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進入做試管嬰兒開始促排卵周期前總會問醫生,自己是用國產促排卵藥還是進口促排卵藥好。有人選擇進口藥,認為國際品牌值得信賴,“一分錢一分貨”;也有人則會選擇國產藥,價格便宜且療效相近,認為做試管嬰兒是筆大消費,能省一點是一點。那么,到底哪一種藥好呢?我們來分析一下。
促排卵藥嚴格地說除了進口和國產之分,還有尿源性(從尿液中提取)和基因重組之分,即生產原料來源的區別(這個說起來有點復雜),進口的促排卵藥物主要是基因重組的方法制作的(除外賀美奇),國產促排卵藥物主要是尿源性的(現在也開始有國產的基因重組的);再進一步細究還有FSH(促卵泡素)和HMG(注射用尿促性素)之分,但這后一種區分種類的選擇主要還是醫生根據治療進展進行藥物搭配調整,我們就不再此陳述。總體而言,基因重組的藥物純度高且藥效穩定。另外,同一種藥的不同批次的藥效可能存在細微的差別。
講到藥物的比較,不外乎比較的是幾個指標:1、療效(做試管嬰兒的就看妊娠率、活產率);2、價格(性價比,即在同樣療效下的花費);3、使用方便(肌注、皮下注射、醫院注射或自己注射);4、安全(副作用)。這些指標的比較需要在較大的人群使用的數據上分析才可比較客觀可信。為了回答大家的問題,我們收集有關資料跟大家一起做一個分析。
一、療效:2013年《中華婦產科雜志》發表了一個在全國14家醫院生殖中心納入3000多例試管嬰兒助孕結果的回顧性研究,這個研究結果顯示國產和進口促排卵藥物的臨床妊娠率和活產率沒有差異。此后,中國的同行們在2013年到2016年間陸續發表了同類研究,觀察分析的總例數達到一萬多例,結果沒有發現國產促排卵藥與進口促排卵藥在妊娠率和活產率上的顯著差異。關于尿源性促排卵藥和基因重組促排卵藥的比較,2011年國際權威性的Cochranelibrary 分析結論為“在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兩方面,兩者沒有差異。”還有學者細心地比較了用尿源性促排卵藥和基因重組促排卵藥獲得的冷凍胚胎解凍移植后的妊娠率和活產率,結果兩組的臨床妊娠率沒有差異。盡管從藥物的來源和生產工藝來說兩者存在一定的區別,但迄今多項研究結果顯示國產和進口藥物之間的療效無顯著性差異。
有報道在高齡女性(大于35歲)使用尿源性促排卵藥的優質胚胎率較高,但觀察的例數較少。
二、價格:通常來說,同類型的藥物,國產藥物價格低于進口藥物價格。如果做一次試管嬰兒的進口藥物費用是一萬元人民幣的話,同樣的情況用國產藥物的藥費是大約6千多。目前國產藥物尿源性FSH 一支(75IU)定價在約123元,而進口的基因重組FSH 75IU約232元(大劑量的注射筆平均價會低于單支的價格)。在普通試管嬰兒一個周期的費用里面,藥費占比例大約40%以上,而其他的費用是相對固定的,選擇藥物就決定了整個周期費用的差異。當然做試管嬰兒的費用還要計入來回醫院的交通費、誤工費及餐飲費用等。
三、用藥模式的方便性:國產促排卵藥目前對應的劑量為75IU/支,肌肉注射,使用者往往難以自己完成注射,需要每天到醫院或就近的醫療機構注射。
進口促排卵藥有不同劑量類型,如每支75IU、100IU、300IU、450IU、600IU等,大多為皮下注射,大劑量的預充式注射筆(即預充了藥物在其中的標有刻度的筆樣注射器)有配備針頭,使用者接受簡單訓練后可以在家自己每天按照指引的刻度注射既定劑量(就像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島素一樣)。后者具有使用方便的特色。
當然,在促排卵過程中,醫生會根據卵泡生長情況調整用藥,比如適時加用HMG, 進口的HMG也是需要肌肉注射的。
四、副作用:促排卵藥物的副作用最突顯的是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即個體對藥物反應過高,導致過多卵泡生長),國產藥和進口藥在同樣的個體和劑量的情況下這種副作用發生的危險性是同樣的。此外,用藥的副作用有注射部位的疼痛,這種痛感有個人感受的差異。未見報道國產和進口藥在這些副作用方面的差異。
總而言之,在普通人群使用國產藥和進口藥的療效、安全性方面沒有顯著性差異的情況下,使用者的選擇可以更多的考慮自己的經濟預算、注射的方便性等因素。而在特殊人群,比如高齡女性、反復試管嬰兒失敗者等建議咨詢有經驗醫生的意見或借鑒上一次失敗周期的用藥進行調整修訂用藥方案。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