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科學研究證實:晚飯做到這2點,心臟病風險更低,你家晚飯怎么吃

shiyingbao

吃飯,是我們每天都做的事情,很多人說早飯如何吃,午飯如何吃,今天我來給大家講講晚飯怎么吃。

晚飯,有人吃的隆重,有人吃的簡單,有人吃得早,有人吃得晚,那到底晚飯吃什么,什么時候吃對身體最好呢?接下來我給大家詳細說說。

1、晚餐少吃肉,心臟病風險低

很多人忙碌了一天,晚上就想吃頓好的犒勞一下自己,大魚大肉的來一頓。其實是不對的,會增加心臟病患病的風險。

哈爾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晚飯經常吃精米精面,不吃或少吃雜糧粗糧的人,患心絞痛和心臟病的風險分別升高63%、47%;

晚飯吃太多的肉類,則會使心絞痛和心臟病風險升高44%。

研究人員表示:晚飯攝入的能量低,可以代謝,有助于葡萄糖、血脂水平和體重下降。

晚餐多吃蔬菜,夜間膳食纖維能能通過腸道菌群代謝產生短鏈脂肪酸,對心臟代謝和癌癥預防都有益處。

簡單來說,晚飯最好是多吃雜糧粗糧,多吃蔬菜少吃肉,這樣對身體才更好。

2、晚飯早點吃,癌癥風險低

西班牙巴塞羅那大學全球衛生研究所一項研究顯示:晚餐時間和睡眠時間間隔時間越短,癌癥風險越高。

晚上9點前吃飯,男性患前列腺癌和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比晚上10點后吃飯,平均降低18%。晚飯時間和睡覺時間間隔2個小時以上,這兩種癌癥的發病率平均降低20%。

建議:食物在胃里存留的時間為4小時左右,基本上要在睡覺前4個小時左右吃晚飯,也就是說,如果10點睡覺,晚上6點左右就可以吃晚飯了。

3、關于晚飯的建議

建議晚飯以蔬菜為主,占1/2,肉類和主食等量,各占1/4。如果早午飯蔬菜吃得少,那晚上可以多吃一些蔬菜。

蔬菜遵循“321”,即3兩葉子菜,如白菜、菠菜、上海青、空心菜等;

2兩其他任意蔬菜,如土豆、西紅柿、蘿卜等;

1兩菌藻類食物,如海帶、平菇、香菇等。

肉類可以選擇低脂肪的瘦肉、雞肉、魚肉、蝦類等,保證攝入充足的蛋白質,又減少脂肪的攝入量。

主食可以考慮紅薯、玉米、小米、高粱米等粗糧雜糧和精米精面結合,做到“粗中有細”,有助于腸道消化。

4、晚餐合理,更長壽

1.吃太多,胖得快

晚上活動少,能量消耗低,多余的熱量相對更容易合成脂肪堆積在體內,造成肥胖,而肥胖是幾十種慢性病的基礎。

2.吃太多,腦受損

晚餐吃太飽,睡覺的時候,腸胃等消化器官還需要工作,使腦部不能休息,但腦部的血液供應減少,進而容易影響腦細胞的正常代謝,加速腦細胞老化,增加患老年癡呆的風險。

3.吃太多,腸受損

晚飯吃太多,蛋白質容易滯留在腸道,容易產生有毒有害物質。睡覺期間腸道蠕動降低,有害物質停留得越久,炎癥風險更高,長期如此還可能誘發大腸癌。

4.吃太少,胃不好

有人說晚飯吃多了容易傷身體,那不吃行不行?不行。

不吃晚飯,胃液沒有食物可消化,就可能消化胃粘膜,很容易導致胃黏膜糜爛、潰瘍,甚至發生胃癌。

總結一下,就是晚飯要早點吃、雜著吃、七分飽,均衡搭配,合理營養,這樣才更健康。

我是中醫高松壽,如果你感興趣或者有疑問,都可以評論留言,我會為你解答。

#守護健康血壓#

#營養#

#高血壓#

#心臟病#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