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的病因與年齡有關
老年人便秘的患病率較青壯年明顯增高,主要是由于隨著年齡增加,老年人的食量和體力活動明顯減少,胃腸道分泌消化液減少,腸管的張力和蠕動減弱,腹腔及盆底肌肉乏力,肛門內外括約肌減弱,胃結腸反射減弱,直腸敏感性下降,使食物在腸內停留過久,水分過度吸收引起便秘。此外,高年老人常因老年性癡呆或精神抑郁癥而失去排便反射,引起便秘。
不良生活習慣
1、飲食因素 老年人牙齒脫落,喜吃低渣精細的食物,或少數病人圖方便省事,飲食簡單,缺粗纖維,使糞便體積縮小,黏滯度增加,在腸內運動減慢,水分過度吸收而致便秘。此外,老年人由于進食少,食物含熱卡低,胃腸通過時間減慢,亦可引起便秘。有報道顯示,胃結腸反射與進食的量有關,膳食可刺激結腸運動,則無此作用。脂肪是刺激反射的主要食物,蛋白質則無此作用。
2、排便習慣 有些老年人沒有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常常忽視正常的便意,致使排便反射受到抑制而引起便秘。
3、活動減少 老年人由于某些疾病和肥胖因素,致使活動減少,特別是因病臥床或坐輪椅的患者,因缺少運動性刺激以推動糞便的運動,往往易患便秘。
精神心理因素
患抑郁、焦慮、強迫癥等心理障礙者易出現便秘。
腸道病變
腸道的病變有炎癥性腸病、腫瘤、疝、直腸脫垂等,此類病變導致功能性出口梗阻引起排便障礙。
全身性病變
全身性疾病有糖尿病、尿毒癥、腦血管意外、帕金森病等。
醫源性(濫用瀉藥)
由于長期使用瀉劑,尤其是刺激性瀉劑,造成腸道黏膜神經的損害,降低腸道肌肉張力,反而導致嚴重便秘。此外,引起便秘的其他藥物還有如鴉片類鎮痛藥、抗膽堿類藥、抗抑郁藥、鈣離子拮抗劑、利尿劑等。
便秘的癥狀
便秘的主要表現是排便次數減少和排便困難,許多患者的排便次數每周少于3次,嚴重者長達2~4周才排便一次。有的患者可突出地表現為排便困難,排便時間可長達30分鐘以上,或每日排便多次,但排出困難,糞便硬結如羊糞狀,且數量很少。此外,有腹脹、食欲缺乏,以及服用瀉藥不當引起排便前腹痛等。體檢左下腹有存糞的腸袢,肛診有糞塊。
便秘的危害
1、引起肛腸疾患:便秘時,排便困難,糞便干燥,可直接引起或加強肛門直腸疾患。如直腸炎、肛裂、痔瘡等。
2、胃腸神經功能紊亂:便秘時,糞便潴留,有害物質吸收可引起胃腸神經功能紊亂而致食欲不振,腹部脹滿,噯氣,口苦,肛門排氣多等表現。
3、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發作:臨床上關于因便秘而用力增加腹壓,屏氣使勁排便造成的心、腦血管疾病發作有逐年增多趨勢。如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發作,腦出血,中風猝死等。
4、患結腸癌:可能是因便秘而使腸內致癌物長時間不能排除所致,據資料表明,嚴重便秘者約10%患結腸癌。
5、神經衰弱:便秘病人可有煩燥不安、心神不安、失眠等癥狀。
6、引發痛經:慢性便秘病人由于長期盆腔肌肉刺激,常可引發痛經。
7、性欲減退:長期便秘病人可有性欲減退,導致男子陽痿、早泄,女子性冷淡或性高潮缺失,使性生活質量下降。
8、影響美容:便秘患者由于糞塊長時間滯留腸道,異常發酵,腐敗后可產生大量有害的毒素,易生痤瘡、面部色素沉著、皮疹等。
9、產生體臭:毒素的聚集可引起口臭和體臭。
10、造成猝死:特別是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嚴重便秘的肛門怒掙可使血壓急劇上升,造成中風甚至猝死。
便秘檢查方法腹部平片
能顯示腸腔擴張及糞便存留和氣液平面,可確定器質性病變如結腸癌、狹窄引起的便秘。
