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沒想到,今年的315晚會沒怎么關注消費者權益,卻變身成為“果殼網”,開始給朋友圈謠言辟謠了,確實讓人大跌眼鏡。不過話說回來,食物相關的謠言也是咱們關乎咱們老百姓的日常民生,能夠辟謠也是大功一件。但是“食物相克”這個謠言,卻是辟謠圈的“日常任務”,被人辟來辟去,實在是沒有什么新鮮感了。
歷史上第一個“食物相克”的謠言究竟是誰發明的,現在已經不可考。在咱們老祖宗的各種醫術里,基本上都會記載各種常見食品的特性和相生相克的各種關系,當然都是沒有科學依據的。當時的科學水平不高,有很多流傳下來的養生知識以訛傳訛,被誤解成為了“食物相克關系”,不過現在咱們的醫學水平發達,就不應該再盲信這些所謂的“食物相克公式”了。
針對花樣翻新的“食物相克”謠言的辟謠,315晚會當然不會是第一個。實際上,針對這個謠言的辟謠,最早可以追溯到80年前!
在1935年,南京市曾經流傳了一個“蕉芋同食中毒”的謠言,搞得人心惶惶。當時國內有位著名的生物學家叫鄭集,對這種謠言嗤之以鼻,他不但親自用實驗證明了蕉芋同食無毒,還搜集了廣為流傳的148種“相克食物”,如蔥與蜜、蟹與柿等,進行動物和人體實驗。結果顯示,實驗對象種種反應均屬正常,毫無中毒跡象。這就是國內最早的“食物相克”辟謠了。
不過,就算是315晚會這種重要平臺曝光以后,相信這個謠言也不會這么容易消失,尤其是咱們家中的一些老年人,更是這些所謂的“朋友圈謠言”的忠實受眾。那么,我們應該怎樣說服這些被謠言欺騙的人呢?
其實,很多能夠用實際行動說明的問題就完全不需要通過語言來進行解釋。當聽到一些不靠譜的食物相克論時,你不需要和對方爭得面紅耳赤,只需要給他做一道美食,漏洞百出的謠言就不攻自破。所謂清者自清,在美食面前什么問題不能解釋清楚呢?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