敏感,有著豐富的痛覺感受器,自然難逃一劫。

為什么醫生有時不建議吃辣?

在生病、用藥期間,不少醫生會叮囑“忌辣”,比如:

1. 痔瘡

吃辣雖然不會直接引發痔瘡,但對于本身就有便秘及肛周疾病的人群來說,更應該保持飲食的清淡。吃辣可引起痔瘡部分充血水腫,同時會導致大便干硬。

2. 胃病

圖源:壹圖網

辣椒素會刺激胃部黏膜,使其充血、水腫和糜爛,導致病情加重。另外,吃辣也可能增加胃腸道的不規律活動,引起腹瀉、腹痛,使得病情反復。

3. 心血管疾病

吃辣會促進全身血液循環,使得心跳速度加快,不利于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保持血壓穩定。如果短時間內大量吃辣,甚至可能導致急性心力衰竭。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