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混合喂養,就是在媽媽母乳不足的情況下,混合使用一些其他方法喂養寶寶,使其健康成長。相對純母乳喂養而言,混合喂養有哪些利弊?媽媽在進行混合喂養時,需注意哪些原則?有哪些技巧?
混合喂養的含義
新手媽媽需要根據自己的母乳量決定采用何種方式喂養寶寶。如果確定媽媽的母乳量無法滿足新生兒的喂養需求,可考慮采取其他乳類或代乳品補充喂養,以便維持寶寶生長發育所需的能量。這種母乳+代乳品或其他乳類的喂養方式,就說我們現在討論的“混合喂養”。混合喂養按寶寶年齡分類,一個月內稱為新生兒混合喂養,一年以內則稱作嬰兒混合喂養。
此外,混合喂養有以下兩種基本方法:
· 補授法
基于母乳喂養,補充喂食一定量牛奶或者代乳品。這種方法讓寶寶吸吮完母乳后再補充代乳品,媽媽乳房同樣能夠得到刺激,保證乳汁分泌。半歲以內嬰兒建議采用這種方法混合喂養。
· 代授法
“代授法”就是說媽媽以母乳和代乳品母乳交替喂養寶寶。建議寶寶滿6個月可采用此法,嘗試牛奶、代乳品、稀飯等輔食逐漸代替母乳,培養寶寶咀嚼習慣。但要注意,使用牛奶等代授品次數不能超過每天正常哺乳次數的一半,否則弊大于利。
混合喂養好嗎
1.混合喂養的好處
新媽媽乳汁總量不充足,混合喂養可以保證寶寶吸收更多奶量,使其健康成長。相對于完全配方奶粉喂養,混合喂養的寶寶每天仍然可以吃到母乳,在提升抵御力、減少過敏等方面益處頗多。混合喂養對媽媽也有好處,混合喂養仍可刺激乳房,增加母乳分泌。甚至有些媽媽在混合喂養一段時間后,還能重新純母乳喂養。
2.混合喂養的局限
雖然混合喂養好處眾多,但絕不完美。混合喂養“逼”寶寶過早吸收配方奶,致寶寶出現混淆乳頭的風險大大增加,長此以往會拒絕使用奶瓶甚至拒絕吮吸母乳,可能造成母乳喂養失敗。
3.混合喂養注意事項
混合喂養后,媽媽需要仔細觀察寶寶身體反應。寶寶消化配方奶的速度比消化母乳慢,可能造成寶寶排便困難。這是因為配方奶中蛋白質含量較多,延緩寶寶消化速度。若是在混合喂養后,寶寶發生嘔吐或者便血,一定要咨詢醫生,看看是否有牛奶不耐受癥狀。
混合喂養的原則
混合喂養實屬無奈之舉,雖然比不上純母乳喂養,但要優于人工喂養,特別是在剛生產的幾天內,可避免因母乳不足而放棄喂養情況的發生。
1.先喂母乳再“混合”
即便采用混合喂養,也要堅持每天按時喂養母乳。先喂寶寶母乳,再喂牛奶等代乳品。
每天保證母乳喂養能刺激乳汁分泌,增加混合喂養中母乳的含量,保證寶寶吸收到更多母乳營養。每次母乳喂養,媽媽需將喂養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內,再開始喂代乳品。
2.特定時間哺喂,每天不少于3次
若媽媽白天忙碌無法分身哺乳,且乳汁分泌不足,不夠寶寶食用。在這種情況下,可采用定時補喂的情況,定時補喂在保證母乳分泌的同時,還可滿足嬰兒吃奶量。
3.防止乳頭混淆
喂養寶寶代乳品時,切記不要使用含橡皮奶頭的奶瓶喂養,橡皮奶頭容易讓寶寶以為是媽媽的乳頭出現錯覺,長此以往拒絕吮吸。可使用小匙、滴管等喂食。
4.一次只喂一種奶
純母乳就純母乳,純牛奶就純牛奶。即使混合喂養,也不要出現母乳不夠再沖奶粉的情況。母乳、代乳品同時喂養,反而不利于寶寶腸胃消化,甚至造成寶寶發生乳頭混淆現象,拒吃奶瓶、拒絕牛奶。建議夜間媽媽可堅持母乳喂養。因為通常夜間母乳分泌量大,能夠滿足寶寶喝奶需求。但媽媽母乳量仍然太少,不夠寶寶吃,還是以牛奶為主。
混合喂養方法
1.購買一個適合各種型號奶嘴的奶瓶,嘗試讓寶寶使用不同奶瓶和奶嘴喝奶。通常乳頭狀奶嘴最好。
2.將母乳擠出,保存在奶瓶中喂養,若母乳量不夠,再考慮使用其它配方奶補充。
3.寶寶喝奶的奶瓶嘴洞口需要開大一些,便于奶瓶流量大于母乳流量,可以使用消毒過的針給奶瓶嘴戳出一個大洞。
4.習慣母乳喂養的寶寶喜歡喝暖一些的奶,因此,喂奶前家長需注意,奶瓶里的奶要先加溫,但給寶寶喝前一定要試溫,以免燙傷。
5.人工喂奶與母乳喂養的姿勢不同,應該讓寶寶保持上身挺直坐在媽媽膝蓋上,避免奶瓶里奶流量過大讓寶寶害怕恐慌。
