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歲的女國醫,頭發依然濃黑,幾十年沒生過病,她的養生秘訣就是~
這位96歲的女國醫叫朱南孫,已經96歲,但頭發卻依然濃黑。行醫75年了,但看著像才60多歲,閑不住的她如今仍堅持一周出診兩次。
▲朱南孫
朱南孫,生于1921年,首批全國名老中醫,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醫院教授、上海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2017年6月被國家衛計委、人社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授予“第三屆國醫大師”稱號。
可以說“身無病痛、健康長壽”是每個人的期望,年過九旬的朱南孫教授,面色紅潤,頭發濃密,思維敏捷,說話中氣十足,幾十年沒生過病。
根據公開報道,總結出朱南孫的養生6句話!
1. 從不吃營養品,但一碗湯卻喝了70年!
朱教授認為,“世上沒有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藥。不過,養生是一門學問”,朱教授雖不推崇藥補養生,但卻一直保持著每天喝一碗湯——西洋參湯。
朱教授堅持每天喝西洋參湯,原因在于,西洋參性平,四季都適合,有滋陰補氣之效;而枸杞子補血、明目。
做法:
取枸杞子15克,西洋參6克,隔夜煮好(兩天的量)。早上起來溫一下就可以吃了,也可以當茶喝,脾虛的人放兩三顆紅棗。
西洋參在補氣的同時能滋陰、生津,適用于久病陰陽兩虛的病人,常用于治療肺陰不足而引起的咳嗽、咯血、盜汗、煩渴或久病體內生虛熱、津液耗損過多等病癥。在臨床上常用于治療肺結核、腸結核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慢性肝炎、慢性腎炎、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以及其他惡性腫瘤所致過度虛弱及津液耗損等癥。
如果不喜歡西洋參湯,可以試試“三豆飲”!
由于長期從事婦科,對于女性皮膚暗淡、色斑暗沉的問題,朱教授非常拿手,她推薦“三豆飲”。
做法:
用綠豆、赤豆、黑豆各20克,加生甘草6克,煎湯代茶喝,還可將煮爛的豆子揀出食用,可以利水消腫、補充營養。
2. 從不吃煎炸食物,任何藥補都不如食補!
與藥補相比,朱教授更傾向于食補。如氣血虛的人可以多吃些當歸羊肉湯,脾弱的人也可以吃點山藥。只要對癥,并持之以恒,把腸胃調理好,長壽并不是難事。
朱教授表示,自己吃東西比較清淡,油煎、炸等容易上火的亢陽食品從來不吃。除此之外,她并沒什么忌口,但對自己喜歡的食物,卻也能要求自己做到不多吃。
食物也具有如同藥物的性味,因此可以用于治病養生。但是,食物與藥物又有所不同,藥物偏性較大,食物偏性較小。因此在小病或是大病將愈,以及人體陰陽氣血、臟腑功能偏差較小之時,食物治療比藥物治療更加合適。所以中醫學的經典《黃帝內經》說,在病將痊愈之時,可通過谷肉果菜“食養”以調之,促使疾病痊愈,不要再使用藥物,否則就會損傷正氣。
3. 每天一個動作,96歲頭發依然濃黑茂密!
朱教授雖然96歲高齡了,但頭發量非常的多,而且相對于同齡老人,朱教授的白發量并不是很多。很多人見到朱教授第一面都會問,您是怎么保持90多歲頭發依然濃黑?
