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吃什么可以緩解胃脹氣 盤點治療胃脹氣效果好的7大食物

shiyingbao

春節期間身體最受傷的部位就是胃部了,大吃大喝導致胃脹在節假日的時候非常常見,那么胃脹吃點什么好呢?試試這些水果吧。

飯后胃脹吃什么

1、玫瑰花茶

沏茶時放幾瓣玫瑰花可順氣,沒有喝茶習慣的話可以單獨泡玫瑰花喝。玫瑰花茶還具有調經止痛和軟化心腦血管的功效。還能幫助新陳代謝,餐后睡前喝都很適合。

2、啤酒

啤酒能順氣開胃,消除惱怒情緒。啤酒具有增進食欲、刺激胃酸分泌、提高消化能力的作用。但啤酒熱量較高,在人體中的代謝較快,因此過量飲用容易使人發胖,產生“啤酒肚”。此外,痛風患者一定不能喝啤酒,容易誘發劇烈疼痛。

3、醋泡姜

姜有止胃寒、解膩、助消化的功效,而醋有開胃活血的作用,用醋泡姜能更好地發揮調理脾胃的作用,適合脾胃虛寒和消化不良的人食用。具體做法是將鮮姜切片,用米醋浸泡,加少量糖和鹽,三天后便可食用。醋泡姜最好是早飯后食用,不但可以助消化,還能增強血液循環、御寒保暖。

4、蘋果醋

用一湯匙純的蘋果醋加一杯水,在正餐時啜飲,有助消化。早晨起床先喝一杯檸檬水,有治療及清血的作用。

5、楊梅

楊梅,甘酸溫。宜蘸鹽少許食,止渴,活血,消痰,滌腸胃,除煩悶惡氣。鹽藏、蜜漬、酒浸、糖收皆可,為脯為干,消食止痢。因此,家中備些楊梅干,作為消食之用是極好的。

6、木瓜

脹氣可能是腸道功能紊亂的信號。《食物醫藥》一書作者達爾瑪·辛格·卡薩博士表示,飯后脹氣可以吃木瓜。木瓜中的消化酶有助分解蛋白質,其纖維素還能促進消化。每周吃幾次木瓜可有效調節腸胃功能。

7、大麥茶

大麥茶是將大麥炒制后再經過沸煮而得,喝了它不但能開胃,還可以助消化,特別適合老人、兒童飲用。大麥茶還可用于消除由于飲食過度引起的胸悶腹脹,有增強胃動力的作用。但要在飯后半小時后飲用。

8、山楂

山楂是消肉食積滯的上品,含山楂酸等多種有機酸,并含解脂酶,入胃后,能增強酶的作用,促進肉食消化,有助于膽固醇轉化。山楂可順氣止痛、化食消積,適于氣裹食造成的胸腹脹滿疼痛,對于生氣導致的心動過速、心律不齊也有療效。

9、米湯

米湯及大麥清粥對脹氣、排氣及胃灼熱等毛病有效。使用5份的水加一份的谷物(米或大麥),煮沸10分鐘。蓋上鍋蓋再慢燉50分鐘。過濾,冷卻后,一天喝數次。

10、菠蘿

如果經常消化不良,飯后可吃點菠蘿。菠蘿含有一種叫“菠蘿朊酶”的物質,它能分解蛋白質,溶解阻塞于組織中的纖維蛋白和血凝塊,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消除炎癥和水腫,幫助消化及排走體內毒素。

胃脹吃什么水果好

1、消化不良吃什么好,香蕉

大家都知道,香蕉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水果,含有大量的人體所需的營養元素。香蕉能夠清熱潤腸,促進腸胃蠕動,容易消化、吸收。小孩到老年人,如果有消化不良的現象時,都可以放心的食用。

2、消化不良吃什么好,檸檬

檸檬是具有幫助人體利氣除濕、活血化瘀的功效。檸檬當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能夠加強腸胃的蠕動的功能,促使其消化食物。

3、消化不良吃什么好,獼猴桃

獼猴桃是具有很好的清除體內垃圾的作用。獼猴桃中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和蛋白質分解酵素,它們能夠將體內堆積的有害代謝物快速清除出體外。

