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比《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下稱“居民指南”)和《中國學齡兒童膳食指南(2022)》(下稱“兒童指南”)發現,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都明確提出了要適量攝入堅果的建議;并且《兒童指南》更加注重堅果類食物的攝入,不僅將每周攝入堅果進行了單列,還明確倡導“6歲以上人群每周應進食50克以上堅果。”
“少年強則國強。”無論哪個時代,撫育心智健康、體魄強健的“下一代”都是國家大計。
而為了提升國民身體健康,加快居民膳食結構從“吃飽”“吃好”到“吃對”的轉變,中國營養學會先后發布了《居民指南》和《兒童指南》。
新舊《居民指南》對比
其中,相比往年的《居民指南》,新版更加強調攝食的合理搭配,加大對全谷食物的攝入,以及少鹽少油、控糖限酒、食物標簽等方面做了進一步明確指示和參考。而新版《兒童指南》更是針對6-10歲、11-13歲、14-17歲三個年齡段的學齡兒童(6歲到不滿18歲的未成年人)“量身定制”了不同的平衡膳食寶塔。
學齡兒童平衡膳食寶塔
通過對比兩份指南我們發現,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都明確提出了要適量攝入堅果的建議,并將堅果提升至了膳食寶塔的第四層。其中,《居民指南》要求居民攝入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堅果類;而在《兒童指南》中,更加注重堅果類食物的攝入,不僅將每周攝入堅果進行了單列,還明確倡導“6歲以上人群每周應進食50克以上堅果。”
由此可見,美味可口、營養豐富且能飽腹的優質堅果不但是成年人的健康食品,更是學齡兒童最佳的佐餐食材、充饑零食之選。
隨著堅果品類價值再次受到官方背書,這意味著自2019年以來便位列休閑食品規模第二的堅果品類,不僅在大食品行業中再次占據消費升級熱潮中的“C位”,未來市場還將擴增到千億體量的兒童食品領域,前景不可限量。
堅果營養助力“下一代”
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我國6歲以下和6~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別達到10.4%和19%。肥胖和視力不良正成為制約我國青少年體質的瓶頸問題,尤其是微量營養素攝入不足、超重和肥胖持續上升,都與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密切相關。
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馬冠生就指出,目前我國學齡兒童營養和健康狀況面臨三重挑戰,包括營養不足、隱性饑餓、微量營養素不足和超重肥胖。
那為什么孩子總是吃,但卻仍然存在隱形饑餓呢?根據相關數據顯示,3-6歲兒童中,DHA、鈣、維生素D以及膳食纖維的缺乏率超過75%。同時,還有不少家長發現,孩子身高體重發育正常,但體質較弱、易生病,這也是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缺乏而導致的。
由此可見,孩子平常吃得再多,但營養均衡是重點,這樣才能為學齡前兒童的成長提供營養支撐。而學齡兒童階段人群的生長發育迅速,充足的營養是其智力和體格正常發育,乃至一生健康的物質基礎。因此,針對不同階段的學齡兒童,《兒童指南》對堅果的攝入也有了更加細微的標準:針對6-10歲的學齡兒童建議每周攝入堅果為50g,而針對11-17歲的學齡兒童每周堅果攝入量則增加至50-70g。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楊月欣指出,新版《兒童指南》更加強調了健康行為的培養,在早餐、零食、飲料、運動等方面提出了更好的要求,也區別于成人的膳食指南,進一步保障兒童安全健康成長,預防與控制兒童營養不良、肥胖、近視提供了很多技術上的保障。
事實上,堅果也是一種天然兼具美味與營養的健康食物,不僅美味可口,能讓學齡兒童吃得開心,更能吃出健康。
丁香醫生的報道認為,“堅果營養豐富,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 E 和 B 族維生素等營養素,還含有較高的膳食纖維。”而央廣網報道也表明:“給兒童選購零食時,應優先選擇正餐中不容易吃到且新鮮的零食,如時令水果、堅果等。”
據公開資料顯示,堅果和深海魚一樣,都是營養密度非常高的健康食物,其中富含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這是一類人體自身不能合成的優質不飽和脂肪酸,有助于促進兒童的大腦發育,滋養腦細胞,還能夠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另外,堅果的營養價值還在于其富含蛋白質和鈣質等,有利于促進兒童的骨骼發育,提高身體的免疫力。
