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青海省羊衣原體病綜合防制措施

shiyingbao

396/2013青海畜牧獸醫雜志Chi neseQ i oum alof Ani m al 卷3期V01.43.N o.3專論與綜述青海省羊衣原體病綜合防制措施謝昌元1,王光華2,李明錄1王順林1韓(1.青海省烏蘭縣畜牧獸醫工作站,烏蘭,;2.青海省畜牧獸醫科學院,西寧,)贅1,葉成玉2,陸艷2,李秀萍2,馬利青2摘要:羊衣原體病雖然已經可以用疫苗預防,但是在一些省份的養羊地區仍然時有發生,對當地畜牧業造成了嚴重的危害。該病主要是由于羊感染了衣原體造成,衣原體可引起未懷孕母羊長期的亞臨床感染狀態。本文通過對羊衣原體病及其病原生物學特性的闡釋、流行病學的調查以及診斷方法的總結,提出了對該病進行綜合防治的措施,為今后更好地控制該病的發生提供了理論支持。關鍵詞:衣原體:羊;流行病學;防制措施中圖分類號:S852.6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3-7950( 2013) 03J D039J D2羊衣原體病也稱羊地方性流產,是由衣原體引起的一種傳染病,衣原體能使多種動物發病,人也有易感性,衣原體主要感染羊的生殖道上皮細胞,導致公羊發生睪丸炎、尿道炎、龜頭和包皮炎,母羊發生流產、死胎和弱胎,此外還能導致結膜炎、多發性關節炎等病? 。

目前,對于該病雖然有多種預防方法,但是任然在許多地方發生,對養羊業造成嚴重損失。在英國,羊衣原體流產占所有流產類疾病的比例約為50%,年損失超過2000萬英鎊¨ J ,此外,衣原體病也是引起美國山羊流產的最常見病原"] 。在我國,對羊衣原體病的研究始于1978年,從那時起蘭州獸醫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就對青海、西藏、內蒙、甘肅等地的羊流產病料進行了分離、鑒定和免疫學研究” j ’ ,調查發現這些地區山羊的流產率高達20%~25%,而綿羊卻很少發生流產。隨后,我國獸醫工作者對國內部分地區羊衣原體病的流行狀況陸續進行了調查研究。楊占魁等( 2006) 對青海省烏蘭縣改良絨山羊進行了衣原體病的血清學調查,結果陽性率達到14.73%【引.何成基等( 2010) 對青海省海北州門源縣、祁連縣、剛察縣和海晏縣l 223份羊血清采用間接血凝試驗進行檢測,結果種公羊血清陽性率為6.18%,生產母羊血清陽性率為8.07%[ 7) :何存利等( 2009) 對寧夏各地區的16個規模化羊場進行衣原體病調查,發現羊場的陽性率為100%,羊群的平均陽性率為19.3%【8】。由此可見,羊衣原體病在我國部分地區依然形勢嚴峻,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防制。

對羊衣原體病的防制應采取快速診斷、有效預防和提高羊場飼養管理技術等措施,而貫徹這些措施,就必須了解病原的生物學特性、傳播機制、發病機理等,以便能指導預防措施的制定和疫苗的研制。l 病原衣原體是衣原體科衣原體屬的微生物,衣原體屬目前有4個種,即沙眼衣原體、鸚鵡熱衣原體、肺炎衣原體和反芻動物衣原體。其中鸚鵡熱衣原體、和反芻動物衣原體是引起動物衣原體病的主要致病菌,人也有易感性。病原常存在于流產母羊的胎盤及子宮分泌物中,其形態、大小、染色特性與衣原體的其它成員沒有區別,為一類圓球形小體,在宿主細胞內增殖;細胞外部的原生小體大小為300nm ,細胞內部的初級小體大小為700一1200r吼;革蘭氏染色陰性,姬姆薩染色著色好。衣原體的抵抗力不強,對熱敏感;o.1%福爾馬林、ot5%石炭酸、70%酒精、3%氫氧化鈉均能將其滅活;在乙醚內經30Ini n滅活,在一70℃下可保存活力數年,但在冰凍干燥條件下,其傳染性大為喪失;對磺胺、青霉素、金霉素、四環素、土霉素、氯霉素敏感,對鏈霉素、氨基苯甲酸有抵抗力。這種病原體在6~8日齡雞胚內生長良好,感染后的雞胚經3—8d死亡。小鼠鼻內感染,經常呈現肺炎,并導致死亡u J 。

2發病機理衣原體系專性細胞內寄生物,能在雞胚和易感的脊椎動物細胞內生長繁殖。羊除了妊娠后期外,感染衣原體后不會出現明顯的臨床癥狀,但感染后一般會在妊娠的最后2—3周發生流產一1,除流產外,在流產期母羊還會出現明道向外排出分泌物的現象,此后與健康羊沒有區別。因此。飼養人員經常會忽視或不去檢測衣原體感染的羊只,直到產羔期才去實施預防措施,此時往往為時己晚u01。生產母羊發生流產后,流產胎兒與胎盤膜和胎盤一起排出,流產胎兒一般發育良好,沒有畸形現象發生,這也說明了胎盤炎是引發羊衣原體性流產的一個關鍵原因。3流行病學衣原體宿主范圍較廣,在家畜中以牛、羊、豬最為易感,但不同年齡的畜禽其臨床癥狀表現不一。羔羊( 1—8月齡) 多表現為關節炎、結膜炎,成年母羊多數發生流產。患病動物和帶菌者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它們可由糞便、尿、乳汁以及流產的胎兒、胎衣和羊水排出病原體,污染水源、飼料和環境等,然后通過消化道感染健康動物,亦可由污染的塵埃和散布于空氣中的液滴,經呼吸道和眼結膜感染。患病公羊和健康母羊交配或用患病種公羊的精液人工授精也可造成感染。此外,也有人認為廄蠅、蜱、螨等吸血昆蟲叮咬也可能傳播本病。

本病一般呈散發性或地方性流行。密集飼養、營養缺乏、長途運輸或遷徒、寄生蟲侵襲等應激因素可促進本病的發生、流行?。4臨診癥狀羊感染衣原體后有不同的臨診表現,常見的有以下幾種病型。收稿日期:2013旬3研+基金項目: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專項經費資助( CARs一40一09B) ;青海省省校聯合項目( Q N H 一2010一395)通訊作者:馬利青,研究員,主要從事動物疫病診斷和防治研究,E—m ai l ;m al i q67@ ya}l oo.com .cn萬方數據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