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簡單來說就是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而導致的疾病。如果新生兒感染上乙肝,那么就可能會對身體健康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那么,什么是乙肝?嬰兒乙肝有哪些癥狀?患有乙肝該如何診斷?乙肝又是如何傳播的呢?
什么是乙肝
乙肝又叫做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該病多半發展緩慢,很難治愈,很可能會變為慢性攜帶者或者慢性肝炎,對兒童的健康非常不利。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種依賴于肝細胞而存在的病毒,可對肝細胞產生損害,進而導致肝部位炎癥、壞死、纖維化,甚至可能會造成慢性肝功能衰竭。中國作為乙肝的高發地區,每年全國大約是有1億人口會受到乙肝病毒的感染。
此外該病可以分為慢性和急性兩種,其中前者表現比較多樣,可再細分為慢性乙肝攜帶者、乙肝肝硬化等;而后者自愈率很高,成年患者可達90%。目前在國內,HBsAg攜帶率約為7.18%,其中1/3患者的肝臟持續受到傷害,主要表現為活動性的乙肝或者肝硬化。不過,隨著醫學的發展,乙肝疫苗的廣泛使用,乙肝也逐漸得到了控制,5歲以下孩子的病毒攜帶率僅有0.96%。
嬰兒乙肝的癥狀
1.觀察上腹部
如果孩子腹部右上側隱隱作痛或者持續性脹痛,并且在夜晚疼痛加劇,那么就可能是肝炎;如果孩子脾臟腫大或者脾區疼痛,并且會不由自主地按摸上腹部,那么家長就要細心觀察孩子,及時詢問原因。
2.觀察大小便
如果寶寶小便呈深黃色,尿液沾濕衣服后會留下黃色印記,并且常出現腹瀉、大便不成形、顏色淺等情況,那么就可能是早期黃疸型肝炎。
3.觀察食欲
如果孩子食欲不振、食量減少或者聞到油膩味犯惡心、見肉嘔吐,那么家長應格外小心,因為這些都是乙肝的癥狀。
4.觀察面色
如果患兒出現面部及全身皮膚蠟黃、白眼球發黃等情況,那么家長應格外小心,需要及時送醫診治。
乙肝如何診斷
· 膽道閉鎖
主要是用來區別嬰兒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剛出生不久的嬰兒身體發育尚未健全,其肝細胞排泄功能也比較弱,極易出現阻塞性黃疸現象;與阻塞性黃疸不同,乙肝會導致肝細胞性黃疸,會引起體內血清膽紅素出現雙相反應。二者可以采用膽道閉鎖的方法來進行鑒別。如果患兒出現阻塞性黃疸現象,須盡快確診并在出生3個月內進行手術。針對兩種不同的病情,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辨:
1.病史
早期時,乙肝患兒其黃疸以及灰白色大便癥狀會有浮動,另外肝臟和脾臟略有腫大,轉氨酶較高。
2.碘玫瑰紅排泄試驗
乙肝患兒口服消膽胺或迦地那后,其碘[131I]玫瑰紅鈉的排泄量會增多。
3.維生素E吸收試驗
乙肝患兒在服用VE后,其過氧化氫的溶血作用會得到很好的改善,而膽道閉鎖患兒則不會。
4.血清胎甲球蛋白
乙肝患者的血清胎甲球蛋白會明顯變高,一般情況下在1600ng/ml以上。
5.脂蛋白X測定
通過脂蛋白X測定可以發現乙肝患者呈陰性,而膽道閉鎖患者呈陽性。
6.其他
除了上述針對膽道閉鎖的診斷方法之外,還可以采用B型超聲檢查、經皮肝活檢等。
· 代謝缺陷病
主要有半乳糖血癥、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癥等。如果患者是孕婦并且體內有乙肝病毒,那么就很有可能將病毒傳染給胎兒,從而導致新生兒發病率增加。
乙肝的傳播途徑
1.母嬰傳播
母嬰傳播包括垂直和水平兩種方式,后者主要是通過母親在懷孕、產道分娩以及與母親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觸,從而將乙肝病毒傳染給孩子。
2.性傳播
性傳播也是乙肝傳播的一個主要途徑。如果夫妻雙方有一人患有乙肝,或者攜帶乙肝病毒,那么為了獲得抗體,一定要接種乙肝疫苗。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衛生和安全,做好防范措施。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唾液中也有病毒,所以如果口腔黏膜有破損,那么親吻也會傳播病毒。
