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寶寶補充的營養:
蛋白質類。蛋白質是合成細胞的主要材料,也是寶寶成長發育過程中不可少的物質之一,對于他們來說,每天要保持喝適量的奶,以及攝入雞蛋,肉類等食物,很多孩子因不喜歡吃肉或者父母是素食主義者,從而使的孩子的身體蛋白質不足,導致免疫低下,容易生病,體質極差。
膳食纖維。這個營養成分主要存在蔬菜、水果,粗糧中,它們可以吸附水分子,滋潤腸道,以及肺部和咽喉等部位,特別是現在的秋季,很多孩子咳嗽,都是因為咽喉發干引起的咳嗽,若有在這個季節里發生咳嗽的寶寶,不妨可以試下選擇含纖維,果膠,多糖等物質高的食物攝入,觀察是否可以緩解寶寶的咳嗽。這類食物見有深綠色蔬菜,蘋果、山藥,銀耳,枸杞小米等。
維生素類。這類營養物質主要是輔助孩子的身體代謝,促進細胞的更新及修復,面對經常咳嗽的孩子,咽喉部的粘膜會受到一定的損傷,平時則應保持適量的攝入這方面食物,如橙子,柚子,蘋果,梨等。
礦物質類。這類物質是主要構成人體的生理結構,如骨骼,同時也是完善機能過程中所必需的物質,如鈣,他是骨骼生長的必要元素之一;硒,抗氧化性強的物質,可以提升免疫功能;鐵,是造血細胞不可缺乏的原材料,是機體免疫提升的根本等,可想而知這些物質的重要性。對于寶寶還在咳嗽的癥狀中,個人建議不能因孩子生病而隨著孩子來,應更加注重孩子的飲食均衡,給他安排更全面的營養物質,才有利于身體更快恢復。
生活習慣:
喝水。水是細胞的主要成分,機體各種生理代謝必需品,也是緩解咽喉,皮膚等干燥的物質之一,適量飲水,可以增強新陳代謝,促進身體體內毒素的排出,有益于身體的健康。而寶寶們的飲水量通常是根據其自身體重來決定,對于1歲以下的寶寶,每公斤體重需水120~160ml;1-3歲的寶寶,每公斤體重需100~140ml;4-9歲的寶寶,每公斤體重需70~110ml,如果孩子屬于生病期間,則應多喝水。
洗手。勤洗手是防止疾病傳播的有效措施,建議每個家庭應培養孩子們,飯前飯后、便前便后、外出歸來、接觸錢幣、運動之后等都要洗手,避免病從口入。
運動。堅持運動,可以促進孩子心臟功能,提高肺部的供應能力,促進骨生長及神經內分泌的控制與調節功能等,從而提高寶寶機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同時還能使得寶寶更興奮,更愉快,一舉二得。
對于經常生病或已經生病很久沒有好的小朋友,家長們可以從改變他們的營養供應和培養個人習慣做起,提升寶寶的免疫防御能力,也許就會可以減少這種焦慮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