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兩會上一位代表提議“建議禁止單身女性冷凍卵子”,一時間這項提案上了頭條熱搜,大家針對“單身女性冷凍卵子”這個話題開始了激烈的討論,明明是件很好的事情,為什么專家建議禁止卵子冷凍?
其實這次兩會的“鼓勵公民適齡結婚生育,禁止醫(yī)療機構開展單身女性凍卵”的提案不禁使人聯(lián)想到2019年12月,全國首例因冷凍卵子引發(fā)的一項人權糾紛案。
此案緣起于醫(yī)院拒絕為31歲單身的許女士提供“凍卵”服務。使單身女士凍卵這個議題,直接的進入人們的視線,引起熱議。
卵子冷凍,建立自己的卵子銀行以備不時之需,這么美好的事情為什么會引起熱議?為什么專家建議禁止?這就需要“從頭”說起。
女孩出生時,每一卵巢內約含75萬個原始卵泡,隨著年齡的增長,絕大部分原始卵泡逐漸解體而消失。從青春期開始,每月有一定數(shù)量的卵泡生長發(fā)育,但通常只有一個卵泡成熟,并且排卵。
一般來說女性一生成熟的卵子大約有400~500個左右,其余的卵細胞就自生自滅閉鎖了。卵子每天都在減少,即使你不用它。所以卵子說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珍貴就在于此。
1988年首次人卵子冷凍-復蘇并成功受孕后,冷凍卵子成為保存婦女生育能力的有效儲備方式。通過深低溫冷凍技術,可提前將卵子保存起來,待需要生育時再通過體外受精、胚胎移植等來獲得生育力。
卵子冷凍經(jīng)歷了慢速冷凍和玻璃化冷凍技術的過程。雖然隨著生殖醫(yī)學的進步,技術日趨成熟,但即使是通過超促排卵藥物治療獲取卵子,從女性的安全角度出發(fā),每次能夠獲取的真正可用的卵子往往不超過10-20枚。
后期還需要通過試管嬰兒技術達到懷孕的目的。據(jù)統(tǒng)計平均一個卵母細胞產(chǎn)生活產(chǎn)的概率是2%-12%。因此患者通過這一方法成功懷孕及活產(chǎn)的幾率并不理想。
卵細胞與精子不一樣,卵子中含的水分較高,在冷凍和解凍的過程中可能伴隨卵細胞的損傷,其冷凍復蘇效果與胚胎冷凍相比較差,更不能與精子冷凍相比,其步驟也要復雜得多。也可以這樣說: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
幾年前一個明星曾經(jīng)說過,冷凍卵子是找到了“世界上唯一的后悔藥”。冷凍卵子,僅能說離“掌控生命”近了一步。只是近了一小步。
在慶幸有后悔藥可吃的同時,不妨冷靜地思考一下為什么這么美好的事情會引起爭議?為什么生殖醫(yī)學專家會喋喋不休的強調:不提倡那種沒有任何醫(yī)療指征,僅僅為了延遲生育實行卵冷凍的做法?為什么醫(yī)學專家提倡適齡結婚生育!
1、卵子冷凍的性價比不高
較高的費用,繁瑣的程序,沉重的心理壓力。高齡凍卵,很難獲得所需要的達到成功妊娠的卵子數(shù)量。年輕女性有很多自然生育的機會,凍卵可能只是個心理需要,而卵子利用的機會很少。況且還存在卵子保存期限的問題。
2、冷凍卵子的損傷問題
如前所述,卵子冷凍的過程有可能對卵子的細微結構及染色體造成損傷。對出生后代的遠期健康的安全性,尚有爭議。
3、取卵手術的風險
凍卵和冷凍精子是不一樣的,為了獲取較多的卵子需要用藥物進行超促排卵,超劑量的激素藥物的應用以及可能發(fā)生的并發(fā)癥(如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對女性的身體健康是有損害的。而取卵手術本身也存在相應風險。
4、倫理性問題
目前國家對未婚女性的卵子冷凍保存,還存在很多法律與倫理的空白,缺少相關的法規(guī)文件。
任意施行卵子冷凍,還有可能產(chǎn)生其他的負面社會效應。如醫(yī)療資源浪費,卵子買賣等。冷凍卵子,僅能說離“掌控生命” 近了一小步。路漫漫,任重而道遠。
人類壽命在延長,女性也是如此。但是你是否知道,女性生命的延長,延長的不是生育年齡,而是更年期以后的日子。女性生育力從35歲起逐漸開始明顯減退,37歲后減退更迅速,不孕癥發(fā)生率隨年齡增加。
關于女性年齡對生育能力影響的報道指出,不孕率在20~24歲已婚婦女中僅占6%,30~34歲上升至15%,40歲以后就達到64%。卵子數(shù)量的減少和(或)卵子質量的降低是導致高齡婦女生育力下降的直接原因。
這時即使接受輔助生殖技術,亦不能改變年齡導致的生育力降低的現(xiàn)實。高齡生育的流產(chǎn)率,妊娠期并發(fā)癥,以及出生缺陷的問題明顯增加,并影響女性和子代的健康。所以說,女性的生育年齡,彌足珍貴。適齡生育,才是王道!
女性生育力保護的方法不止限于卵子冷凍。還有胚胎凍存、卵母細胞凍存、卵巢組織凍存、藥物抑制卵巢的卵泡發(fā)育、卵巢移位手術等手段。我國的生育力保存技術與國際同步。期望隨著科學發(fā)展的腳步,女性會真正做到“生育自由,掌控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