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上全運”百場馬拉松
2021“九龍山杯”陜西寶雞·陳倉生態半程馬拉松
將于2021年4月18日上午9:00盛大開跑
寶雞,凝固三千年華夏文明
山水之外,當我們談論一座城市時
也必然繞不開它的吃食
作為中國小吃文化發源地之一
歷代宮廷、民間小食技藝都在此發展傳承
寶雞的美食不止于這兩種
寶雞風味包含了陜、甘、寧、川、豫五省特色
是全中國“十大美食城市”之一
岐山臊子面
臊子面是陜西的風味小吃,品種多達數十種,以薄、筋、光、汪、酸、辣、香等特色,吃口柔韌滑爽,尤以寶雞市岐山縣的岐山臊子面最為正宗。
臊子面的特點是面條細長,厚薄均勻,臊子鮮香,面湯油光紅潤,味鮮香渾厚而不膩。而岐山臊子面鄉土風味尤為濃厚,以酸辣著稱。岐山面要求寬湯,即湯多面少,并突出酸辣味。
油潑辣子
寶雞很多的特色美食,沒有油潑辣子是不行的,比如岐山哨子面、扯面、搟面皮、鳳翔豆花泡饃等,無辣不歡。
油潑辣子讓這些美食色香味全,那味道想想都讓人流連忘返!
岐山搟面皮
這是寶雞小吃里最有名氣的,走遍了全國,到處都有,北京也有。
西安搟面皮也有很多地方賣,雖然這些地方都會有搟面皮,但是問題來了,要說面皮哪家強,那還是屬咱寶雞岐山好!
扶風臊子面——一口香
一口香,顧名思義,一碗一筷子面,一口放進嘴里,讓人流連忘返。
一口香是在岐山臊子面的基礎上精工細作,是扶風縣的一大特色。
茶酥
茶酥之名實為嚓酥,由外嚓里酥而來(嚓為寶雞方言,形容茶酥入口時脆酥聲音),食用時,當以香茶為飲,品茶帶酥,別具風味。
故茶酥以面粉、豬板油、菜油外加佐料烘烤而成。色擇金黃、內層松軟、層層落花、油而不膩、口味香酥。
面
一根面條寬度可達二三寸,長度則在1米上下,厚度厚時與硬幣差不多,薄時卻如同蟬翼,一根面條就足夠一頓飯。
有一句老話叫做:“油潑辣子面”讒得愛吃面的人流口水。辣面拌鹽熱油潑,調面夾饃把面下。
菜豆腐
菜豆腐又稱菜豆腐粥,制作歷史悠久。這個菜豆腐看上去有點像凍豆腐,表面多孔,因而更容易入味,吃起來口味清爽,不油不膩。
初次吃菜豆腐的很多人不習慣,有一股漿水的味道有點酸,不知道的會以為壞了。菜豆腐營養價值高,既經濟又實惠,真是山珍海味油膩膩,不如一碗菜豆腐。
豆花泡饃
寶雞傳統風味的名小吃,以其湯濃色亮,鍋盔勁道耐泡,輔料簡單爽口為特點,其質量要求是豆花要嫩、豆漿要"煎"、辣子洶要"汪"。
食后味道咸辣清香,營養高易于消化。
核桃餅
選用上等核桃仁,再加適量的芝麻磨成漿狀,在發酵面上涂上辣椒、食鹽,做成圓餅,放入爐中烤熟即成核桃餅。若搟成薄片烘烤,稱為"薄脆"。
特點:"核桃餅"松脆酥香、色澤金黃、十分可口。
蜂蜜涼粽子
與別的粽子不同,既不包餡,也不包粽葉,全用糯米制成,形似菱角,白瑩如玉,清涼解暑。
吃時用絲線或竹刀割成小片,放在碟子里,淋上蜂蜜或玫瑰、桂花糖漿。吃起來筋軟涼甜,芳香可口。
攪團
攪團定義為“用雜面攪成的漿糊”, 攪團要好,72攪,是寶雞人流傳已久的一種家常飯。
攪團的吃法有兩種,一種是水圍城,一種是漂魚兒。主要包括玉米攪團和洋芋攪團。
麻食
稱作麻食、貓耳朵。掐指蛋大面團在凈草帽上搓之為精吃,切厚塊以手揉搓為懶吃。是寶雞人喜歡的日常簡單飲食的一種。
牛羊肉泡饃
它烹制精細,料重味醇,肉爛湯濃,肥而不膩,營養豐富,香氣四溢,誘人食欲,食后再飲一小碗高湯,更覺余香滿口,回味無窮。
暖胃耐饑,一年四季皆可食用,冬季最佳。牛羊肉泡饃已成為陜西名食的"總代表"。
蕎面饸饹
由蕎麥制作成粉條狀,其特點是色黑條細,筋韌爽滑,挑起來不斷條,清香利口。
與陜北羊腥湯相配食用,味道鮮美可口,在民間有“蕎面饸饹羊腥湯,死死活活相跟上”之說。此外,蕎麥有減脂降壓的功效,一年四季皆可食用。
洋芋擦擦
洋芋其實就是土豆,擦擦是一種工具,用來擦土豆絲的。
把洋芋用擦子擦成寸長的薄片,拌入花椒、蔥絲、姜粉、鹽未等,同面粉攪勻,上鍋蒸熟。食用時盛入大碗,調入蒜泥、辣子面、醬、醋和蔥熗清油等;或者入鍋爆炒。味道酥綿可口。
2021年4月18日
我們共同見證2021寶雞九龍山鳴槍出發!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