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胎兒入盆的時間(胎兒入盆是什么感覺)

shiyingbao

每個胎寶寶在子宮內發育情況不同,因此入盆的時間也就有早有晚。在36周左右,孕婦務必要進行產檢,以此來確定胎寶寶是否入盆。那么胎兒一般何時入盆?胎兒入盆是什么感覺?胎兒不入盆該怎么辦?

  • 什么是胎兒入盆

    在孕36周左右,胎寶寶的頭部將進入到媽媽的骨盆中,也就是胎頭的雙頂徑進入到母體盆腔入口的下端,并與骨盆相對稱,這種現象被稱為“胎兒入盆”,是胎寶寶準備好降臨所發出的信號,也是順產過程中的第一步。

  • 胎兒入盆的時間

    據統計,80—90%的初產婦在孕37-38周會出現入盆跡象,即寶寶的頭部順利進入到準媽媽的骨盆腔中。

    入盆時間有早有晚,有少部分人要待到分娩前才會入盆,而有的人則早在孕33、34周就出現入盆跡象,還有的人直到生產前都不會入盆。對于懷二胎的準媽媽來說,大多要等到分娩前夕才會出現入盆跡象。

    寶寶的頭部能否順利進入到骨盆是醫生判斷能否順產的重要指標,但據統計在孕38周還未有入盆跡象的產婦,絕大多數都可以順利分娩,只有少部分人需要剖腹產,因此準媽媽無需為入盆時間的早晚太過糾結。

  • 胎兒入盆是什么感覺

    1.尿頻

    入盆后,龐大的子宮進一步壓迫膀胱,膀胱難以正常貯存尿液,便會讓準媽媽感到尿意連連,不斷想上廁所。準媽媽需要注意的是,若此時發現有尿血、尿痛的現象,要警惕尿路感染。

    2.墜痛感

    準媽媽會時不時地感到下身有墜痛感,肚皮發緊,私密處有少許疼痛,胎兒好似逐漸往下降。

    3.肚子靠下

    準媽媽會感到腹部好似有東西猛然間掉下來,肚子靠下。

    4.宮高下降

    孕9月左右,子宮底處于孕期最高點,而入盆后,子宮底便會回歸到孕8月的高度,出現宮高下降的現象。

    5.痛經的感覺

    準媽媽還會感到一陣陣類似痛經的感覺,其實這是明顯的宮縮現象。胎寶寶不斷向下,準媽媽的痛感就會愈發明顯。需要提醒媽媽們的是,如果寶寶入盆后出現了規律性的痛感,就需要立即去醫院,準備生產。

    6.腹部形狀發生變化

    準媽媽的腹部也會出現一些變化,如看起來更像柚子,摸上去硬硬的,胸部也不會碰到肚子了。有意思的是,雖然肚子在變大,但是準媽媽卻不會感到很累,甚至會輕松一些。

    7.呼吸輕松,胃口變好

    當胎寶寶入盆后,胎位下移,子宮對臟器的壓迫會明顯減輕,尤其是心臟、肺部、胃部等位置較上的器官會逐漸恢復正常功能,準媽媽會感到愈發輕松,呼吸通暢,胃口變好,吃得也多了。

  • 胎兒入盆后多久會生

    需要明確的是,入盆并不代表馬上就會分娩,這只是生產的前兆。對于首次懷孕的女性來說,入盆后2-3個禮拜寶寶才會降臨,而對于懷二胎的準媽媽來說,入盆后就會直接進入到分娩階段。入盆只是胎寶寶即將要降臨的信號,不是分娩信號,準媽媽應該淡定應對。

    不過,胎寶寶入盆后會對宮頸有所壓迫,也許會引起宮縮,準媽媽需適當縮短日常活動時間,但此時的宮縮多半不規律,發作時間也短,不必過于緊張。

  • 胎兒不入盆的應對方法

    通常到了孕9月,首次生產的女性都會出現胎兒入盆的現象,但也有少部分女性的胎兒頭部還未進入到骨盆之中,也就是胎兒不入盆。

    導致胎兒不入盆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胎寶寶太大,胎寶寶的頭部與骨盆無法對稱,胎頭難以下降,臍帶繞頸,前置胎盤等等。但也有準媽媽未曾有過以上的原因,胎兒依然不入盆。想要加快胎兒入盆,準媽媽不妨適當地多做做運動:

