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的確是一種很不錯的食物,不僅營養豐富,味道也不錯,適當吃山藥是不錯的選擇,但的確不推薦過多吃山藥。
山藥也屬于一種薯類食物,淀粉含量較高,日常推薦用于作為主食食用,如果過多攝入,碳水化合物會攝入過量,等于糖分攝入過量,可能會引起血糖升高,長期如此可能造成肥胖;
由于山藥中膳食纖維豐富,飽腹感較強,過多攝入還可能會造成腹脹胃脹,忽略其他豐富食物的攝入,降低營養攝入種類。
所以說,山藥雖好,但并不是人人適合,這三類人群不適合多吃山藥:
一是對山藥過敏的人:山藥中含有皂角素和山藥堿,少數人食用以后可能會有反酸、腹瀉等過敏反應,所以如果對山藥過敏一定不能再繼續食用。
二是糖尿病患者:山藥中含有豐富的淀粉,食用之后很容易導致血糖飆升,所以糖尿病患者不能多吃。
三經常便秘和大便干燥的人群:山藥有收斂作用,能延緩大便排出,過量食用山藥可能會引起癥狀加重。
其實也不僅僅是山藥,任何食材我們都可以吃,但任何食材最好都適當,再有營養,再豐富功效,但過多攝入可能就對身體不利。
山藥有何營養價值?
山藥中的營養價值的確不錯,山藥中最突出的是鉀元素,100g山藥能提供213mg鉀元素,鉀元素是人體的“長壽元素”之一,它能夠維持離子平衡,調節肌肉收縮、心率、細胞、血管內滲透壓平衡,還能促進鈣離子吸收,預防骨質酥松。
山藥中還含有一定的鈣質、鎂元素、磷元素,鐵元素、總體來說礦物質種類豐富,含量也不低。
山藥富含B族維生素,含有一定的維生素C、微生物A和維生素E;用山藥作為主食有助輔助減肥,對三高患者也有益,山藥的熱量、脂肪含量較低,100g山藥僅有56大卡熱量,山藥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略豐富,100g含有11.6mg碳水化合物。
不過相比其他主食,如白米飯、饅頭來說,碳水化合物占比較低,礦物質、維生素、膳食纖維占比較高,所以比起米飯等細糧,山藥更有助控制餐后血糖,提供營養,避免過多糖分攝入。
很多朋友不明白膳食纖維為什么有助控制餐后血糖。膳食纖維無法直接被腸胃消化吸收,它最終隨著食物殘渣被排出。
不過在腸胃運行的過程中,它能夠幫助混合膽固醇、脂肪、糖分等成分,拖延它們的吸收速度,減少淀粉接觸消化液的機會,因此有助延緩淀粉轉化為葡萄糖的速度,可幫助餐后血糖平穩。
同時水溶性膳食纖維也能大量吸水,它們具有較強的粘著性,也能黏著混合部分碳水化合物,延緩它們分解速度,最終對控糖有利,就拿山藥來說,日常的細糧:
如白米飯、包子、饅頭、白面,升糖指數普遍不低于80,但膳食纖維豐富的山藥升糖指數在50~60。
山藥在傳統醫學上也有不少功效,山藥味甘性平,有助健脾和胃,潤肺氣,胃口差、肺虛久咳都可用山藥輔助調理,山藥屬性溫和,能夠和很多食材一起料理;山藥能利五臟,補中氣,是一種最常吃的藥食同源的食物。
我們在日常料理山藥的時候會發現山藥中含有“粘液質”成分,這些粘液質是植物多糖混合礦物質、維生素等成分的物質,它們粘著性強,能夠附著在胃腸粘膜,能夠保護他們受到食物的劇烈刺激,有助胃腸健康。
同時它們也有混合膽固醇、脂肪、糖分的效果,能拖延這些物質的吸收速度,對三高有利。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