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何時,我們的生活的一切都不離開手機、電腦、平板這些電子產品,而陪伴我們的學生時代的厚重的書籍,密密麻麻的筆記本斗魚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慢慢地淡出了我們的視線,但是即使如此,電子產品依然代替不了紙質產品的那一份感覺,不少人還是會選擇使用紙質產品來工作與學習。
在電子產品甚囂塵上的今天,文具市場得不到更多的青睞,而在全球文具產業增長明顯下滑,各種紙制品工廠紛紛倒閉的大環境下,有一家品牌的筆記本卻能賣出一本150元到500元的高價,并且其銷售額從09年的4000萬到16年的約1.4億歐元,相當于10億人民幣,實現了3倍的增加,堪稱文具界的“愛馬仕”,它就是Moleskine。
早在2013年,Moleskine的母公司就上市了,市值達到5億歐元,成為了與Prada齊名上市的意大利奢侈品公司。那么,Moleskine 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直至成為筆記本中的奢侈品的?
1
品牌獨特定位:有故事的筆記本
如果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筆記本,那么它只有存在在使用價值,那就是拿來記錄東西,而Moleskine的筆記本之所以與眾不同,首先就是它的出身不凡,它是一本有故事的筆記本,那么它就有了收藏價值,具備了情懷這種感性價值,而這種價值并不只是產品附加值那樣核算,甚至足以超過其本身的價值。
Moleskine 就是一個相當會講故事的品牌,它的成功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宣傳定位。Moleskine 一直有著清晰明確的定位:二十世紀歐洲藝術家和知識分子使用的筆記本。
它的封套上直接印著標語:「這是屬于海明威、畢加索和查特文的傳奇」。
在網絡上搜索這個品牌,它會告訴你從畫家梵高、馬蒂斯、畢加索到小說家海明威,眾多名家都習慣使用這本筆記本,并且在筆記本上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創作手稿。
例如海明威的《太陽照常升起》手稿就是用 Moleskine筆記本完成的。
而梵高曾經用過 7 本 Moleskine,內里全部記載著的手繪草圖甚至完成作品,當中更包括其著名作品《Vase with Sixteen Sunflowers》、《Vase with Twelve Sunflowers》。
如今你還能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館內看到這些手稿。這些故事仿佛是在告訴你:「買下 Moleskine,你就能像梵高一樣作畫,像海明威一樣寫小說了」。
而這種獨特的定位使得這個品牌的筆記本生而不同,足夠有特色,值得被珍藏,這種產品的定位就足以占據用戶的心智,而后面的品牌只能是模仿者,不能被輕易動搖,就像是你口渴了想喝可樂,那一瞬間你能想到的就只會有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除此之外你再也想不到第三種,而這也就是定位帶給Moleskine的品牌價值。
與市面上的普通筆記本相比,Moleskine最特別之處,就是每個本子的封面內側都預留了一行英文小字,大意是如若遺失,如何聯系主人并獲得酬金。這從側面告訴每個使用者,Moleskine對于你來說是特別的存在。
Moleskine抓住了產品同質化的問題及消費者渴望找到并擁有屬于自己的特殊物品的心理,賦予產品特殊的含義,讓消費者在千篇一律的產品中發現它的獨特價值。
2
文能跨界,武能過關
筆記本玩轉無限可能
Moleskine經典款筆記本都有統一的特色:圓角書角、橡筋箍環和可伸展的封底內袋的長方形黑色筆記本,極簡無比。它的設計簡潔,十分耐看,因為針對的是便攜市場,所以它的大小、紙質、重量都是按照「方便隨身攜帶」這一標準設置的,能隨時隨地記錄下你的靈感和創意。
紙張方面,Moleskine 選用的是無酸紙,這種材質不像普通的紙放久了會變黃,它能夠長期保存。封面則是牢固的硬皮,據說使用多年之后,依然可以保持表面不破損,內頁不起邊、不折角。有質感,材質佳,便攜耐看有格調,是Moleskine在質量和外觀上深得消費者喜愛的原因。
而在營銷層面,Moleskine則尤其重視品牌價值并在此花費了大量心思。Moleskine從一開始就有著清晰的定位用戶群體,把目標用戶定在富有創造力的這群人里。沒有什么文具品牌會把自己的目標用戶定位得如此具體。
為了強化Moleskine與創意之間的關系,Moleskine不放過和任何一個與文化產品合作的機會。Ta們與樂高、星球大戰、小王子、哆啦 A 夢等合作推出了限量款筆記本,并不斷邀請當代的設計師、藝術家們其筆記本上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