鋇灌腸
可了解結腸、直腸腸腔的結構。
結腸鏡及纖維乙狀結腸鏡
可觀察腸腔黏膜以及腔內有無病變和狹窄,還可發現結腸黑變病。
肛管直腸壓力測定
可以幫助判斷有無直腸、盆底功能異常或直腸感覺閾值異常。
球囊逼出試驗
有助于判斷直腸及盆底肌的功能有無異常。
盆底肌電圖檢查
可判斷有無肌源性或神經源性病變。
結腸傳輸功能實驗
了解結腸傳輸功能。
排糞造影
有助于盆底疝及直腸內套疊的診斷。
便秘診斷原則
詳細了解便秘的起病時間和治療經過、近期排便時間的改變,問清排便次數,有無排便困難,費力及大便是否帶血,是否伴有腹痛、腹脹,上述胃腸道癥狀及能引起便秘的其他系統疾病,尤其是要排除器質性疾病。如病程在幾年以上,病情無變化者,多提示功能性便秘。
便秘治療方法堅持參加鍛煉
對60歲以上老年人的調查表明,因年老體弱極少行走者便秘的發生率占15.4%,而堅持鍛煉者便秘的發生率為0.21%,因此鼓勵患者參加力所能及的運動,如散步、走路或每日雙手按摩腹部肌肉數次,以增強胃腸蠕動能力。對長期臥床病人應勤翻身,并進行環形按摩腹部或熱敷。
培養良好的排便習慣
進行健康教育,幫助患者建立正常的排便行為。可練習每晨排便一次,即使無便意,亦可稍等,以形成條件反射。同時,要營造安靜、舒適的環境及選擇坐式便器。
合理飲食
老年人應多吃含粗纖維的糧食和蔬菜、瓜果、豆類食物,多飲水,每日至少飲水,尤其是每日晨起或飯前飲一杯溫開水,可有效預防便秘。此外,應食用一些具有潤腸通便作用的食物,如黑芝麻、蜂蜜、香蕉等。
其他
防止或避免使用引起便秘的藥品,不濫用瀉藥,積極治療全身性及肛周疾病,調整心理狀態,良好的心理狀態有助于建立正常排便反射。
便秘預防措施
堅持參加適當的體育鍛煉,有意培養良好的排便習慣,合理飲食,注意補充膳食纖維。含膳食纖維最多的食物是麥麩、水果、蔬菜、燕麥、玉米、大豆、果膠等。此外,應積極治療全身性及肛周疾病,防止或避免使用引起便秘的藥品,培養良好的心理狀態,均有利于便秘防治。
潤腸通便的食物牛蒡
牛蒡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能起到軟化糞便,保留水分,用牛蒡泡茶長期服用,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并能有效調整腸道功能,有助于排毒通便。
胡蘿卜
胡蘿卜中富含的β-胡蘿卜素有中和毒素的作用,有助于改善便秘,用新鮮的胡蘿卜打成汁,加上蜂蜜,檸檬汁調味,既能解渴,有能清熱解毒,潤腸通便,有利于排毒。
紅豆
可增加胃腸蠕動,減少便秘,增進排尿。可在睡前將紅豆用電飯煲燉煮浸泡一段時間,隔天將無糖的紅豆湯水當開水喝,能有效增進排毒。
洋蔥
洋蔥能增進胃腸蠕動,加強消化能力,且含很多的硫,和蛋白質結合的情形最好,對肝臟特別有益,因而有助于排毒。煮一鍋以洋蔥為主的蔬菜湯,加入綠花椰菜、芹菜、胡蘿卜等多種高纖水果蔬菜,能分解體內積累的毒素,有助排便。
山藥
山藥是很常見的食物,它可以整頓消化系統,減少皮下脂肪沉積,避免肥胖,而且增加免疫功能,以生食排毒效果最好,可將去皮山藥和菠蘿切小塊,一起打成汁飲用,有健胃整腸的功能。
燕麥
燕麥可謂是“天然腸道刷洗工”,它能滑腸通便,促使糞便體積變大,水分增加,配合纖維促進腸胃蠕動,發揮通便排毒的作用。
豬血
豬血含有豐富的血漿蛋白。血漿蛋白經人體消化吸收之後,可以轉化成一種能夠清潔消化道和消除有毒重金屬微粒的物質,有助於排出人體廢物,減少有毒物質對於人體的傷害。
糙米
糙米就是全米,保留米糠,有豐富的纖維,具吸水、吸脂作用及相當的飽足感,能整腸利便,有助于排毒。每天早餐一碗吃糙米粥或來一杯糙米豆漿是不錯的排毒方法。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