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冬天新生兒護理方法(冬天一個月新生兒護理知識)

shiyingbao

寶寶的到來,全家人都高興,但是并不是寶寶生出來就萬事大吉了,很多新生兒養育護理方面的問題,才真正的接踵而至,今天這篇文章,京媽介紹的就是照顧新生兒寶寶最不能忽視的幾個細節,新手爸媽們可以收藏,也希望可以幫到你們。

1、呼吸和體溫

剛出生不久的新生兒,家長要注意觀察的呼吸和體溫,呼吸是否順暢、平穩,呼吸道有分泌物要及時排出。新生兒寶寶的體溫調節能力差,家長注意給寶寶穿衣、蓋被要合適,避免捂得寶寶出汗。

新生兒呼吸節奏受迷走神經控制,與成人不同,呼吸較快、常不規則,一般在40-60次/分。

新生兒寶寶正常體溫應保持在36-37℃,過高或過低都應及時報告醫生,查找原因,進行處理。

2、臍帶護理

一般情況下,新生兒的臍帶會在一周左右自行脫落,但是家長不要人為去剝落,每天做好消毒護理即可。洗澡時避免打濕或污染臍帶殘端,而且還要避免紙尿褲和衣服邊摩擦臍部,換紙尿褲時,避免肚臍感染等。

出生24小時內的寶寶,重點觀察臍帶殘端有無出血或滲血;24小時以后,重點觀察臍帶殘端是否有感染及脫落情況,如果有滲血、膿性分泌物、臍周皮膚紅腫或異味等情況,應及時報告醫生。

3、喂養

新生兒寶寶在出生后,最好盡早開奶,盡早母乳喂養,就算媽媽母乳較少,也要盡量讓寶寶頻繁、有效的多吸吮,寶寶嘴巴刺激乳頭,有助促進乳汁分泌。但是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哺乳姿勢要正確。由于新生兒胃容量很小,所以可以按需哺乳,寶寶想吃的時候給寶寶喂奶即可。

4、大小便

新生兒寶寶的大小便,也是需要關注的細節之一,一般會在出生12小時內排大小便。如果第一個24小時內未發現寶寶排尿,家長要及時報告醫生或護士,排除病理情況。

新生兒生后1-2天,應該每日有1-2次小便,呈透明淡黃色的;隨著寶寶長大,小便量會逐漸增多,尿液清澈呈微黃色,一天可排尿十余次。

新生兒剛開始幾天拉的大便為“胎便”,呈墨綠色粘稠狀,一般會在2-3天內排完,之后開始排黃色糊狀便,一天大便可有4-6次不等。

5、睡眠

寶寶就剛出生,除了吃奶剩下的時間,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覺。但隨著寶寶的長大,睡眠時間會逐漸減少,而且開始有晝夜規律。兩個月左右的寶寶每天一般睡15-16個小時,但不同的寶寶也存在差異,有的寶寶吃飽了可以睡2-3個小時,有的可能只睡1個多小時。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寶寶睡覺時,盡量營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如保持環境安靜,房間的光線調暗一些,溫度和濕度也合適等。

6、洗澡和洗屁屁

新生兒寶寶的皮膚嬌嫩,稍有護理不當,就容易出現濕疹、熱疹、尿布疹等皮膚問題,所以即使是冬季,也要經常給寶寶洗澡,可以每周洗2-3次,每次5分鐘左右,不宜時間太長,注意室溫和保暖;臍帶未脫落前要避免打濕,并且洗澡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寶寶;洗澡時尤其要注意清洗皮膚皺褶處。

除洗澡外,每次大小便后要及時為寶寶用溫水清洗屁股,以免出現紅屁屁。

7、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很常見,所以寶寶出生后需要觀察寶寶皮膚黃疸情況。

新生兒在出生后會出現生理性黃疸,一般出生后2-3天皮膚開始發黃,4-6天達到高峰,10天左右消退。

如果寶寶在出生24小時內就出現黃疸現象,或黃疸持續2周以上仍然不消退,亦或是黃疸有進行性加重的情況等,都應及時報告醫生處理,家長不能大意。

8、吐奶

由于新生兒寶寶發育不完善的原因,出現吐奶很常見,但家長若是能做好這幾方面的預防,會有助減少寶寶吐奶情況:

①喂奶前先換好尿布,很多寶寶吃完容易尿和拉,避免寶寶剛吃飽,換尿不時折騰寶寶;

②抱著寶寶喂奶,讓寶寶身體呈45度左右的斜角,并保持安靜、平靜,避免哭鬧時喂奶;

③給寶寶吃奶后,豎抱寶寶并拍嗝,直到拍出來;

④寶寶吃奶后,避免逗寶寶玩或做劇烈運動,否則也容易吐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