鮰魚是鲿科鮠屬淡水魚類,學名長吻鮠,亦稱江團、肥沱、肥王魚等,而鯰魚則是鯰形目鯰科下屬魚類的統稱,俗稱塘虱、胡子鰱、胡子魚等,兩種魚類在外形上有很高的相似性,下面來看一看鮰魚和鯰魚有什么區別吧!
一、科屬分類
1、鮰魚:鯰魚是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輻鰭亞綱、鯰形目、鲿科、鮠屬魚類的俗稱,學名長吻鮠,亦稱江團、肥沱、肥王魚、淮王魚等。
2、鯰魚:鯰魚是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輻鰭亞綱、鯰形目、鯰科魚類的統稱,俗稱塘虱、胡子鰱、胡子魚等,常見的有土鯰、大口鯰等。
二、形態特征
1、鮰魚:鮰魚體長形,頭部平扁,尾部側扁,口下位,體表光滑無鱗,背鰭短,脂鰭短,腹鰭小,尾鰭深分叉,背部色暗灰,腹部色淺,頭部、體側有不規則紫灰色斑塊,各鰭灰黃色。
2、鯰魚:鯰魚體長形,頭部平扁,尾部側扁,口下位,口裂小,下顎突出,齒間細,眼小,成魚須2對4根,多黏液,體無鱗,背鰭很小,無硬刺,無脂鰭,體色通常呈黑褐色或灰黑色。
三、棲息環境
1、鮰魚:鮰魚是底棲性魚類,一般情況下都在水體底層活動,喜棲息在水流緩慢、水深且水底多石塊、樹枝等隱蔽物的河灣、湖庫等水體中,冬季集群在干流深水多礫石的夾縫中越冬。
2、鯰魚:鯰魚是底棲性魚類,棲息于江河、湖泊、水庫、坑塘的石隙、深坑、樹根底部的土洞或石洞以及流速緩慢的水域中,喜伏于陰暗的底層或成片的水浮蓮、水花生、水葫蘆下面。
四、攝食習性
1、鮰魚:鮰魚是雜食性魚類,性兇猛且貪食,主要以水生昆蟲、甲殼類、底棲軟體動物、小型魚類、動物尸體等為食,偶爾亦捕食青蛙和在水草上棲落的蜻蜓、螞蚱、蝴蝶等陸生昆蟲。
2、鯰魚:鯰魚是肉食性魚類,捕食對象多為小型魚類如餐條、鯽魚、鰕虎魚、麥穗魚、鯉魚、泥鰍等,亦食甲殼類、水生昆蟲等,攝食時以吞食為主,牙齒的作用主要是防止食物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