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變形金剛》的小伙伴們,一定對“擎天柱”這個名字不陌生,無論動畫版還是影視版,柱子哥的形象都是忠直俠義、勇猛無畏,堪稱不折不扣的金剛界男一號。
而在中國歷史上,也有一位“擎天柱”!他就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哥哥——劉縯!擎天柱劉縯,雖然沒有像弟弟劉秀一樣稱帝,可他的一生,也堪稱豪邁、輝煌!
一、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
很多喜歡《變形金剛》的小伙伴,都有一個愿望:像擎天柱一樣當大哥!跨越千載時空,劉縯也一樣!史載:“(劉縯)性剛毅,慷慨有大節……傾身破產,交結天下雄俊”!
翻譯一下:作為曾經的皇家宗親,劉縯有點家底,而且一點都不吝嗇,套一句現代話就是——有錢還大方,“有困難,找劉縯”!在老家南陽郡蔡陽縣(今湖北棗陽市),早在少年時代,劉縯就已經在縣里成了一號人物,走到哪,都帶著一股風——俠風。
回想當年劉縯的風采,令人不自禁吟誦:“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落花踏盡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李白的這首《少年行》似乎就是專為劉縯量身定做的!
而劉縯這種“豪橫”的性格,也確實生對了時代——在他的青蔥歲月,也正好是新莽末年的亂世來臨!
二、將軍縱博場場勝, 賭得單于貂鼠袍
在公元22年前后,由于王莽改制的失敗,整個莽新帝國陷入一片混亂之中,吃不飽飯的老百姓紛紛抄家伙起來自謀生路——注意,這幫人可不光劫官、劫富,真餓起來,打秋風這種事基本是無差別群體行為。這其中,鬧事比較兇悍的有綠林、赤眉,當然后來起來造反的那就多了。
眼瞅大家的肚子都朝不保夕,除了造反這份有前途的事業,也沒啥好選擇,天生一股豪俠氣的劉縯也在南陽籌劃造反:公元22年,劉縯組織了七千多號人,在舂陵鄉(湖北棗陽市境內吳店鎮)扯旗造反,自稱——“擎天柱”(自稱柱天都部)!
實誠的說,“擎天柱”這個稱號真是不要更威猛——在這亂世,連天都要靠我劉縯頂著!而劉演則用行動證實——他不愧于這個稱號!
首先從戰略層面,面對依然無比強大的莽新政權,劉演明白自己這萬把號人,根本不夠塞牙縫,于是,便和就近發展的綠林軍結盟,一起創業謀發展!
有了綠林軍這個強援,劉縯和王匡(新市軍)、陳牧(平林軍)等人配合,先是在長聚打敗了王莽的官軍,緊接著又連續攻克了唐子鄉、湖陽、棘陽,一路順風順水,幾乎拿下整個南陽郡。一時之間,作為后起之秀的劉縯,很快就成了“造反事業”的明日之星!
三、凄風慘雨小長安
劉縯的事業節節攀升,但命運卻不會總是眷顧某一個人,它在此時開了個“玩笑”,這便是“小長安之戰”!
起義軍節節勝利、步步緊逼,兵鋒直指南陽治所——宛城,對于南陽軍區的一把手——前隊大夫甄阜、屬正梁丘賜來說,這可真是“叔可忍嬸不可忍”啊!既然沒了退路,他們決定全力反撲,在小長安(今河南鄧縣附近)和起義軍展開大戰!
而這場大戰的結果,無比慘烈——不但義軍大敗,而且連劉縯的姐姐劉元和弟弟劉仲也都在這一戰中戰死,此外還有幾十個劉姓宗族被殺,連后來的光武帝劉秀都差點死在這一戰中,一句話,老劉家損失慘重!
