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關愛您和家人健康
案 例
小王:我工作很忙,經常熬夜,任務緊急時需要熬夜到凌晨三四點,甚至通宵達旦,有時一天只能休息兩三小時,放松下來能連續睡上一天一夜,這樣合適嗎?對身體有多大影響?
醫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很多人都存在上述情況和疑問,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答案吧。
小課堂
熬夜是怎么回事
熬夜通俗來講就是到深夜還不睡或一夜不睡,或因事通宵,或至深夜忍困不眠。
什么是科學的睡眠時間
睡眠時間是指人及動物的一種自然生理現象,可分為間斷睡眠和連續睡眠。一般生活中所指的睡眠時間是指一天內總的睡眠時間,即所有處于睡眠狀態的時間總和。
科學的睡眠時間與年齡相關,成人的睡眠時間通常是6~8小時,兒童是10~12小時,嬰兒是12~16小時,老年人是8~10小時。每天睡眠時間充足才能給腦細胞和心血管以足夠的供血和供氧,才能保證機體內分泌代謝正常,并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經常熬夜有什么危害
●影響青少年的生長發育:青少年的生長發育除了受遺傳、營養、鍛煉等因素影響外,還與生長激素的分泌有一定關系。人熟睡后,生長激素的分泌會出現幾個高峰;而在非睡眠狀態下,生長激素的分泌會明顯減少。因此,青少年要發育好,必須保證睡眠充足。
●視力下降、視物模糊:熬夜時最勞累的器官是眼睛,眼肌長時間疲勞會導致暫時性視力下降。長期熬夜,可能會出現視野有陰影或視物顏色改變等情況。
●使人心情憂慮焦急、免疫力降低:經常熬夜,會導致多種癥狀及疾病發生,如神經衰弱、感冒、胃部不適(甚至引發胃潰瘍)等,還會增加患心臟疾病的風險。過度勞累熬夜,使身體的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引起主要器官和系統失衡,可發生如心律不齊、內分泌失調、感染性疾病等,嚴重者可致全身應激狀態,甚至猝死。
●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因為大腦在睡眠中能修復負責記憶的細胞,如果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則會導致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甚至頭痛、睡眠障礙。如果長期熬夜,則會慢慢出現失眠、健忘、易怒、焦慮不安等神經、精神癥狀。當大腦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時,還會影響創造性思維和處理事物的能力。
●加速皮膚老化:不規律的睡眠及壓力,特別是睡眠不足,會引起皮膚毛細血管瘀滯,循環受阻,內分泌代謝失常,造成皮膚水分流失,容易導致皺紋出現、皮膚暗淡、黑眼圈等,加速皮膚老化。
●誘發腦卒中:熬夜誘發腦卒中可能與褪黑素分泌減少和交感神經興奮有關。有研究發現,熬夜是除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吸煙、嗜酒等危險因素以外的腦卒中的又一獨立危險因素。有研究者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量表進行評價,證實了睡眠障礙與青年腦卒中的相關性,并發現睡眠6~7小時是其保護因素。因此,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盡量減少熬夜,對減少腦卒中的發病率有一定幫助。
知識拓展
——熬夜頻率與焦慮狀況
研究顯示,熬夜頻率較多、睡眠質量較差的人常伴有焦慮、抑郁情緒或其他精神癥狀,隨著睡眠質量的下降,其焦慮情緒進一步加重,形成了惡性循環。焦慮有多種表現,包括失眠、急躁、莫名其妙感到煩惱、怕環境吵鬧、疲憊不堪、苦惱及情緒不穩定等,嚴重者還會出現各種軀體癥狀。
誤區解讀
有些人活動后易興奮,導致睡不著,睡前有必要拒絕參與任何運動量的活動嗎
的確,臨睡前過量運動會令大腦興奮,不利于提高睡眠質量。但適量運動能促進人的大腦分泌抑制興奮的物質,促進深度睡眠,保證睡眠質量。有些人本來白天就在單位里坐了一天,特別是腦力工作者,回家后繼續坐著,睡覺前反而睡不著,長期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坐地鐵、公交時打會瞌睡就是補覺了,不會影響工作,對嗎
人的睡眠大致分為“非快速眼動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兩個階段,在前一個階段中,又可以分為“淺睡眠”和“深睡眠”兩個過程,這兩個過程在睡眠中循環多次。人只有在睡眠中經歷了幾個“深睡眠”過程后,才能使疲勞充分消除。但在車上打瞌睡是不能補覺的,車上各種因素的干擾都不容易使人進入“深睡眠”狀態,淺睡眠使人得到的不充分休息反而可能會導致腰酸腿疼、疲乏無力,重者可能發生落枕和感冒。
睡眠小貼士
TIPS
●不要太計較睡眠的時間量,要更注重睡眠質量。
●注意飲食習慣。
●學會放松自己,調整心態。
●不要養成賴床的習慣。
●創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
●找到合適的睡眠姿勢。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