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主要表現為心悸、胸痛和乏力,需及時就醫排查。病因包括病毒感染、免疫反應異常及心肌損傷,治療以休息、藥物支持和監測為主。
1. 心悸是病毒性心肌炎的典型癥狀,患者常感覺心跳不規律或過速。病毒直接侵襲心肌細胞導致電信號傳導異常,或炎癥反應引發心律失常。需通過24小時動態心電圖確診,輕癥可口服美托洛爾緩釋片控制心率,中重度需靜脈注射胺碘酮,嚴重者需植入臨時起搏器。日常避免咖啡因和劇烈運動。
2. 胸痛多表現為心前區壓榨性疼痛,與病毒引發的心包膜炎癥或心肌缺血有關。區別于心絞痛,這種疼痛在深呼吸時加重。確診需心肌酶譜檢查和心臟MRI,急性期使用布洛芬緩解炎癥疼痛,重癥聯合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合并血栓時加用低分子肝素。建議發病期保持半臥位休息,限制鹽分攝入。
3. 持續性乏力源于心肌收縮功能下降,導致全身供血不足。柯薩奇B組病毒最常損傷左心室功能,通過超聲心動圖可發現射血分數降低。治療需靜脈滴注維生素C和輔酶Q10營養心肌,嚴重心力衰竭者用利尿劑呋塞米減輕負荷。康復期每天監測體重變化,蛋白質攝入量需達1.2g/kg,推薦清蒸魚和蛋羹等易消化食物。
病毒性心肌炎的三聯征提示心肌已發生實質性損害,即使癥狀輕微也應完成心肌核素掃描等深度檢查。急性期絕對臥床可降低猝死風險,恢復期需循序漸進增加活動量,三個月內避免競技性運動。定期復查心電圖和心功能,疫苗接種可預防相關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