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鰍是條鰍亞科魚類的統(tǒng)稱,約有36屬共554種,我國是條鰍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現(xiàn)已知的有14屬共91種,常見種類有美麗小條鰍、縱紋北鰍、橫紋條鰍、斯氏高原鰍等,下面來看一看條鰍是什么魚吧!
一、魚種論述
條鰍是條鰍亞科魚類的統(tǒng)稱,約有36屬共554種,廣布于亞洲、歐洲、北非等地,我國是條鰍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現(xiàn)已知有14屬約91種,常見的有大斑條鰍、縱紋北鰍、橫紋條鰍、斯氏高原鰍等,其中似鲇高原鰍是體型最大的條鰍,體長可超過60厘米、體重可達(dá)1.5千克以上。
二、形態(tài)特征
條鰍體長形,側(cè)扁或圓柱形,頭側(cè)扁或平扁,體被細(xì)鱗或部分被鱗,有些種類全身裸露無鱗,眼小,口下位,口裂弧形,須3對,吻須2對,口角須1對,側(cè)線完全、不完全或缺如,尾鰭圓形、截形、淺凹形或叉狀,臀鰭分枝鰭條多數(shù)5根,少數(shù)6根。
三、生活習(xí)性
1、底棲性:條鰍是底棲性魚類,喜棲息在溪流、江河、湖庫、沼澤等淤泥底質(zhì)的靜水或緩流水中,視力退化,但觸須和側(cè)線十分敏感,這在避敵、覓食等活動中起著關(guān)鍵性作用。
2、雜食性:條鰍是雜食性魚類,魚苗階段主要以輪蟲、枝角類、橈足類等浮游動物為食,幼魚和成魚階段則主要以浮游生物、小型甲殼動物、藻類、水生昆蟲、植物碎屑等為食。
3、廣適性:條鰍是廣適性魚類,對水質(zhì)、溶氧量、水溫、食物等環(huán)境因子有很強(qiáng)的適應(yīng)能力,除了用鰓呼吸外,還能用腸呼吸,缺水環(huán)境中只要泥土保持濕潤仍可存活很長時間。
四、代表物種
1、大斑條鰍:大斑條鰍是鰍科條鰍屬小型淡水魚類,主要分布于元江下游的支流中,該物種的模式產(chǎn)地在屏邊縣的南溪河。
2、縱紋北鰍:縱紋北鰍是鰍科北鰍屬小型淡水魚類,主要分布于山東、河北、山西、內(nèi)蒙東部、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
3、橫紋南鰍:橫紋南鰍是鰍科南鰍屬小型淡水魚類,主要分布于長江中上游、珠江、韓江、九龍江、南流江、海南島等地。
4、斯氏高原鰍:斯氏高原鰍是鰍科高原鰍屬小型淡水魚類,亦稱球腸條鰍、背斑條鰍等,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及毗鄰地區(qū)。
薄鰍是鰍科薄鰍屬魚類的統(tǒng)稱,俗稱火軍魚、花魚、花斑鰍等,主要分布于長江、珠江、閩江、沅江等水系,喜棲息在江河上游砂石底質(zhì)流水中,常見個體10~15厘米,最大個體可達(dá)22厘米以上,下面來看一看薄鰍是什么魚吧!
一、魚種論述
薄鰍是鰍科薄鰍屬魚類的統(tǒng)稱,俗稱火軍魚、花魚、花斑鰍等,常見種類有白氏薄鰍、桂林薄鰍、衡陽薄鰍、漢水薄鰍、扁尾薄鰍、大斑薄鰍等,具有極高的食用價值和觀賞價值。
二、形態(tài)特征
薄鰍體呈長形,稍高,側(cè)扁,頭長錐形,吻尖突,眼小,眼下刺不分叉,須3對,吻前中央2對,口角1對,體被細(xì)鱗,頰部具鱗,背腹鰭相對或背鰭稍后,尾柄高,尾鰭叉形、分葉。
三、分布范圍
薄鰍是淡水魚類,喜棲息在江河上游,我國主要分布于長江以南各水系,例如長江、珠江、閩江、韓江、九龍江、沅江、曹娥江、靈江、甌江等水系普遍都有分布,但數(shù)量都不多。
四、生活習(xí)性
薄鰍是肉食性魚類,喜生活在沙質(zhì)底質(zhì)的流水中,尤喜棲息在江河上游的清澈水體中,肉食性,主要以小型魚類、小型甲殼類、水生昆蟲及幼蟲等為食,亦吞食少量高等植物碎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