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春季宜養肝!記住這1個穴位,還有3款養生粥!

shiyingbao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春風吹拂下,草長鶯飛,萬物欣欣向榮,生意盎然。

中醫素來有“春宜養肝”之說,意思是說春季養生宜順應陽氣升發舒暢的特點,以養肝為要務。春季時肝膽經脈旺盛活躍,若能在此時好好調養肝臟,便可以增強免疫力,讓身體維持在最佳狀態。

今天,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肝病科田廣俊主任就來給大家講一講,春季養肝要注意的幾件事。

春季宜早睡早起

中醫認為,肝對保持人體正常的精神活動十分重要。肝功能失調會導致失眠多夢,睡眠不足等問題。

肝氣不舒的人,會表現為肝氣失調,氣擾火灼,心神不寧,進而影響到睡眠。

此外,中醫認為肝開竅于目,若肝血不足,則易使兩目干澀,視物昏花。

養肝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呢?就是每天規律作息,讓肝能夠自己清除疲勞。

起居有常,歷來視為養生之首位,春季宜早睡早起,多到戶外運動,故有“踏春”、“春游”之說。但結合當今疫情的情況,大家的運動還是盡量在家里做,切勿去人員密集場所。同時也不要長時間在電視、電腦前工作,工作久了要適當換個姿勢,按摩按摩眼睛。

心情好肝氣順達

在春天,肝氣旺盛而升發,人的精神煥發。可是如果肝氣升發太過或是肝氣郁結,都易損傷肝臟。

情志不遂,肝陽上亢,血壓升高,有心腦血管病者容易發生中風;而情志不舒,過分憂郁也會傷肝氣,久而久之,會誘發肝病或加重原有的肝病。

肝病常見的癥狀有煩躁易怒、眼干耳鳴、口干口苦、肝區脹痛、食欲不振等,出現了這些癥狀可千萬要注意。

要注意調節情緒,時時保持微笑、保持愉悅的心情,則肝的疏泄功能就正常,肝氣順達,氣血調和,百病不生。

綠色蔬菜對肝好

從中醫角度說,肝主青色,故而青色入肝,綠色的蔬菜就是最好的春季食物。食用綠色的時令果蔬能益肝氣、緩解肝郁、抑制肝陽、防范肝疾。

春季有很多應季的果蔬如綠豆、黃瓜、毛豆、芹菜、菠菜、竹筍、蘆筍、韭菜、青椒、大白菜、獼猴桃、海帶、春筍、萵筍、薺菜、芹菜、香菜等,十分適宜春季食補。

需要注意的是春天應少用溫補法,因為氣溫上升,溫補藥反而會加重身體內熱。此外,春天肝氣旺盛,相對影響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飲食上仍以清淡為主,體質較差的人,一般可選用蓮子、芡實、薏仁、花生、核桃、燕窩、豬肝等平性食物。

少飲酒為肝“減負”

酒精主要經過肝臟代謝,長期大量的飲酒會造成肝細胞線粒體功能受損,增加肝臟負擔,日久導致酒精性脂肪肝,甚則肝硬化。

所以盡量少飲酒,如避免不了,可在喝酒之前吃點東西,如牛奶、酸奶,蘋果、香蕉、葡萄、西紅柿、蜂蜜等做好保護措施,盡量降低對肝臟的影響。

這個穴位可護肝

除了順應天時變化,對自己的日常飲食起居及精神攝養進行相應調整外,本著“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思想,還可配合穴位按揉法以助調養,代表穴位就是肝經的太沖穴。

“太沖穴”很好找,在腳背上大腳趾與二腳趾結合的地方,向腳腕脖子方向推,推到兩個骨頭連接的盡頭就是太沖穴。

“太沖穴”就像人體的出氣筒,按揉“太沖穴”,可以把人體郁結之氣最大限度地沖出去。按揉方法就是仔細找到最痛的點,每日按揉3-5分鐘即可。

春日養生粥

食療也是春日里不錯的養肝方法,田主任也給大家介紹了幾種適宜春季食用的養生粥。

枸杞粥

材料:枸杞30g,大米適量。

制法:先將大米煮成半熟,然后加入枸杞,煮熟即可食用。

功效:滋補肝腎,明目。適合經常頭暈目澀、腰膝酸軟等不適的人群。

枸杞大棗山藥粥

材料:枸杞20克,山藥30克,紅棗6~8個,大米適量。

制法:先將大米煮至半熟,再加入其他原料,煮熟即可。注意要勤攪拌,防止山藥糊鍋。

功效:養肝、補血,健脾化濕。適宜面色差,失眠,心情不好,同時伴有胃口差、大便溏的女性。

豬肝綠豆粥

材料:新鮮豬肝100g(羊肝更佳),綠豆60g,大米、食鹽適量。

制法:先將綠豆、大米洗凈同煮,大火煮沸后再改用小火慢熬,煮至八成熟之后,再將切成片或條狀的豬肝放入鍋中同煮,熟后再加調味品。

功效:補肝養血、清熱明目、美容潤膚。適合面色蠟黃、視力減退、視物模糊的體弱人士。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