4、消化不良吃什么好,葡萄柚

葡萄柚可以促進了食物的消化,是因為其中的酸性物質能夠刺激胃部產生更多的消化液,促進食物的消化功能,營養也是容易被充分的吸收。

5、消化不良吃什么好,山楂

山楂當中含有大量的人體所需的各種氨基酸和多種有機酸,其中是含有的解脂酶,在進入胃以后可以幫助合成消化酶的作用,促進肉食消化,有助于膽固醇的轉化,對于一些由于油膩食物造成的消化不良,有很好的效果。

老年人胃脹的原因

1、飲食習慣不好:如吃東西時狼吞虎咽、邊吃飯邊說話,使空氣也隨之下肚。吃完東西又坐著不動,也易使氣體悶在肚里。

2、有鼻炎、鼻子過敏的人:常不自覺用嘴巴呼吸,把空氣吸進消化道內,也容易產生脹氣。

3、吃了易產氣的食物:如豆制品、紅薯等,因不易被小腸吸收利用,大多進到大腸再被分解,因此產生更多氣體。

4、胃腸道疾病:如消化性潰瘍、膽結石等患者,容易累積腸氣而導致脹氣。

總是胃脹氣可以按按這四個穴

太白穴

如果吃飯的時候總覺得剛吃一點就胃脹,甚至還不斷打嗝,有想嘔吐的感覺,不妨在平時多按太白穴。

太白穴是脾經的原穴,對調理脾氣虛弱有好處。它在足內側緣,第1跖骨關節后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另外,常按太白穴還能緩解運動后肌肉酸痛感。

內關穴

專家介紹內關穴屬心包經,除益氣安神,還有和胃降逆、寬胸理氣之功,常按摩內關穴,對緩解胃部脹氣有一定作用。

內關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橫紋上2寸,在橈側屈腕肌腱同掌長肌腱之間取穴。具體來說,就是將右手三個手指頭并攏,把三個手指頭中的無名指,放在左手腕橫紋上,這時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點的中點,就是內關穴。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屬足陽明胃經穴,是人體的一個重要穴位,除了強壯身體、調節機體免疫力,還有調節脾胃的好處。

此穴位于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要緩解胃脹氣,按揉此穴的同時,向上方使勁兒,效果會更好。

背部腧穴

其實這是一類穴,即背部的肝、膽、脾、胃腧穴,緩解胃部脹氣的效果更明顯。不過按摩時,要借助家人的幫忙。

這四個穴位均位于背部,屬足太陽膀胱經穴,肝腧,在當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膽腧,在當第10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脾腧,在當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胃腧,在當第1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具體穴位不好找的話,可讓家人握拳,用掌指關節在患者的背部中間部位來回滾動,這樣也可把肝、膽、脾、胃腧穴都很好地按摩到。力度以微感酸痛為宜,大概每個穴位按摩一分鐘左右。

另外,胃脹氣時還可以伸伸懶腰,牽拉一下胃,這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胃部脹氣。

患胃脹帶來的危害有哪些

胃脹是由于胃腸道內存在過量的氣體,以腹部脹大、皮色蒼黃、腹皮繃急如鼓為特征,可以是一種主觀上的感覺,感到腹部的一部分或全腹部脹滿,通常常伴有相關的癥狀,如嘔吐、腹瀉、噯氣等;也可以是一種客觀上的檢查所見,發現腹部一部分或全腹部膨隆。如果胃脹不及時治療會出現嚴重的并發癥。

經常脹氣甚至脹氣持續不消者,應盡快去醫院檢查,許多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擴張、胃下垂、幽門梗阻、慢性腸炎、腸梗阻、習慣性便秘、胃腸神經官能癥、肝硬化、胰腺炎、腹膜炎、心力衰竭、敗血癥、毒血癥、腸系膜血管栓塞等,均可出現頑固的脹氣。

一般是飯后飽脹、噯氣、坐臥不安、茶飯不思,胃脹的反復性和長期性可以導致胃炎,消化道潰瘍,甚至可以發展為胃癌。醫藥治療主要加強胃動力,但是長期服用會造成人體的依賴性,由于藥物是化學合成,對人體存在著副作用。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