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分鐘教你b超檢查報告單怎么看,不是你想的那么簡單

shiyingbao

整個孕期需要至少需要做4次B超,看著B超單上密密麻麻的數據,經常讓孕婦們感到困惑,到底怎么才能看懂B超單上的結果呢,怎么算好怎么算不好呢?怎么樣看b超單胎位正不正呢?b超并不是你想的那么簡單。

怎么樣看b超單

妊娠囊

妊娠囊也叫孕囊,一般在7-8周的時候能清晰地看到孕囊,這時孕囊的直徑大約為2厘米。孕囊內還有卵黃囊和胎芽。如果孕囊在宮內,就說明胚胎在宮內安營扎寨了。

胎芽

7-8周做B超時也能看到胎芽,胎芽的長度有一個具體的標準,詳細見下表。

胎心

7-8周的B超也能看到原始的胎心搏動了,以后的B超單中會顯示胎心率的具體數據。

胎心率的標準范圍是120-160次/分,注意在范圍之內就好。

頭臀長(CRL)

在11周-14周之間會用頭臀長表示胎兒的發育情況,是指胎兒的頭部頂端到臀部底端的距離。可以用頭臀長計算孕周,孕周=CRL+6.5

雙頂徑、股骨長、腹圍

雙頂徑(BPD)是指胎兒頭部左右兩邊最大的距離。股骨長(FL)也叫大腿骨長,是胎兒大腿的長度。腹圍(AC)是胎兒腹部一周的長度。雙頂徑、股骨長、腹圍常用來計算胎兒的體重。

圍(HC)

頭圍是指胎兒頭部一周的距離,也是胎兒的一項重要發育指標。

NT值

NT值是胎兒頸下透明帶的厚度,NT值小于3mm表明胎兒患有唐氏綜合征的風險較低,一般唐篩結果也是正常的。如果NT值大于3mm表明胎兒患有唐氏綜合征的風險較高,需要注意做進一步的侵入性檢查,還要注意大排畸的結果。

臍動脈血流

1、S/D是指收縮期最大血流速度與舒張末期最大血流速度比值。在24周以前S/D約為3.5-5.5;24-30周S/D約為2.5-5.0;36周S/D約為2.5-4.0;40周S/D約為1.7-3.0;如果S/D偏高,一般代表胎盤老化

2、RI是指臍動脈阻力指數。RI一般小于0.8位正常。

胎盤

胎盤位置分前壁、后壁和側壁,是指胚胎周床的位置。

最重要的是胎盤分級。胎盤分1級、2級、3級和3級+,胎盤是2級就表明胎兒成熟了,隨時準備分娩。

羊水

羊水分羊水指數和羊水深度。以孕媽媽的臍部為中心,分為上下左右四個區域,測出羊水深度,四個區域的數值相加所得的數值就是羊水指數。羊水指數的標準范圍是8-18厘米。

羊水深度故名思義就是羊水的深度,標準范圍為3-7厘米。

胎兒臍帶

標準的臍帶應該是兩條動脈,一條靜脈。有的寶寶會出現單臍動脈的問題,有可能是臍動脈破裂,也有可能是染色體異常,需進一步檢查確認。

胎兒頸部

如果顯示胎兒頸部有W形壓跡,說明臍帶繞頸2周。如果顯示胎兒臍帶有V形壓跡,說明臍帶繞頸1周。

怎么樣看b超單胎位正不正

單臀位(單純的只有屁股先出)

嬰兒的身體在臀部折成兩半似的,雙腳舉到頭頂上。生產時,由臀部先出來,這種生產方式是臀產中最安全的,因為只要子宮口開的夠大,足夠讓臀部出來,那么就不必擔心頭部出不來了。

復臀位(屁股與腳一起先出來)

嬰兒有如呈盤腿坐的狀態,屁股和腳一起先出來。雖然這也屬于安全的生產方式,但有時只有一腳先出來,就是下面介紹的不全足位。

不全足位(只有一腳先出)

這種形態與前兩種狀態不同的是,容易提早破水,也因此臍帶有時會從子宮口脫出。

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子宮壁與嬰兒之間的臍帶受壓迫,將危及胎兒的生命。而且,這種生產方式即使屁股已先出,但子宮口無法全開,致使嬰兒頭夾在子宮口不易出來,即可能造成難產。

全足位(兩腳先出)

這種生產方式比起前者,臍帶更容易脫出,加速嬰兒血液循環的惡化,是胎位不正之中最難生產的類型。

其它幾種胎位不正類型

其中橫位分娩時風險系數最高,會造成手臂或肩部先露的情況,由于分娩時先露部分不能緊貼宮頸,對子宮的壓力不均勻,容易導致子宮收縮乏力,致使胎兒宮內窘迫或窒息死亡。

b超不是你想的那么簡單

其實過早的進行B超檢查對胎兒來說是沒有好處的,過早做B超,胚胎剛形成不久,不利于胚胎的正常發育,同時,過早的做B超孕囊也不是很明顯的。

但是如果是特殊情況,像懷孕早期陰道見紅,是需要做一下B超檢查來確定胚胎是否存活,是否可以繼續妊娠。據一項調查顯示,如果孕期做5次以上B超檢查和只做3次孕期檢查的孕婦相比,前者對胎兒發育的影響大于后者。

Tips:

其實,孕期B超檢查并不是越多越好的,因為做B超時所產生的超聲波會對胎兒大腦發育造成抑制,還會對女胎的卵巢發育造成不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