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小便失禁的病因是什么 (怎么治療大小便失禁)

shiyingbao

大小便失禁的病因包括神經損傷、肌肉功能障礙和泌尿系統疾病,治療需根據病因選擇藥物、手術或康復訓練。常見原因涉及中樞神經系統病變、盆底肌松弛、前列腺增生等,治療方法包括抗膽堿能藥物、骶神經調節術和凱格爾運動。


1神經損傷是導致大小便失禁的關鍵因素。腦卒中、脊髓損傷或多發性硬化癥可能破壞控制排尿排便的神經通路。這類患者需進行尿動力學檢查,明確損傷部位后采用針對性方案。藥物治療可選奧昔布寧緩解膀胱過度活動,嚴重者需留置導尿管或植入人工尿道括約肌。


2盆底肌功能障礙常見于產后女性或老年群體。妊娠分娩可能造成肌肉撕裂,年齡增長導致膠原蛋白流失。生物反饋治療能幫助患者感知肌肉收縮,每天進行3組凱格爾運動,每組15次收縮可增強控尿能力。對于重度子宮脫垂患者,陰道懸吊術或經閉孔尿道中段懸吊術效果顯著。


3泌尿系統器質性疾病如前列腺增生、膀胱結石也會引發失禁。50歲以上男性出現尿急尿失禁需排查前列腺體積,藥物選擇包括坦索羅辛松弛平滑肌,非那雄胺縮小腺體體積。膀胱過度活動癥患者可嘗試托特羅定聯合膀胱訓練,定時排尿逐漸延長間隔時間。


4其他病因包括糖尿病神經病變、直腸腫瘤或外傷性括約肌損傷。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血糖,使用甲鈷胺營養神經。低位直腸癌術后患者可能需結腸造口,外傷后6個月內可行括約肌修復術配合電刺激治療。


保持規律排便習慣對改善癥狀至關重要,每日攝入25克膳食纖維,推薦燕麥、火龍果等食物。避免一次性飲用超過300ml液體,減少咖啡因攝入。出現突發性失禁伴下肢無力需立即就醫,可能提示急性脊髓壓迫。長期失禁患者應使用吸水護理用品預防皮膚潰爛,每周進行2次盆底肌評估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