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手術后忌口食物有哪些 手術后忌吃六大食物

shiyingbao

一、手術后忌口食物

菌類發物

如香菇、蘑菇等,無論是新鮮的菌類,還是干貨,都不能吃,這類食物容易加重皮膚瘡瘍腫毒。

海鮮類發物

剛剛做完手術的人是不能吃海鮮的,比如常見的各類魚、蝦、蟹等,這類食物容易引起過敏,手術后身上會有傷口,會引發傷口感染。

蔬菜類發物

大部分蔬菜是適合剛做完手術的人吃的,但是也有一些例外,比如茄子、南瓜、芥菜、雪里蕻、菠菜等。

水果類發物

桃子雖然養胃,但是不適合做完手術的人食用,因為桃子容易使肌膚生瘡。此外,杏、芒果也不能食用。

大補的食物不能吃

如雞肉、豬肉、鵝肉、牛肉、羊肉、狗肉等,這類食物性熱大補,會引起術后其他并發癥,尤其是患有肝炎、過敏體質、腎臟不適的病人,更加不能接觸這類食物。

調味品不能多吃

如蔥、姜、蒜、胡椒、花椒、八角、白芷、料酒等最好不要吃,會刺激到傷口。

二、手術后喝什么湯比較好

經過長時間的慢燉,肉的一部分營養會轉化到湯里,但是湯中的營養并不全面,只有核甘酸、脂肪以及游離氨基酸,不適合術后恢復,所以正確的吃法是在喝湯的時候也要吃肉。

烏雞湯

1)準備1只烏雞,適量的鹽、味精、蔥、姜、精酒、胡椒等調味品。

2)將烏雞宰殺之后洗凈,放在沸騰的開水中焯一下,取出之后斬成小塊。

3)將烏雞塊以及所有調味品一起放入水中,直到烏雞塊熟爛為止。

4)烏雞湯具有補虛益氣、滋陰退熱的功效。

鯽魚湯

1)準備一條200g左右的活鯽魚,蔥、姜、香菜、白胡椒粉、鹽、油、味精、紹酒等。

2)將鯽魚宰殺洗凈之后焯水,然后再用涼水洗一遍,刮掉魚身內外的黑衣。

3)香菜洗干凈之后切成小段備用。

4)將油燒熱,放入胡椒粉、蔥、姜爆香,然后加入清水、紹酒、味精、鹽等。

5)煮沸之后小火慢燉15分鐘左右。

6)最后加入香菜和醋。

7)鯽魚湯具有開胃活絡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香菜不要多方,因為香菜容易引起過敏。

財魚湯

財魚湯的做法同鯽魚湯類似,同樣是爆香之后慢燉。有以下注意事項:

1)不能放太多料酒。

2)財魚湯營養豐富,煮出來是白色的,所以黑魚的魚塊要切厚一點,以免在煮的時候會把魚肉煮碎或煮老。

三、手術后應吃什么食物恢復快

1、牛肉

牛肉的蛋白質含量比豬肉多,脂肪比豬肉少,其氨基酸的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的需要,瘦牛肉對病人或動過手術的人在修復組織和以及補充失血時食用特別適宜。此外,心血管疾病的病人食用牛肉也比較適宜。

2、黑豆

黑豆是各種豆類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比豬腿肉多一倍還有余。它含有的脂肪主要是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其中人體需要的必需脂肪酸占50%,還有磷脂、大豆黃酮、生物素。中醫認為,黑豆性平味甘,有潤腸補血的功能,術后體虛血缺患者食用可加速傷口恢復。

3、鱸魚

鱸魚含有豐富的、易消化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2、尼克酸、鈣、磷、鉀、銅、鐵、硒等。中醫認為鱸魚性溫味甘有健脾胃、補肝腎、止咳化痰的作用。喝黑魚湯對于傷口也很有好處。

4、紅棗

大棗對身體有很多補益作用,能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病后體弱、貧血患者及冬季手腳冰涼的女性都可以通過大棗調理身體。用黨參10克,大棗20枚,有益氣健脾,養心安神的功效。將兩藥煎煮2次,每次40分鐘,合并藥液后代茶飲。

5、雞蛋

雞蛋是天然食物中,富含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及有高生物價值的蛋白質。孕婦、產婦、乳母、身體虛弱者以及進行大手術后恢復期的病人,需要多增加優良蛋白質,每天可吃3~4個雞蛋,但不宜再多。

四、手術后護理注意4要點

傷口發癢用棉簽擦拭

傷口沒有拆線的病人,可到醫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定期清洗、消毒、換藥。如果自行在家換藥,要特別注意手衛生。在換藥之前,應用肥皂清洗雙手,在換藥時更是要注意,不要讓傷口污染。

同時,傷口愈合時發癢,此時千萬不要用手抓,以免破皮感染,實在忍受不了,可以用無菌棉簽輕輕擦拭皮膚。因為用手搔抓只會越抓越癢,建議癢的時候做其他事情分散注意力。同時,洗澡水溫不要過高,洗完澡適當潤膚,防止皮膚干燥致傷口更癢。特別要避免穿化纖、不透氣、材質較硬的衣服,否則衣服與傷口皮膚摩擦,越摩越癢。

術后不要坐矮板凳

有的人回到家里怕受風著涼,一天到晚門窗密閉,導致室內空氣污濁,這很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其實病人在家休養也應該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同時,還要保持地面整潔干燥,像骨科、神經科和胸腹等部位大手術的患者,其體力未完全恢復,行動不便。家屬一定要注意保持地面平整干燥、通道無障礙。地面上各種細碎東西,如小孩的玩具等物品一定要收拾好,地面上的電源線、地毯等應去掉,避免行走時被絆倒或滑倒。

另外,手術后的患者不建議坐太矮的板凳,以免牽拉傷口引起疼痛。老年人從矮凳上起立也容易出現體位性低血壓性頭暈。如果家中原本只有蹲廁,可以買個簡易靠背椅式坐便器。

飲食勿過急過量過快

手術后很多家屬都急于給患者補充營養。其實術后營養補充應循序漸進,根據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進行調節,切勿“過急、過量、過快”,即“進食時間勿過急,進食的量勿過多,進食的速度勿過快”。特別是胃腸道手術患者,飲食尤其要注意,以免過早過量飲食而發生嘔吐、腹脹等不適癥狀。

牙齒不好的老年人,在胃腸道手術后,吃蔬菜最好切碎、煮爛、細嚼。糖尿病、腎功能不全、高血壓等疾病患者,更應在醫生和營養師指導下進行合理的飲食。骨折病人則可進食高鈣高蛋白飲食,如豆類食品、骨頭湯等,有利于骨頭愈合。

適當活動,不要走極端

很多病人出院后什么都不做,也不愿意活動,老是躺在床上。其實,久不活動肌肉會萎縮、關節會僵硬,而進行有效的活動和鍛煉,有益于促進身體的康復。術后患者應適當運動,活動一下腿腳,以不引起疲勞、腿腳酸痛不適為原則。 當然,年輕患者也不應該盲目自信,術后身體未必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靈活。手術后,身體虛弱,體力未完全恢復,特別是骨科、神經科病人,肢體的肌肉力量、下肢負重都還沒有完全恢復,活動能力有所下降,建議在親屬陪伴下進行活動,最好是使用輔助器進行活動。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