事后,我們簡單分析這一戰:退無可退的王莽官軍,只能拼死一搏,士氣上一點都不差;相比之下,屢戰屢勝的起義軍,卻日漸驕橫;此外,對于小長安一帶的地理、地形,官軍又遠比起義軍要熟悉。更何況,官軍的裝備和人數也都占優。所以這一戰的失敗,也完全合理。
對于剛剛品嘗造反甜頭的起義軍來說,這一失敗是致命的,尤其對于綠林軍的王匡、陳牧等人來說:誒呀,點子扎手,風緊扯呼!在這里,真不是貶低“綠林好漢”,對于沒有明確政治信仰的造反“好漢”們來說:吃好喝好活好,才是唯一值得堅持的人生理念,而如果敵人太生猛,他們會果斷選擇跑路、退避。
恰在此時,王常、成丹、張卬率領一支5000人的下江兵北抵宜秋(今河南唐河東南),這對于劉縯來說,真是天大的好事——必須拉他們下水,否則這一戰實在沒法繼續下去。而劉縯很幸運:成丹、張卬雖然是順風倒的墻頭草,但下江兵的主將王常卻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好青年,劉縯一說合兵反擊官軍的計劃,居然立刻得到了王常的支持!
于是,聯合新市、平林、下江三支義軍,加上自己的部隊,劉縯開始上演絕地大反擊。聰明人都善于總結教訓,對于劉縯尤其如此:上次的失敗一是輕敵,二是沒有戰法,這種一通亂打,以弱擊強,能贏才奇怪!
所以這一次,善于學習的劉縯決定玩策略。具體做法分兩步:
第一步,讓對手沒飯吃。在交通靠走的冷兵器時代,后勤供應一直都是個大麻煩,當然失去后勤那就是個更大的麻煩了!借助黑夜的掩護,劉縯兵分六路,分進合擊,一舉奪取了王莽官軍的后勤基地。失去糧草,王莽的官軍立刻軍心動搖,馬上就要斷炊了,不慌才怪!
第二步,奇襲。既然奇襲糧草得手,一般來講,最佳選擇是饑餓策略,讓對手餓得失去戰斗力,可是劉縯卻玩了一把反向操作,立刻發動奇襲:第二天早晨,劉縯兄弟率兵自西南方向攻擊甄阜軍,王常率領的下江兵自東南方向攻擊梁丘賜軍。劉縯的這把反向操作,徹底打亂了王莽官軍的節奏,梁丘賜、甄阜先后潰敗、被殺!
劉縯的這套絕地大反擊,玩的實在太漂亮,根本不像一個新兵蛋子,反而完全一副戰場老司機的做派!對劉縯大膽夜襲的反向操作,千年以還,我們必須雙擊666!
這場空前慘烈的小長安之戰,與一百多年后的官渡之戰,有許多神似之處,或許后來曹操確實參考了劉縯,也未可知。
不久之后,劉縯和起義軍又在淯陽(今河南南陽南)城下,擊敗了嚴尤和陳茂指揮的官軍,并把宛城團團圍困。經此一戰,劉縯自稱柱天大將軍——擎天柱進階版!
而連續大敗官軍的劉縯也已經“幸運”地上了王莽的黑名單:凡殺死劉縯者,獎勵食邑5萬戶,黃金10萬斤,并賜上公。
實事求是的說,如果僅從一系列戰斗戰績來看,屬于劉縯的時代——快來了!
四、功勛太著惹人妒
對于造反這項前途光明的偉大事業,所有的創業參與者都想在IPO上市之后多分份額,劉縯、劉秀兄弟這么想,造反派的其他將領也這么想,比如王匡、王鳳、張卬、王常都這么想,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選誰來當造反派董事長呢?
如果以功勛和聲望論,那就是劉縯了——他不但已經迅速成長為戰場老司機,而且他還姓劉,是舂陵侯的后代。但是,他優秀了!如果真讓劉縯當了皇帝,那么王匡、王鳳、張卬之輩,就只能一輩子當小弟,以后即便IPO上市,能分得的份額也非常有限。那怎么辦?選個沒本事的、沒能力的劉家子孫出來當皇帝,這樣大家都能說得上話,也能讓大家都沒話說!
選誰呢?劉玄!因為他沒本事、沒能力、沒魄力,屬于典型的“爛泥扶不上墻”型,選擇了他,那么他劉玄將不得不事事依賴底下掌握實權的大區經理,成為一名實際上的傀儡皇帝。
盡管王常等人竭力反對,但劉玄還是被推上了皇位。而為了徹底壓制劉縯,在劉玄當上皇帝之后,劉縯還被剝奪了軍權——出任大司徒,封漢信侯。在劉玄的更始政權中,大司馬才是三軍總司令,而大司徒則是名義上的行政最高長官。
有時候,不得不說,這幫綠林好漢,雖然智慧并不十分高明,但在考慮個人利益時,還真是機關算盡!
