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人體的腎氣較弱,很多人容易腰膝酸軟。而栗子被稱為“腎之果”,是補腎的主要食物。所以,每天吃3-5個栗子,長期可以起到很好的補腎作用,改善腰膝酸軟。
健脾止瀉
秋天天氣寒涼,平時脾胃虛弱的,容易脾虛不適,甚至脾虛腹瀉,所以,秋季健脾很重要。而栗子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所以,秋季每天吃幾個栗子,可以改善脾胃功能,增進食欲。
解毒防病
秋天天氣突然變涼,很多人都無法適應,身體對溫度的調節過慢,就很容易咳嗽或者是感冒,板栗具有清熱解毒的效果,不僅對腸胃有好處,還能起到止咳的效果,防止感冒,所以秋天吃板栗養生是不錯的選擇。
防治心血管疾病
栗子中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質、脂肪、B族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素,素有“干果之王”的美稱,可有效地預防和治療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益于人體健康。
板栗的藥用價值也是非常高的,在生活中板栗可以可治跌打損傷,可以起到一個止血的作用,還可以吸掉身上毒素的作用。
板栗怎么吃最好
蒸食
最簡單的吃法就是蒸著吃,如果一次性買得特別多,蒸熟之后可以放在太陽底下曬,曬干既能保存時間更長,而且吃的時候栗子殼一掐就破開,特別方便。
栗子糕
栗子糕可以幫老人健脾益氣、養胃、強筋健骨,還可緩解體弱、腰膝酸軟、食欲不振等病癥。
做法:將200克鮮栗仁用水煮到極爛,再加500克糯米粉和50克白糖,揉勻,上鍋蒸,等出鍋時再撒上瓜子仁、松仁即可。
桂圓栗子粥
這碗粥補血強腎養顏的效果非常好,適合老人以及愛美的女性喝。
材料:粳米100克,栗子(鮮)200克,桂圓肉15克。
做法:
1、粳米淘洗干凈,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干水分。
2、栗子剝去殼后用溫水浸泡3小時,去皮備用。
3、鍋中加入約1000毫升冷水,將粳米和栗子放入,先用旺火燒沸。
4、然后轉小火熬煮45分鐘。
5、桂圓肉入鍋拌勻,續煮約10分鐘,煮至粥稠,即可盛起食用。
栗子糊
給孩子可以做點栗子糊,幫他們調理脾胃、滋養腸道,還可以治療因脾胃不和導致的腹瀉。
做法:將500克栗子去皮殼,晾干磨粉,取適量栗子粉加清水煮熟為糊,最后再加入適量蜂蜜即可。或者還可以把栗子做成生栗子泥,就是每日把4粒左右的生栗子搗成泥,每天給孩子吃,可以治療腳軟無力。
栗子淮山燉雞
栗子加雞能大補,再加上淮山,補腎功效翻倍,大病初愈的病人、生完小孩的孕婦、身體柔弱的人可以多吃。
原料:栗子100克、淮山20克、雞200克、大棗4枚(2人份)
做法:先將栗子剝殼,用開水燙片刻,除去里層的絨毛,然后將雞飛水去掉血水等污物,最后將栗子、淮山、雞一起放入燉盅中燉制1.5~2小時,后調味食用。
栗子的食用禁忌
1.吃栗子時提倡細嚼慢咽,也就是說在食用時要將栗子細細嚼碎,感覺口腔中沒有渣滓了,方可徐徐下咽。細嚼慢咽不僅能幫助栗子消化地更充分,也有利于人體吸收,更能發揮出補益的作用。
2.脾胃虛寒者,不宜生吃栗子,應該煨食、炒食,也可用栗子、大棗、茯苓、大米煮粥喝。產婦、小兒便秘者不宜多吃栗子。
3.糖尿病患者在食用栗子時也有講究,在不增加總熱量攝入的前提下,可將栗子代替一部分主食食用,例如吃了100克栗子,則正餐進食時可減少50克米飯,這樣則不會導致熱量超標,同時當餐保證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攝入,這樣也可以延緩淀粉在體內的消化吸收速度,減慢血糖的升高。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