3.密切生活接觸傳播
由于乙肝的易傳染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應避免孩子與乙肝患者有密切的接觸,因為如果皮膚黏膜有損傷,那么就有可能感染上乙肝。
4.醫源性傳染
醫源性傳播是指因使用未被完全消毒的醫療儀器而被感染。比如手術、牙科器械、采血針等。
5.輸血傳播
在輸血過程中,由于輸入含有HBV病毒的血液和血液制品,而導致患上乙型肝炎。
6.父嬰傳播
寶寶身體發育尚未健全,免疫力差,所以如果父親患有乙肝,并且與孩子在生活中有親密的接觸,那么就孩子很有可能患上乙肝。因此在照顧剛年幼的孩子時,家長要格外小心。
乙肝的家庭調養
1.注意飲食營養、健康
如果孩子出現厭食情況,家長應給孩子多準備些牛奶、水果、蔬菜等易消化吸收的食物。此外也可以多準備些孩子愛吃的食物,以增加食欲。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吃的食物太多或者太雜,那么就可能會傷到孩子的腸胃,嚴重的還會導致脂肪肝。
2.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
孩子由于心智尚未成熟,大多活潑易動,所以當它的病情好轉時,可能會比較好動。這時候可以適當地進行一些親子活動,盡量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如講故事、看畫報、動畫片等,讓孩子得到較好的休息和活動。
3.合理的藥物調理
在一般的家庭調養中,主要是給孩子服用維生素片、酵母片等,以改善孩子的食欲并保護肝臟。另外還可以服用一些服用清熱利濕、健脾和胃的中藥,幫助病情恢復。具體如何服用請謹遵醫囑。
4.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對于乙肝患兒,在日常生活中,應多注意休息,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例如,每天中午休息兩小時,以保證有更好的體力來抵抗疾病。
乙肝能否治好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乙肝以遠遠沒有過去那么可怕。根據目前臨床上的表現,通過治療能夠達到治愈標準的乙肝患者已超過總數的70%。
但是不得不說,徹底治愈乙肝的幾率還比較小。到目前為止,還未出現一種藥物能夠完全治愈該病,也沒有將“轉陰”當做治療標準。其實治療乙肝的目的是改善病情,降低惡化速度,延緩慢性化和纖維化的發展速度。
乙肝的預防方法
1.出現肝炎患兒要及時隔離治療
如果家里出現肝炎患兒,應及時隔離治療,并且做好消毒的防范措施。例如,患兒用過的餐具、注射器、針頭等,應在洗干凈并用沸水進行消毒;同樣,患兒的衣服、被子、毛巾等都必須要進行消毒;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處理患兒的大小便及嘔吐物時,除了要消毒之外,還要將糞便同漂白粉以5:1的比例進行攪勻處理,等待兩個小時之后再倒入下水道或者糞池。
2.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全家人都應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尤其是在接觸病人之后,更要進行手部的清潔,有必要時還應用肥皂進行清潔。此外在注意不隨地大小便,并且只飲用干凈的水源。
3.及時被動免疫
如果健康的寶寶和肝炎患兒有過一定的接觸,那么為了防止病毒傳染,應在他們接觸的2周之內注射丙種球蛋白,并且連續觀察一個月以上。也可以通過服用煎劑來預防,例如連續一周服用的大青葉、垂柳葉煎劑。
4.接種疫苗
通過接種疫苗來預防肝炎,被認為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主要的肝炎疫苗有甲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