五、不納良謀劉縯言
對于更始政權的各種暗箱操作,沒人提醒劉縯嗎?不,還真有人提示,比如弟弟劉秀,就多次提醒哥哥要注意隱藏鋒芒,同時要提防劉玄等人的小動作。但是,這些提示,對于神經大條的劉縯來說,他卻并不在乎:現在劉玄雖然稱帝,但手底下的人才也就那么幾個,他總還需要我為他攻城略地吧?即便要提防,那也是“狡兔死、走狗烹”,現在他還不會拿我怎么樣!
如果劉縯遇到的是心機深沉之輩,比如漢高祖劉邦那樣的君主,他的理論確實沒錯,但可惜,他遇到的是“沒有雄才大略,卻專擅勾心斗角”的更始帝劉玄!對劉玄來說,什么天下黎民、百姓疾苦、江山社稷,這些能當飯吃嗎?能讓我安心地吃喝玩樂嗎?不能!反倒是你劉縯的存在,讓我劉玄如芒在背、如鯁在喉!
或許,從劉玄稱帝一刻起,就已經想要殺劉縯了。而緊接著的一件事,更堅定了劉玄的殺心:綠林軍平林部圍攻新野,但卻遲遲無法拿下,守城的新野宰潘臨站在城頭放出話來:只要劉縯寫封信,我就投降!這下好玩了,人家潘臨要投降可以,但投降的對象是英雄劉縯,而不是狗熊劉玄!這種對比,一般人都接受不了,更何況是心胸狹隘的劉玄!
殺心已定,那就要開始執行殺人計劃!
殺局一:新版“鴻門宴”。對于如何殺死劉縯,劉玄一伙曾經策劃了一場“鴻門宴”:在后臺埋伏刀斧手,找準時機把劉縯給剁了!擬好計劃,劉玄便召集劉縯覲見。見面之后,劉玄突然說到:聽說你的佩劍很不錯,拿給我看看唄!對于這種非正常要求,劉縯毫不猶豫的遞上了寶劍。看著跪在咫尺之遙的劉縯,劉玄有兩種方式殺人:一聲令下,刀斧手沖出殺人;或者,劉玄自己揮劍殺人!可是,劉玄卻猶豫再三之后選擇了第三種——沒下手!
在鬼門關前轉了一圈,劉縯又回來了,可是對于自己經歷的兇險,“擎天柱”卻毫不知情!于是,便有了殺局二:對于劉縯遭遇的不公,在起義軍中,有很多反對的聲音,其中就包括劉縯的從弟兼愛將劉稷!劉稷是一員猛將,但也是個直性子,他聽說劉玄稱帝,非常不滿:我“擎天柱”大哥才是真命天子,你這更始帝劉玄哪來的啊?
對于劉稷這顆不聽話的棋子,劉玄太容易利用了:劉玄任命劉稷為抗威將軍。這個封號有意思,言下之意:你劉稷是個不聽話將軍!對這封號,劉稷果斷拒絕!而劉玄要的就是劉稷的拒絕、抗命!劉玄立刻下令逮捕并處斬劉稷——小樣,服不服?劉縯一看這架勢,果然過來阻止、請命:我的人,你不能動!而這,也正是劉玄一伙所需要的:好哇,我說劉稷怎么那么囂張,原來都是你劉縯指示的,既然如此,那就連你一塊殺吧!
不久之后,劉縯、劉稷一起被劉玄下令處死。對此,后世更是留下了“不納良謀劉縯言”的詩句。
結語
縱觀劉縯的死,他的性格特征太明顯了,以至于他被自己的敵人一步步引向了末日圈套。或許,這是劉縯之死,留給我們的最大啟發。
劉縯死了,他不但自己沒能稱帝,甚至沒能活著看到弟弟劉秀稱帝,但正是劉縯的曇花一現的驚艷表現和豪邁氣度,為劉家兄弟加分不少,也為后來劉秀的登基稱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劉縯不長的一生,如同璀璨的流星,劃過王莽新朝末年的亂世,在昏暗陰霾的世界,照亮一片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