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作為人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食物,不僅老少咸宜、性價比超高、營養豐富、美味不膩。
圖片來源于網絡
還能做出各種花樣滿足人們口味的多樣化:西紅柿炒蛋、青椒炒蛋、鹵蛋、煎雞蛋、白水煮蛋……
雞蛋好吃又營養,蛋白質與氨基酸配比優秀,是高性價比的營養來源。然而,這么好吃的雞蛋,吃法不對也會對健康造成潛在危害。
今天,我們就跟大家盤點一下雞蛋的多種吃法,哪些要不得!
1、溏心蛋好吃又營養?有感染風險!
很多人煮雞蛋或者煎雞蛋的時候,會特意做成流心蛋或者溏心蛋。甚至現在為了搭配「和牛」火鍋,會專門用攪拌均勻的生雞蛋液,不僅看起來「高級」,口感也好。
然而這種吃法不推薦!
首先,愛吃溏心蛋,需要你有一副好腸胃去消化。
另外,一般雞蛋中可能會攜帶沙門氏菌,如果在烹飪過程中沒有被充分消滅,可能會引發腹瀉、嘔吐、發燒等問題。
因為雞如果食用被污染的飼料和飲水,會導致消化道感染沙門氏菌,雞蛋通過泄殖腔產出而感染細菌(母雞產蛋和排泄共用一個出口)。
如果沙門氏菌定殖在母雞輸卵管,也會污染新鮮雞蛋。人一旦感染沙門氏菌,病癥通常會在 4 至 7 天之后發作,持續 6 小時到 6 天不等。
65 歲以上的老年人,5 歲以下兒童以及有免疫系統缺陷的人群是易感人群。所以,易感人群還是最好克制下自己喜歡吃溏心蛋的這顆心。
因此,建議大家吃雞蛋時,吃全熟的哦!
2、油炸雞蛋美味?增加致癌風險
現在街頭流行一種美食,叫灌蛋油條或油條果子,就是在炸油條時把雞蛋打入油條內一起炸。
吃起來很香,卻可能含有大量致癌物-雜環胺。
一般而言:煎炸食物在油溫≥200℃、煎炸時間>2min,便會分解形成大量致癌物-雜環胺。
圖片來源于網絡
高溫油炸之下,蛋白質和脂肪容易變性,生成苯并芘(一類致癌物)、雜環胺等有害物質,原本健康的雞蛋也會生成致癌物。
除了油炸本身帶來的健康風險,很多小攤小販處于節約成本,會把煎炸油反復利用。然而煎炸用過的油如果反復回鍋,不飽和脂肪酸會產生聚合體,其中二聚體、三聚體毒性最強。
3、鹵雞蛋、茶葉蛋香?警惕隱形糖、鹽
早上來不及吃飯時路上買個茶葉蛋,或者晚上吃宵夜泡面時加個鹵蛋,會覺得又香口感 彈彈又好吃。
加上現在食品工藝成熟,包裝后的成品鹵蛋便于儲存、攜帶,是旅行、火車上的好伴侶,收到了大家的喜愛。
但是,很多人都忽視了茶葉蛋或鹵蛋中含有的隱形糖、鹽。
制作過程中,為了讓鹵蛋顏色的好看、口感豐富,往往需要加入茶葉、醬油、白糖、食鹽、味精等調味料。
即使已經煮熟的情況下,為了保溫、入味還會持續在鹵水中加熱、浸泡。因此,鹵蛋雖然好吃,別忽視「隱形糖、鹽」,尤其是三高人群要注意。
4、毛雞蛋營養價值高?小心中毒
所謂毛雞蛋,就是胎蛋。很多人會喜歡吃五香、油炸、燒烤的毛雞蛋,認為既有雞蛋成分,還有「肉」。
其實,毛雞蛋中的營養在孵化過程中都發生了變化,絕大多數的營養在胚胎發育過程中都被消耗掉了,跟新鮮的雞蛋是沒法比的;而且毛雞蛋極易被微生物感染,是細菌的溫床。
專家指出,吃毛雞蛋不僅不能滋補,甚至有可能危害身體健康。
5、雞蛋這樣放冰箱保存,分分鐘變毒蛋?
雞蛋買回家,有人總習慣洗洗再放冰箱,但這樣做反而不利于雞蛋保存。換句話說,洗過的雞蛋會更容受細菌病毒侵蝕,從而變質。
有機構做過相關實驗,將洗過的雞蛋和未洗過的雞蛋,同時放冰箱保存5天再拿出來。
結果發現洗過的雞蛋磕開后,蛋黃全部散開,并伴有腥臭味;沒洗過的雞蛋,蛋黃完好如初,都很新鮮。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