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眩暈癥可能由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梅尼埃病、前庭神經炎、腦供血不足、藥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耳石癥: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俗稱耳石癥,是老年人眩暈最常見原因。耳石器中的碳酸鈣結晶脫落進入半規管,當頭部位置變化時會刺激前庭神經引發短暫眩暈,通常伴隨眼球震顫??赏ㄟ^耳石復位手法治療,嚴重時需配合前庭康復訓練改善平衡功能。
2、內耳疾?。?/p>
梅尼埃病屬于內耳淋巴代謝障礙疾病,典型表現為反復發作的旋轉性眩暈伴耳鳴和聽力下降。內耳膜迷路積水導致前庭功能障礙,急性期需臥床休息并使用改善微循環藥物,長期需控制鈉鹽攝入量。
3、前庭神經炎:
前庭神經受病毒感染后出現突發性劇烈眩暈,持續數天至數周,常伴惡心嘔吐但無聽力障礙。發病初期需使用糖皮質激素減輕神經水腫,后期通過前庭功能鍛煉促進代償。
4、腦血管病變:
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多見于高血壓、動脈硬化患者,表現為轉頭時出現的短暫性腦缺血性眩暈。需控制血壓血脂,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藥物改善腦循環,嚴重血管狹窄需介入治療。
5、藥物因素:
部分降壓藥、鎮靜劑、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可能損害前庭功能或引起體位性低血壓。老年患者服藥后出現平衡障礙時應及時復查用藥方案,調整藥物品種或劑量。
老年眩暈患者應保持適度有氧運動如太極拳改善平衡能力,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D和鈣質,避免快速起立和突然轉頭。臥室地面需防滑處理,浴室安裝扶手。定期監測血壓血糖,眩暈持續超過24小時或伴隨頭痛、肢體無力等癥狀需立即就醫排查腦血管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