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嬰兒幾個月“學爬”是正常范圍?家長先了解規律不要太心急
七滾八爬是過來人的經驗,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可言,但不代表全部嬰兒的發育規律。由于寶寶的個體差異,月爬時間也是不同的。
曾有一項面對家長的調查,詢問他們的寶寶在幾個月時學會爬,得到的投票數讓大家感到很意外。
從投票結果就能看出,8~10個月學會爬的寶寶只占了40%,6~7個月會爬的寶寶數量緊隨其后占了34%,而5個月前和11個月之后會爬的寶寶占比較少。
其中有一點值得家長關注,有些寶寶是從來沒有爬過的,數量大約占了5%。
嚴格來講,7~10個月之內會爬屬于正常范圍,太早時寶寶骨骼未必能承受壓力,太晚了還沒會爬,寶寶很有可能跳過這一步直接會走。
而爬這個動作是寶寶發育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階段,那些從來沒爬過的寶寶在某些小動作上越顯遜色。
“爬過”和“沒爬過”的寶寶有哪些差距?
在某些人眼中,人就是應該兩條腿走路的,用四肢爬行看起來有些笨笨蠢蠢的、因此,家長還沒太在意寶寶是否爬過,只要他最后學會走路就好了。
學爬程對小嬰兒意義重大,爬過和沒爬過的嬰兒會有以下幾方面差距。
★ 爬過的小嬰兒平衡力強,學習走路時更穩
爬這個動作是很考驗寶寶平衡能力的,尤其是當寶寶用一只手撐地,另一只手抬起時,身體不同部分的肌肉發力,才能維持自己平穩不倒。
這種平衡能力在寶寶以后運動和學習走路時能起到輔助作用,運動靈活、走路學得更快更穩。
★ 爬過的寶寶,身體協調能力更佳
寶寶在學爬的過程中四肢、頭部和頸部等身體各個部位都要一同運動。大腦不斷給出信號讓寶寶做出動作,而跳過學爬直接先走到寶寶,少了很多思考過程。
爬過寶寶經過鍛煉后,身體協調性比直接會走的寶寶更佳,運動過程中有優勢。
家長怎樣引導寶寶學會爬,過程才能更順利?
家長不必心急,寶寶學爬的早晚跟智商關系不大,和寶寶平時的生活習慣,與家長引導方式有關,想鍛煉寶寶爬要注意以下幾件事。
1. 家長給寶寶提供學爬的“硬件條件”
寶寶只有爬的能力和力氣還不夠,還需要家長提供良好的硬件條件。首先保證寶寶穿的衣服寬松舒適,若穿著厚厚的棉服棉褲,或衣服活動不方便,寶寶學爬也是很困難的。
另外,不要在太軟的被子和床上學爬,讓寶寶手和膝蓋接觸的面不平坦,導致寶寶掌握不好平衡加大學爬難度。
2. 稍稍給小寶寶一些幫助,讓寶寶知道用力方向
有些小嬰兒已經掌握了學爬動作,也表現得很有力氣,可還是在原地打轉爬不出去太遠。這時需要家長用手輕輕抵住寶寶腳丫,讓他借著這個力向前爬,寶寶找到感覺后很快就能學會了。
平時多給寶寶鍛煉的機會,不要一直將他抱在懷中或放在嬰兒車內,學會翻身后多接觸平面,他才會進行下一步學爬。
不過家長也別太佛系,如果寶寶8個月左右始終沒有任何的想要學爬的動作或意識,家長也要關心是否發育遲緩或有其他問題,定期帶寶寶去檢查保證身體發育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