光明網的報道里寫道:“堅果含有健康的脂肪和油,我們的大腦需要它們才能正常運作。堅果中Omega-3脂肪酸的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對改善腦力和記憶力具有很大益處。”而作為堅果炒貨市場上的龍頭品牌洽洽每日堅果小黃袋包裝成分表就清晰顯示:每一袋小黃袋含有Omega-3多不飽和脂肪酸725mg,幫助消費者攝入人體必需的營養。
同時,新華網的報道也顯示:“《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雜志刊登英國牛津大學一項新研究發現,兒童常吃魚和堅果,可顯著提高閱讀測試和記憶測試成績,同時還可減少多種行為問題。專家建議,每周至少讓孩子吃兩份魚,同時多吃一些堅果。”
另一方面,食用堅果有助于視力。解放軍總醫院眼耳鼻咽喉科副主任醫師崔馨就撰文認為,大部分常見的堅果中富含亞油酸、亞麻酸、維生素以及鈣、鋅等微量元素,這些營養素恰恰是孩子視網膜等視覺器官發育的必需營養素,適當地補充這些營養是有助于孩子視覺系統生長發育的。
顯然,如果家長擔心孩子在校吃不飽或者亂吃零食,那就往書包里塞包堅果吧,既能補充能量、補充營養、平穩血糖,還利于防止正餐吃過多的食物。
從吃好到吃對,堅果助力兒童營養升級
無論是《兒童指南》還是媒體報道,都顯示了堅果在人們合理膳食中的重要意義,而隨著消費者對堅果認知的普及和品類滲透不斷提高,隨著堅果營養的市場教育日趨完善,消費者對堅果的認知逐步提高,市場對于堅果消費的熱情也越來越高,也為整個國內整個堅果市場帶來新的機遇。
據尼爾森的報告顯示,83%的中國消費者為預防健康疾病會選擇主動調整飲食,79%的消費者會注意攝入食品和飲料的成分,82%的消費者愿意多付錢選擇安全成分的食品和飲料。
顯然,在堅果消費熱潮中,而言,如何選對堅果成為了越來越“挑剔”的消費者必修課。
首先,要明確真正有營養價值的堅果一定要原料新鮮、品質上乘。
對于每日堅果來說,保鮮技術不僅關系著產品口感的好壞,也關系著消費者的健康。多年來,堅果保鮮一直是行業發展的一大瓶頸。洽洽食品在進軍每日堅果領域后,一直致力于堅果保鮮技術方面的創新,目前已經掌握關鍵保鮮技術,涉及采摘、運輸、儲存、加工、包裝等多個環節,以嚴苛的新鮮標準確保洽洽每日堅果的新鮮。
堅果品類的營養價值已經深入人心,但由于學齡期是建立健康信念和形成健康飲食行為的關鍵時期,而這期間的少年兒童還缺乏必需的健康飲食概念與準確訴求,因此對于兒童食品市場的健康教育,則需要全社會積極關注與引導。
而洽洽食品作為行業內的頭部企業,一直以來不僅致力于提供新鮮、健康美味的堅果休閑食品,還積極踐行食育科普、少年兒童營養改善、營養扶貧等工作,積極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展現了企業極強的社會責任感與優秀的企業文化。
近年來,國家各部門紛紛出臺營養餐指導意見及指南,引導學校為學生提供更健康更營養的用餐食品,同時國家還不斷加大資源投入和管控力度,并在2017年將堅果納入營養餐指南。隨后,部分經濟發達省份如廣東和江蘇率先將堅果納入地方學生配餐政策。
早在2019年,洽洽食品就攜手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邀請國家級營養師為學生們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堅果”營養科普課程,通過生動有趣的課程設置,讓孩子們了解堅果種類、堅果營養以及如何挑選堅果等知識,同時將“每天一把堅果瓜子,有益健康”的理念深入下一代心中,推進學生食育工作,培養孩子們健康的飲食習慣,助力健康中國夢。彼時,洽洽“堅果教育進校園”活動從9月份開始陸續走進全國各大城市,組織開展了上百場堅果知識主題教育公益活動。
此外,在2021年4-6月,洽洽食品攜手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食育”推動計劃,發起了“營養早餐健康中國-洽洽免費營養早餐計劃”公益活動,分別走進洛陽、深圳、信陽、哈爾濱、沈陽、天津、大連、昆明等31個城市、84所學校開展了100場早餐&堅果營養科普課堂。此次科普教會青少年正確選擇早餐搭配,并引伸出堅果及益生菌對人體的重要性,強化青少年對于早餐和堅果營養的認識,培養青少年養成吃早餐、吃堅果的好習慣。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報告顯示,0-14歲人口超過2.5億人,占全國人口數量的17.95 %,同時,疊加二孩、三孩生育政策的刺激作用,未來兒童食品作為兒童消費環節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容量也在不斷擴大。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洽洽小黃袋在學生營養餐領域的助力精耕,憑借其過硬的品牌力與產品力必將收獲這一細分增量市場紅利,并產生出更為深遠的社會效益,有利于在堅果市場建立起更為穩固的競爭壁壘。
END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