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孕40周寶寶沒有發動跡象,這4個妙招可幫孕媽催生!

shiyingbao

我相信很多孕婦可能會問,為什么她們的預產期已經過去,胎兒仍然沒有啟動的跡象,即使在懷孕40周后,胎兒仍然沒有分娩的跡象。事實上,這在臨床實踐中也很常見,但在這個時候,我們仍然需要保持警惕。如果胎兒在懷孕40周時仍未分娩,我們需要選擇一些科學合理的技巧來避免發現過度妊娠。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催生技巧,您可以參考。

懷孕40周催生小妙招分享分享

一般來說,胎兒可以在37周內分娩,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可能導致胎兒在懷孕40周時沒有啟動的跡象。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可以采用這些方法。

1、運動催生

在懷孕40周時,你可以散步、爬樓梯、蹲下和其他運動。運動可以幫助消化,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耐力。你知道,耐力對分娩很有幫助。在妊娠晚期,適當的運動也可以幫助胎兒進入盆腔,放松盆腔韌帶,為分娩做準備。

2、藥物催生

如果預產期后沒有出生,孕婦應先去醫院檢查,如果羊水少,胎盤老化,此時需要注射催產素。這種催產素針的主要成分是收縮子宮激素,主要是刺激和加強收縮,以幫助胎兒盡快分娩。

3、飲食催生

你可以吃一些空心菜、莧菜、海帶等,這些食物有很好的催生效果,但也可以增強體內子宮的光滑度,為分娩做好相關準備。必要時,你可以補充更多的營養食物,如豆腐等,這些都有利于催生,對身體的其他方面也有好處。建議你通常可以適當地多鍛煉。

4、淋浴催產

準媽媽洗澡時,用溫水沖洗腹部隆起處,反復使用。洗澡時,用手掌輕輕撫摸肚子。你也可以輕聲和寶寶說話。洗澡時,要注意調節浴室的溫度。不要太冷以免感冒。你可以一天洗兩三次澡。你應該調整水溫。這有助于增加血液循環,起到很好的催生作用。


如果胎兒在懷孕40周時沒有啟動的跡象,可以采用上述催產方法,催產效果更好。如果胎兒在懷孕40周時不開始分娩,隨著時間的增加,可能會導致一些風險,特別是在懷孕41-42周后,已經是過度懷孕,如果此時仍然出生,風險更高,可能導致:


  1. 1. 會增加難產的幾率,主要是因為胎兒太“成熟”,顱骨變硬,在分娩過程中,胎兒頭部難以變形,不能適應產道,嬰兒自然難以安全出生;

  2. 2. 即使后期分娩成功,新生兒的存活率也不高;

  3. 3. 過期妊娠導致胎兒臍帶異常發生率增加,胎糞濃度也增加,高濃度胎糞會導致新生兒“吸入性肺炎”;

  4. 4. 由于過期妊娠常伴有胎盤功能不良、羊水減少和臍帶壓迫,導致胎兒血氧供應障礙,導致胎兒窘迫的機會增加;

  5. 5. 也容易引起新生兒顱內出血、鎖骨骨折等并發癥,甚至引起新生兒智力低下等長期后遺癥。

大多數孕婦在懷孕40周沒有分娩,可能是由于孕婦內分泌紊亂、胎兒畸形、遺傳因素、頭盆、懷孕肥胖等因素,建議孕婦在懷孕期間沒有跡象可以采取分娩方法,以減少過度妊娠的發生。

姐妹經驗分享

目前,在現實生活中,可能有很多人來到預產期,但沒有分娩。在這里,我們將分享一些姐妹的真實演講。你可以參考過去的人的經驗。


我在預產期前一天去了醫院,主要是怕生產期間出現問題,待在醫院比較安心。嬰兒的實際出生日期和預產期之間的差異在兩周內是正常的,因為我們的預產期是從最后一次月經開始計算的,所以會有一些時差。媽媽首先要做的就是放松。如果真的不放心,可以去醫院做B超檢查胎盤和羊水。如果沒有問題,最好等寶寶自己動手。平時多爬樓梯,做走路。如果等不及了,也可以去醫院滴催產素。如果胎兒狀況不好,就要考慮剖腹產。Yuki


我是41 3.催產素沒有反應。很多人說我記錯了日子,但我真的不記錯了。我記錄了我的手機應用程序。當時醫生建議41周不動就去醫院。我去催產,考慮了3天。孩子剛扔出去,狀態不是很好,所以一切都聽醫生的。愛種綠豆


我自己的話是在第二個孩子的時候實施上述三項措施。孕15周至36周 6.在此期間,我保證了足夠的運動,每天晚上散步,每個周末都去公園暴走。當時只是想加強鍛煉,保證自然分娩時腿部有力量。孕37周 0、因為孕肚過大,胎兒過重。恐怕寶寶太大自然不能下來,所以等到37歲 0那天,我開始爬樓梯(我不提倡提前干預,建議你等40周)。從一樓爬到頂層,坐電梯到一樓,然后繼續爬。一周又一次累計80多層。孕37周 1.這一天只是晚上散了一步,等著開始。結果一夜沒動靜。孕37周 2、這一天我開始做深蹲,按照我之前說的十組,休息一下,一共做了五組。不舒服就不做了。孕37周 3、今天凌晨2點50分開始!那天下午5點就出來了。第三產程比較輕松,半小時左右就出生了。海豚聽風


為了出生,我每天晚上至少散步一個小時,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快走。搶著做家務,掃地拖地洗碗洗衣服。住在16樓,每天爬三遍上下。結果穩如泰山,一點也不動。41周那天放水囊,41周 1掛催產素,41 2繼續掛催產素,逐步提高催產素單位,直至41 早上10點以后才開始有反應,當晚8點順產生下7斤半的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