6.規定吃奶時間,吃奶前2—3小時內不喂食,待寶寶感覺到餓了再使用奶瓶喂食。
7.奶瓶喂養要膽大耐心。倘若喂食過程中,寶寶出現短暫窒息危險,家長不要慌亂,不要急于拿出奶瓶嘴,而要將寶寶身體直立以緩解不適。
8.用玩具等各種方法轉移寶寶注意力,讓其在無意識中吸吮奶瓶。
9.貴在堅持。24小時是寶寶的底線,超過這個時間寶寶很容易放棄母乳,接受混合喂養。
10.空出一天一夜,在這段時間給寶寶用奶瓶喂奶。
混合喂養過程中斷奶
1.逐漸減少喂奶
斷奶前應該讓寶寶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家長可逐漸減少人工喂奶次數,補喂輔食(4個月以后),讓寶寶心理上逐漸習慣少喝奶甚至不喝奶。
2.添加輔食代替母乳
習慣混合喂養的寶寶,通常對輔食已經有了適應能力。若斷奶就堅決停喂,不能心軟,除此以外,適當增加輔食分量和種類,選擇寶寶偏愛的輔食。
3.以配方奶代替母乳
減少母乳喂養,以配方奶代替喂養。
4.父親配合斷奶
斷奶適應期,爸爸發揮主觀能動性,配合媽媽幫寶寶成功斷奶。對于有睡前吃奶習慣的寶寶,斷奶期應讓爸爸哄覺,以減少小朋與媽媽相處的機會,分散他的注意力。
5.停掉夜奶
許多寶寶夜里或者睡前都有吃奶的習慣,一旦養成這種習慣很難戒掉,所以真正斷奶前,需要減少夜奶次數。
混合養的常見疑問解答
1.如何發現母乳不足?
一般情況下,寶寶吮吸母乳時間為15—20分鐘,有些寶寶可能時間會長點,當他們感覺自己已經飽的時候便會安靜入睡或者玩耍。研究發現媽媽母乳不足的情況概率很低,不足百分之五。但若寶寶尿少偏黃,每天排尿不超過六次,且體重偏低、營養不良,則需考慮母乳不足情況的發生。
2.如何應對“暫時性哺乳危險期”?
母親在產后幾周甚至幾個月奶水明顯減少,以至于寶寶吃不飽,導致營養不良,身形偏瘦。
對此,要特別注意媽媽的身體情況,不可過度勞累,不管什么情況(生病、經期),給寶寶的喂奶時間不要減少、適當增加哺乳次數,增加給寶寶吮吸每側乳房吮吸時間。
3.把母乳擠出來和配方奶混在一起,好嗎?
不提倡采用此方法。有幾下幾點原因:
(1)寶寶用嘴吮吸相對人工擠奶,更利于媽媽分泌乳汁。
(2)沖奶粉一定會使用到熱水,水溫不好控制,一旦沖調奶粉時水溫高,有可能將母乳中包含的免疫物質破壞掉。
(3)不好掌握奶量,嬰兒通過喝奶吸收營養,若奶量無法掌握,則會影響寶寶營養的吸收。
(4)母乳喂養時,媽媽可以和寶寶親密接觸,這一過程給寶寶極大的安全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4.孩子只愛喝母乳不喝配方奶,怎么辦?
首先考慮換種奶粉試試。不行的話,考慮是不是給寶寶服用了什么藥物的反應或者是周圍的環境變化引起的。假如不是以上的原因,可以餓寶寶一兩頓,這樣的話寶寶可能會妥協。會
5.寶寶不喜歡吸吮媽媽的乳頭,怎么辦?
建議寶寶每次餓的時候就先喂母乳,這樣的話寶寶會饑不擇食,逐漸習慣吮吸乳頭,其次用一些流量小,軟度、大小和母乳相似的奶頭。
此外,寶寶不吃母乳可能是生病了,比如口腔潰瘍,導致寶寶不愿意吃奶。家里的居住環境,人員的變化,也會對寶寶產生影響。要對癥下藥,環境問題的話只是時間問題,寶寶會慢慢習慣的。
6.白天喂母乳,晚上喂配方奶好嗎?
這種做法對母親分泌乳汁影響很大。寶寶晚上不吸吮, 媽媽的乳汁就得不到刺激,久而久之,很可能停止分泌母乳。母乳中富含豐富的營養物質,特別對于6個月以內的寶寶,一點一滴的母乳都萬分珍貴,切不可因此浪費母乳。而且沒有母乳喂養的過程,寶寶也失去了與母親親密接觸的機會,這對寶寶的身心發育不利。
7.混合喂養的寶寶如何補水?
通常無需給混合喂養的寶寶補水。其實,媽媽的乳汁中含有充足的水分,而配方奶在沖調的過程中也有適量的水分,這二者結合足夠滿足寶寶的需水量,因此一般不用額外補水。若天氣較熱等特殊情況下,寶寶出現口渴的表現,比如皮膚出汗、體溫升高,也可依據實際情況適當補喂一些水。建議兩頓奶間喂水,一日兩三次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