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是一項通過各種指標對肝臟功能進行評測的手段,以此來達到診斷以及確定后續治療手段的依據,但由于肝臟的各項指標有很多,所對應的肝功能檢查項目也有很多,在實際中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來選擇其中的一組或者幾項進行檢查。
在肝功能的檢查中,主要是針對肝臟中的各種細胞的數量以及指標進行檢測,對于肝臟而言,只要各項細胞的指標能夠達標,那么肝臟就可以被視為沒有問題。
一般來說,肝功能檢查主要是檢查肝臟的代謝功能,其檢查內容主要涵蓋了各種物質的代謝指標,包括肝臟的蛋白質代謝功能、膽紅素和膽汁酸代謝功能、酶學指標、脂質代謝功能、肝臟排泄和解毒功能的檢測,每種指標需要檢測的細胞和物質也有很大的不同,具體的情況如下:
功能檢查 | 檢查的細胞及物質 |
肝實質損害 | 總膽紅素(TBil)、直間接膽紅素、尿膽紅素、尿膽原、血膽汁酸(TBA)、γ—谷氨酰轉肽酶(γ—GT)及堿性磷酸酶(ALP)等 |
膽紅素代謝及膽汁淤積 | 包括總膽紅素(TBil)、直間接膽紅素、尿膽紅素、尿膽原、血膽汁酸(TBA)、γ—谷氨酰轉肽酶(γ—GT)及堿性磷酸酶(ALP)等 |
肝臟合成功能 | 包括白蛋白、前白蛋白、膽堿脂酶及凝血酶原時間和活動度等 |
肝纖維化 | 包括Ⅲ型前膠原(PⅢP)、Ⅳ型膠原透明質酸(HA)、層連蛋白(LN)等 |
肝臟凝血功能 | 凝血酶原時間、凝血酶原活動度以及肝促凝血活酶試驗 |
想要對肝功能做出細致的評估,需要對各項指標都進行檢測,而每個檢查項目都有其獨特的意義,具體的情況如下:
1血清酶:當肝細胞膜受損或細胞壞死時,這些酶進入血清便增多。通過測定血清或血漿中酶的活性,即可反映肝細胞受損情況及損傷程度;
2肝臟分泌和排泄功能;當患有病毒性肝炎、藥物或酒精引起的中毒性肝炎、溶血性黃疸、內出血等時,都可以出現總膽紅素升高;
3肝臟合成儲備功能:一旦肝臟合成功能下降,以上指標在血液中濃度隨之降低,其降低程度與肝臟合成功能損害程度呈正相關;
4肝臟纖維化和肝硬化: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白蛋白產生減少,而同時球蛋白產生增加,造成A/G?比值倒置。慢性乙肝患者,長期白球比例倒置,警惕有肝硬化跡象;
5肝臟腫瘤的血清標志物:甲胎蛋白(AFP)是用于診斷原發性肝癌的生化檢驗指標。
需要注意的是,檢查本身會受到諸多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所以肝功能檢查前的注意事項一定要做好,保證一個準確的檢查結果是非常有必要的。
肝功能檢查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大的類別,因為在肝臟中可以檢測的指標非常多,一張全套的肝功能檢查報告單上涵蓋的內容可以多達二十幾項,但是作為普通人來說,往往只需要看轉氨酶的指標是否正常就可以了。
目前最簡單的肝功能檢查項目是肝功三項化驗,初除此之外還有肝功能五項、肝功能七項、肝功能12項等等,其具體的檢查項目如下:
肝功能檢查類別 | 檢查內容 |
肝功能五項 |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表面抗體,乙型肝炎e抗原,乙型肝炎e抗體,乙型肝炎核心抗體 |
肝功能六項 | 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總蛋白,白蛋白,總膽紅素和谷氨酰轉肽酶 |
肝功能七項 | 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血清總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谷氨酰轉移酶、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總膽固醇 |
肝功能八項 | 谷丙轉氨酶和谷草轉氨酶、谷氨酰轉肽酶和堿性磷酸酶、白蛋白和球蛋白、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 |
肝功能十項 | 谷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谷氨酰轉肽酶、堿性磷酸酶、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總蛋白、球蛋白、白蛋白 |
肝功能十二項 | 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堿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轉肽酶、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以及谷丙轉氨酶和谷草轉氨酶比值、白蛋白與球蛋白比值 |
需要注意的是,肝功能檢查的費用會受到項目數量的影響,一般來說項目越多,費用也就會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