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早產寶寶生長發育遲緩(家長千萬注意這4點發育標準)

shiyingbao

未到足月就出生的寶寶就是早產兒,雖然每個寶媽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足月出生,為此也會拼盡全力,但是由于身體或其他方面的原因,有些寶寶還是提前出生了,那么早產寶寶的發育標準是什么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一下吧!

一般來說,早產兒的發育標準要根據出生月齡分析,發育標準為皮膚光滑、骨骼結實、四肢肌肉收縮正常、心率正常、身高體重正常等,通常在36周前出生的均屬于早產兒。

早產寶寶生長發育標準有以下幾個方面:

1、生長發育

  • 很多醫生都通過“矯正月齡”的方法來判斷早產兒的發育是否正常。“矯正月齡”方法很簡單,就是先算出早產兒的出生時間比預產期早幾周,再從早產兒的實際月齡中減去這段時間。

2、視覺發育

  • 矯正月齡之后,對于1個月的寶寶來說,正常的話眼球能追視,但頭可能不轉動;對于2個月的寶寶來說,眼和頭都會轉動,向左、向右轉動角度可以達到各45度;對于3-4個月的寶寶來說,追視左、右角度各達90度,即可轉動180度。

3、抬頭和豎頭

  • 矯正月齡之后,對于1個月的寶寶來說,頭會轉向一側;對于2個月的寶寶來說,能下巴離床,抬頭片刻;對于3個月的寶寶來說,抬頭可以超過45度,肘部支撐;對于4個月的寶寶來說,可以抬頭90度,肘支撐,能左右轉頭和豎頭。

4、伸手夠物

  • 矯正月齡之后,對于3個月的寶寶來說,有伸手的意識,但伸不出,對于4個月的寶寶來說,可以伸出手,但不一定能夠到玩具,對于5個月的寶寶來說,可以伸手夠到玩具。

Tips:

總之,早產兒發育標準是有很多的科學研究人員成果在里面的,所以是比較準確的,但是家長們也不要偏執,一定要對著標準來,畢竟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都不一樣,一樣的標準也不能判定寶寶不一樣的行為是否就健康,要根據實際情況來。

研究證明早產兒2歲之前腦部發育很快、具有很強的可塑性,代謝能力很好。提前干預早產兒各方便的問題,能有效矯正早產兒存在的多種缺陷,所以媽媽要抓住正確的時機,同時要對早產嬰兒有信心,下面是早產兒發育異常情況,發現之后可以及早干預。

早產兒發育異常情況

  • 1、3月齡時對很大的聲音沒有反應,不追視移動的物體,不注視人臉,逗引時不發音或不會笑,俯臥時不會抬頭;

  • 2、6月齡時發音少,不會笑出聲,緊握拳不松開,不會伸手抓物,不能扶坐;

  • 3、8月齡時聽到聲音無應答,不會區分生人、熟人,不能雙手傳遞玩具,不會獨坐;

  • 4、12月齡時不會揮手表示再見或拍手表示歡迎,呼喚名字沒有反應,不會用拇指和食指對捏小物品,不會扶物站立;

  • 5、18月齡時不會有意識地叫爸爸媽媽,不會按要求指人或物;

  • 6、兩歲時無有意義的語言,不會扶欄桿上樓梯或臺階,不會跑,不會用湯匙吃飯。

Tips:

總之,早產兒如果出現上述異常情況,媽媽不用害怕與擔心,早期干預嬰兒的智力發育是有效果的,嬰兒出生后最好給做一個CT和腦電圖的相關檢查,了解嬰兒腦部具體的發育情況,同時在醫生的指下進行物理治療和藥物治療 。

從醫學的角度只有在孕齡37周之前出生的寶寶才算的上早產兒,而37周之后出生的寶寶都可以歸為足月兒,無論是足月兒還是早產兒我們首先需要的是呵護寶寶走上正確的發育軌跡,下面是寶寶發育的幾個關鍵點。

早產寶寶月齡對照情況

  • 1、0-1月齡寶寶應具備頭會隨著方向扭動的能力;

  • 2、1-2月齡寶寶應具備四肢能夠正常活動的能力;

  • 3、2-3月齡的寶寶應具備抬頭和蹬腿的能力;

  • 4、3-4月齡的寶寶應具備翻身和手部動作精細的能力。

  • 5、4-5月齡寶寶應具備感官能力,會主動尋找聲音的來源;

  • 6、5-6月齡寶寶應具備獨立支撐頭部的能力;

  • 7、6-7月齡寶寶應具備獨立坐著的能力;

  • 8、7-8月齡寶寶應具備爬的能力,會說爸爸或者媽媽的音節;

  • 9、8-9月齡寶寶應具備的能力手膝爬和匍匐爬行的能力;

  • 10、9-10月齡寶寶應具備自主爬行的能力,會發出更多的音節了。

Tips:

總之,以上內容是最基本的寶寶發育關鍵點,可能有些寶寶要比這些月齡超前不少,每一個寶寶的發育不同,有早有晚,所以發育晚的寶媽也不要太著急,對孩子耐心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