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是喝純牛奶后腹瀉的主要原因,可通過調整乳制品攝入方式、選擇替代品或補充乳糖酶改善。遺傳因素導致腸道乳糖酶分泌不足,牛奶中的乳糖無法被充分分解,刺激腸道蠕動加快引發腹瀉。
1. 調整乳制品攝入方式
少量多次飲用純牛奶,每次不超過100毫升,讓腸道逐漸適應。將牛奶與其他食物搭配食用,如搭配全麥面包或燕麥片,延緩乳糖進入腸道的速度。選擇低乳糖或零乳糖牛奶,這類產品經過特殊處理分解了大部分乳糖。
2. 替代乳制品選擇
酸奶和奶酪經過發酵過程,乳糖含量顯著降低,更適合乳糖不耐受人群。植物奶如豆漿、杏仁奶、燕麥奶不含乳糖,可提供類似牛奶的營養成分。椰奶和米奶也是良好的替代選擇,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3. 乳糖酶補充措施
餐前服用乳糖酶補充劑,幫助分解牛奶中的乳糖。選擇含有益生菌的補充劑,改善腸道菌群平衡。逐步建立耐受性,從每天50毫升牛奶開始,兩周后增加至100毫升,讓身體緩慢適應。
持續腹瀉需就醫排除其他消化道疾病。通過科學調整飲食結構和攝入方式,乳糖不耐受人群也能安全享受乳制品的營養。記錄飲食反應有助于找到最適合個人的乳制品攝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