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的顏色、營養和很多因素都有關,比如泌乳階段、飲食以及乳導管本身的狀態等,一般在產后一周內的乳汁多為質稠的黃色,也稱之為初乳,這時候的奶水營養價值為豐富,但因為比較有限所以非常珍貴。
而一周之后奶水的顏色看起來會比較清淡一些,如果顏色偏白,那么說明奶水比較濃,如果顏色不白也是正常的,因為有很多女性的乳汁呈現其他顏色,具體情況如下:
灰白色:經過了前7天質稠的黃色初乳,母乳就會逐漸發生變化,這個階段稱為過渡期,在臨床上屬于前奶,比較稀薄,含有較多量的礦物質、維生素和水;
乳白色:后奶比較濃稠,脂肪和蛋白質呈現出來的顏色,奶水中含這兩種分子較大;
綠色:綠色的奶水主要與寶媽的飲食有關,日常吃了比較多的綠色、藍色食物,或者鐵劑維生素等;
粉色、紅色:主要原因為乳頭破損混入血液,或者使用吸奶器吸力過大導致的毛細血管破裂;
黑色:如果寶媽服用了含有四環素類的藥物,這時要注意藥物成分可能會影響寶寶的牙齒和骨骼發育。
奶水稀是怎么回事
奶水本身在不同時期就有不同的性狀,一般只有初乳比較濃稠,過了一段時間后奶水就會慢慢變稀,這是正常的現象,因為寶寶需要的水分也越來越多,變稀之后有點像淘米水樣的,還有以下原因也會導致母乳變稀,比如:
分娩前過度緊張,處于緊張、焦慮的不良情緒中,導致心理負擔加重,這些心理壓力可導致產后乳汁不足;
營養不良,反復如果在坐月子期間偏食嚴重導致營養攝入不足,就會影響奶水質量,容易出現奶水很稀的情況;
季節因素,在炎熱的夏季,不少寶媽的奶水會自動變稀,這是為了供給寶寶更多的水分,讓寶寶在夏天也不用補充額外的水分;
過早添加配方奶,寶寶吃母乳的次數將減少,吸吮次數減少,對乳頭神經的刺激不夠,也會導致母乳缺乏;
乳房發育不良,比如甲狀腺水平高或低也會影響到乳汁分泌。
所以,奶水的稀釋和濃稠和營養價值之間,奶水稀不一定就是沒有營養,只能說明母乳中的營養物質不同,比如蛋白質和脂肪含量不足或者營養成分顆粒小就會使奶水變得稀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