朱教授介紹,中醫講“發為血之余”,我自己每天早上醒來,都會用手按摩梳理頭皮,促進頭部供血,這樣一整天的精神都會比較好。頭是五官和中樞神經所在,頭皮上有很多穴位,像上星、百會、腦戶、前頂、玉枕等,用手指按摩這些穴位,能加強對頭皮的按摩,雖不像針灸那樣強烈,但同樣能夠通經活絡,改善頭部血液循環,長期堅持能起到防治頭痛、失眠、明目、防止頭發脫落和變白的保健作用。
做法:
兩手手指半彎曲,用5個手指的指尖由前向后梳撓頭皮。先梳頭皮中線附近,依次向左右兩側及耳朵上方頭皮移動,大約移動兩次便可將整個頭部梳理一遍,可做4-6遍。
4. 不坐電梯爬樓梯,幾十年血壓一直正常!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的特診部,曾是上海灘第一座帶電梯的花園洋房。但每次看診,朱南孫教授都會選擇爬樓,放著電梯不坐。 精力充沛的她常被人說:“看起來才60多歲。”
朱南孫祖父是民國時期著名醫生朱南山,父親是新中國醫學院的院長,作為朱家千金長女,她拒絕家人用汽車接送,小時候嘴喜歡腳蹬旱冰鞋。工作以后,無法穿旱冰鞋上班,但是爬樓梯這個習慣堅持了幾十年,如今朱南孫教授不但身材苗條,而且血壓正常,全無病痛。
爬樓梯或者爬山是人們廣為推崇的一項強身運動。假如以每小時2公里的速度在山坡上攀登3 0分鐘,消耗的能量大約是500千卡(2091千焦),相當于游泳45分鐘或在健身房連做50分鐘枯燥的練習。但是爬山運動也是有很多學問,整個爬山運動耗氧量還是很大的,強度把握不好很容易傷到身體。
骨質疏松患者登山時應選擇坡度較低,山路平坦的山,最好有多人組合參加,這樣可以相互照顧,防止摔倒。同時在爬山前一定要做準備活動,讓肌肉、關節先活動起來,使局部組織的溫度提高。爬山結束以后,也要做整理和放松。在爬山過程中不論路途長短都要按照一定的呼吸頻率,逐漸加大強度,切不可突然加快腳步或在最后一段拼命沖刺,使呼吸頻率在運動中發生突然改變。一般情況下,心率保持在每分鐘120~140次最為適宜。爬山并非人人適宜。骨質疏松癥者骨的堅韌性下降,在較小的外力作用下,就容易發生骨折。而爬山運動量相對較大,摔倒機會略多,因此,嚴重骨質疏松癥患者不宜參加爬山活動,以免發生骨折與意外。
5. 每天睡前熱水泡腳,20分鐘就能降壓!
談到中老年人嘴關心的降壓問題,朱南孫教授說:“我血壓這么多年都正常,倘若白天勞累,或者有什么心事,為不影響睡眠質量,我就在睡前泡腳,水溫比平時高一些(就是普通的熱水),泡上15~20分鐘,讓血壓降下來。泡上20分鐘就能起到降壓的作用。
泡腳時,通過熱力放松腳上以及小腿處的經絡,使血液循環加快,改善心腦等器官的供血。隨著熱力的不斷增加,人會微微出汗,可以疏通經絡,排出體內的寒氣和廢物,調節體溫,降虛火。血液循環的改善,對血壓有非常明顯的雙向調節作用。所以建議忙碌一天后,一定要花上20的時間給身體放松、調節。
6. 想得開放得下,長壽自然來!
朱南孫教授的丈夫1958年被錯誤打成右派,被下放到福建接受勞動教養。在過苦日子的那段時間,她一人養活了一家人。憑著堅強的心態戰勝了巨大的困難,回憶起那個年代,朱南孫教授感慨到:“(每個人都有苦難的時候)無論遇到多么險惡的環境都要能正確對待,自我排解。養生首先要養心,養心就是要想得開,放得下。所以才得以活得長壽。”
“快樂的事情記住,不快樂的事情都忘掉”。遇事不怒,想得開,放得下,始終保持心情的平和。過喜傷心,過怒傷肝,憂傷脾,悲傷肺,驚恐傷腎,養生的關鍵是要開開心心。
當代心身醫學研究證實,一切心理應激引起的情緒變化,主要通過中樞神經系統進而影響到自主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功能。自主神經反應具有人類進化中適應環境、保護機體免受傷害的特點。若這種反應過于強烈或維持時間過長,就有可能傷害到內臟了。在心理不適時可以產生免疫功能低下,主要表現在血液中的抗體與免疫球蛋白的水平低下,致使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削弱。
請點擊最下面推薦補腎(點擊圖片)即可進入詳細介紹
推薦補血補氣食物(點擊圖片)
春季將近為回饋新老朋友,我們發起免費結緣活動
請點擊最下面大隨求咒手環圖片,即可進入結緣環節!
請點擊最下面肚臍貼圖片,即可進入結緣環節!
請點擊最下面地藏經圖片,即可進入結緣環節!
請點擊最下面地藏像圖片,即可進入結緣環節!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