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栽種新鮮紅薯!吃了減肥又能降血糖,抗癌效果杠杠的,各位走過路過不要錯過了。”熱鬧的菜市場入口處,一個紅薯商販正拿著擴音器宣傳自家紅薯。
吆喝聲很大,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不少人也沖著紅薯“降糖”“抗癌”的效果前來搶購。
年輕小姑娘覺得“紅薯不錯,幫助減肥。”
大媽則說:“老伴血糖不穩(wěn)定,聽說紅薯降血糖?買點回去給他試試。”
這時一個大爺背著手湊了過來,“這紅薯那么甜,還降血糖?我是不信的,還說可以抗癌,簡直胡扯。”
小販笑呵呵的拿出手機給大家看“證據(jù)”,“大爺,你看這個報告,上面說了紅薯可以幫助減肥還有降血糖了,還有這個抗癌食物排行榜上,紅薯可是位列第一的,都有數(shù)據(jù)的。”
經(jīng)過這一出,小販的生意就更加火爆了。
紅薯是生活中常見的食物,但真的如小販所說,紅薯可以減肥降糖甚至抗癌嗎?
一、日本研究:紅薯能消滅98.7%的癌細胞,可信嗎?
此前,來自日本國立癌癥預防研究所的科學家,在對20種具有抑制癌細胞作用的蔬菜進行對比后,最終整理出了一份“抗癌蔬菜榜”。
引人關注的是,抗癌蔬菜榜的榜首是紅薯,科學家們認為紅薯對癌細胞的抑制性最強,熟甘薯和生甘薯的抑癌率分別為98.7%和94.4%。
研究結果一經(jīng)發(fā)布就引起熱議,紅薯真的能夠消滅98.7%的癌細胞嗎?
實際上紅薯抗癌的說法并不科學,并且這項研究也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第一,此項試驗并非人體試驗。紅薯中含有儲存蛋白、糖脂、脫氧表雄酮物質等成分,在動物實驗以及體外實驗中,的確發(fā)現(xiàn)了紅薯抗癌作用,但這個結果并沒有在人體試驗上得到驗證,畢竟人體構造是要比動物與細胞復雜許多的。
第二,紅薯提取物不等于紅薯。實驗中所使用的均為紅薯提取物,并非直接食用的完整紅薯,二者不能劃上等號,自然而然的,也不能將紅薯提取物的抗癌效果扣在紅薯身上。
二、紅薯的真正作用:常吃身體會收獲3大好處
紅薯是生活中很常見的平民食物,但卻富含胡蘿卜素、膳食纖維、維生素以及鈣、鐵、鉀、硒等十多種微量元素,盡管普通但營養(yǎng)價值很高,在營養(yǎng)學家的心目中,紅薯就是“營養(yǎng)最均衡的保健食品”。
而從現(xiàn)代醫(yī)學的角度來看,常吃紅薯的好處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
1、有助減肥
紅薯的熱量不高,僅為等質量大米的三分之一,脂肪與膽固醇幾乎為零,是一種低脂低熱量的食物。另外,紅薯含有的活性物質可以抑制糖類轉化成脂肪,飽腹感強也能避免攝入過量,同時含有的果膠物質與纖維素不易被消化酶溶解,能夠刺激消化液分泌并刺激腸道蠕動,從而幫助排便,有助于減肥。
2、防治便秘
《本草綱目》中介紹紅薯能夠健脾胃,而現(xiàn)代醫(yī)學的相關研究也證實,紅薯富含大量纖維素,能夠有效的刺激腸道的蠕動,促進排便,特別是對老年性便秘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3、預防流感
紅薯中β-胡蘿卜素的含量比較高,它能夠幫助人體制造白血球,讓我們可以抗擊感冒病毒的入侵,抵御流感,從而防治感冒的發(fā)生。
三、紅薯營養(yǎng)價值高,可以一餐只吃紅薯嗎?
紅薯的營養(yǎng)價值較高,而且有較強的飽腹感,因此有些人就會選擇紅薯當做主食,甚至一餐就吃紅薯,這樣到底健不健康呢?
如果在一天當中,你已經(jīng)吃夠了雞蛋、瘦肉、魚蝦以及豆制品等,保證自己攝入了足量的蛋白質,那么一餐就吃紅薯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但是,如果主食僅僅只吃紅薯,肉類也攝入不足,就容易造成蛋白質攝入不足,這樣就很容易出現(xiàn)疲憊、皮膚變差以及脫發(fā)等情況。
紅薯這種食物碳水含量的確比較高,但是蛋白質含量卻低于谷物,比如每日進食300g大米可以獲取到20g蛋白質,但每日進食300g紅薯所獲得的蛋白質卻不到10g,因此,當天若攝入蛋白質不足時,建議吃紅薯的時候最好再搭配雞蛋和牛奶。
四、紅薯是個好東西,怎么吃才正確?
關于紅薯,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烤紅薯,拔絲紅薯等等,那么紅薯到底怎么吃才是最好的呢?
營養(yǎng)師李萍介紹,紅薯作為一種淀粉類食物,低溫環(huán)境下淀粉磷酸化酶會發(fā)揮作用,此時紅薯中部分淀粉被降解,就會讓紅薯中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吃起來也就更加甜一些,也就是說,煮熟的紅薯可以放涼一會再吃,口感會更甜。
另外吃紅薯的時候要注意學會和其他食物合理搭配,營養(yǎng)師邱欣曄介紹到,紅薯不宜生吃,否則不好消化,并且一般情況下不建議單吃紅薯,最好搭配米面,比如做成紅薯粥,也可以搭配菜湯或咸菜,避免單吃紅薯引起脹氣問題。
紅薯曾一度被認為是平民食物,近些年街邊烤紅薯著實讓紅薯火了一把。但是,大家也要清楚并沒有直接的科學依據(jù)可以證實吃紅薯可以抗癌。不過吃紅薯的確可以促進排便,幫助減肥,但也不能貪多,一般每次在200g左右為宜,避免吃太多造成排氣多的問題,吃紅薯的時候最好在搭配蛋奶肉類,這樣才能滿足日常營養(yǎng)需求。
參考資料: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有侵權/違規(guī)的內容, 聯(lián)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