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歡選擇清晨進行鍛煉,殊不知,這是心臟病發作的高峰期。
有研究人員對4000名曾有心臟病發作史的患者進行調查后發現,在一天24小時中,心臟病發作有時間節律,每天上午6~9時為發作高峰期。
還有研究表明,心臟病患者在一天內對身體負荷的反應有所不同,以清晨反應最差,如果這時進行較重的體力勞動或者劇烈運動,容易出現危險。
因此,心臟病患者進行體育鍛煉,最好避開清晨,以晚上或下午 為好。如果習慣早起鍛煉,則需注意以下幾點:
1、晨醒不要立即起床
應采取仰臥姿勢,用手在心前區和胸部做5~10分鐘的自我按摩,然后輕輕活動四肢,待感覺比較舒適的時候再起來;之后飲一杯水,以補充身體在夜間丟失的水分,降低血液黏稠度,促進血液循環,有助于防止心絞痛和心肌梗死。
2,清晨出門時,衣著要既輕又暖
避免過重而增加心臟負擔,或因寒冷刺激血管。同時,要避免匆忙趕路。
3、鍛煉時避免情緒激動
研究表明,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可使血中兒茶酚胺增加,降低心室顫動閾,此時運動有誘發心室顫動的危險。
4、心臟病患者以有氧運動為主
如散步、慢跑、做體操、打太極拳等,遵循緩慢柔和的原則,運動量不宜大。
在鍛煉過程中,要注意自我感覺。一旦發現氣促、眩暈,則應暫停鍛煉,休息調整。
如果出現極度疲乏感、胸痛、左上臂和左頸部壓迫感或疼痛感、胸悶、透不過氣來等,應立即停止運動,及時服藥,并盡快就醫。
5、體育鍛煉后,要避免吸煙和熱水洗澡。
研究證實,運動后心臟有一個“易損期”,易因吸煙使血中游離脂肪酸上升和釋放兒茶酚胺,加上尼古丁的作用,誘發心臟意外。
此外,鍛煉后不宜立即洗澡,而應先用毛巾擦干汗水,等休息到不出汗時再洗。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