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信息發達的今天,學校很多信息都是通過家長群群傳遞信息,包括通知、打卡、活動以及繳費等等,而不少不法分子正式利用這一現象,混進家長群實施詐騙,現在正值開學季,涉及到繳費的家長群有很多,家長們在繳費時,一定要謹防被騙。
平女士的女兒將升高一,為了方便聯系,班主任創建了個家長群,鑒于大家彼此之間還不認識,就沒有設置入群的審核機制,也正因此騙子有了可乘之機,利用這個空隙順利混進家長群。
據民警介紹,騙子首先把自己在群里的個人信息包裝成班主任的樣子,就發了一個二維碼,說是新生報到準備收錢材料費,向家長們每人收取1380元的書本及材料費,不出一會兒,群內就有數十名家長上當,好在有學生家長發現異常,及時制止。
民警提醒,開學階段是這類案件的高發期,轉賬方面來說,老師要求家長轉賬的多為對公賬號,如果是個人賬號更要先確認其身份信息,或是相關情況,在確認無誤之后再繳費。
每每臨近開學,這些不法分子就會花盡心思潛進各個班級群,伺機實施詐騙行為,其實他們的詐騙手段并不高級,一般他們就是在社交軟件里搜索班級群的群聊關鍵字,就會出現大量公開的群聊信息,申請后就可以進入。
還有的不法分子會在獲取學生信息后,將社交軟件的備注改成某某學生的父親或母親,以此來添加班主任,由于學生眾多,一般很多老師都不會去挨個核實真假,在添加成功后他們就會要求老師將其拉進班級群。
一旦成為群友就可以查看對方的頭像、昵稱、群備注等信息,只需要下載同樣的頭像、復制昵稱就可以快速創建高仿的賬號,迷惑性非常強,不認真甄別根本不可能發現是冒名頂替的假老師。
不過只要家長們加強防范即可杜絕此類現象發生,在社交軟件群內,家長要是收到任何需交費的消息,最好直接與班主任或校方核實真偽,切勿急于支付。
針對這類的案件全國都有發生,我們也是加強了對校方的走訪,要求他們加強家校聯絡群的管理,對入群人員進行身份核實,避免陌生人隨意入群,還有就是,家長們如果在群內有涉及到金錢交易的,一定得多留個心眼,以防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