    1.散步

    散步不僅能鍛煉骨盆韌帶,讓女性順利分娩,而且還能加快入盆進程。建議準媽媽每天早晚各散步一次,每次半小時左右,也可分3次進行,每次15-20分鐘,可以一邊散步一邊和寶寶談話,并給自己按摩。建議在公園、小區等環境優雅的區域散步,不要選擇車多污染嚴重的地方。

    2.爬樓梯

    如果所住樓層并不高,建議選擇爬樓梯而非電梯。這項運動能充分鍛煉女性的腿部和臀部肌肉,有利于胎寶寶入盆,加速分娩的進度。注意,在爬樓間感到疲勞一定要及時休息,最好有家人陪伴。有些女性如果醫生有交待不可爬樓梯,那么最好別進行這項運動。

    3.產前體操

    這項人氣高漲的運動可以有效鍛煉骨盆,讓骨盆底的肌肉變得更有彈性和韌性,而且能夠促進胎寶寶順利入盆。

    胎寶寶遲遲不入盆準媽媽也不必太過擔心,只要孩子健康,準媽媽骨盆無異常癥狀,那么在臨產時隨著宮縮的擠壓,寶寶的頭部依然可以進入到產道正常分娩。但倘若受病理性影響,或者有胎膜早破、羊水流出的現象時,必要時要做好剖腹產的準備。

  • 胎兒早入盆會早產嗎

    準媽媽務必要弄清一個概念,寶寶入盆早并不意味著一定會早產。每個孕婦的入盆時間都會有所差異,大多數準媽媽都是在預產期前2個禮拜出現入盆跡象,但也有提前入盆的,這是因為胎兒本身比較小,或者是胎頭入盆早且沒有出現膈肌壓迫癥狀,與早產沒有必要的聯系。

    入盆與分娩并沒有準確的時間對應關系,有的孕婦入盆后過1-2個月才生,有的人入盆當天就會分娩,因此早入盆并非一定會早產。

  • 胎兒入盆的注意事項

    1.做好產檢

    到了本階段,準媽媽要務必重視每周一次的產檢,可以通過檢查來確定胎寶寶是否順利入盆以及入盆的時間,胎位是否正常等等。一旦發現寶寶出現頭位的狀況,就要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必要時做好剖腹產的準備。

    2.飲食均衡

    到了入盆時期,準媽媽在飲食上一定住要注意均衡,對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熱量食物要有所控制,以免胎寶寶過大,阻撓正常分娩。同時,對魚肝油和鈣劑的補充也應該暫停,因為寶寶已經發育成熟,無需再進行添加,以免增加代謝負擔。除此之外,準媽媽應該多吃能量類食物,如高蛋白、糖類等等,為日后的分娩存貯必要的能量。

    3.注意個人衛生

    入盆后,準媽媽務要對私密處好好呵護一番,要做到常換內褲,每天用溫水清洗私密處、大腿內側和下腹部。到了分娩前,要再做一次細致清洗,保證外陰部位的衛生。

    4.做好產前準備

    “胎兒入盆”打響了分娩第一槍,準媽媽應該積極做好產前準備。

    首先要了解分娩。學習生育知識,對生產有正確的認識,學會調節自我,戰勝恐懼和害怕,冷靜迎接寶寶的到來。

    其次要確定好生產醫院。最好是離家較近的大型醫院,既方便送產又能確保產婦和胎兒的安全。如果有妊娠并發癥、貧血、胎位不正、骨盆異常、懷有多胞胎等情況,最好提前住院待產。

    最后要準備好待產包。將個人和寶寶所需的物品和衣物都一一準備好,并放在顯眼處,一旦出現分娩跡象,立即攜帶前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