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科普 | 3小時吃下4片,高三學生急性腎衰竭!吃止疼藥要注意什么?

shiyingbao

很多人奉止痛藥為“神藥”

牙齒發炎,安排

痛經,安排

頭痛,安排

……

甚至一次吃很多顆

直到不痛了才肯停止

然而

是藥三分毒

哪怕是中成藥

不當服用

也有很大的危害!

近兩天

#高三生3小時吃4片止痛藥腎衰竭#

登上微博熱搜

服用止痛藥有啥危害?

吃止痛藥會上癮嗎?

粵藥君帶你揭秘

↓↓↓

止痛藥有哪些分類?

止痛藥是指可部分或完全緩解疼痛的藥物。一般分為非甾(zāi)體抗炎藥、中樞性止痛藥、麻醉性止痛藥、解痙止痛藥和抗焦慮類止痛藥。

我們常用的止痛藥基本都是非甾體類抗炎藥,非甾體類抗炎藥的“家族成員”龐大,包括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等二十幾種。熱搜中高三生小南服用的“散利痛”也屬于非甾體類抗炎藥。

? 科普知多D

為什么服用止痛藥會腎衰竭?

簡單來說,非甾體消炎藥會抑制環氧合酶,減少前列腺素的合成;而腎前列腺素是腎臟主要的血管擴張劑,因此通常涉及腎臟缺血損傷,表現為急性腎損傷等癥狀。

此外,過量服用止痛藥還會使你身體內的電解質和酸堿失衡,導致伴有腎病綜合征的急性間質性腎炎以及腎乳頭壞死等癥狀。

止痛藥會成癮嗎?

很多人覺得止痛藥有成癮性,這很可能是把兩種止痛藥混淆了。

有成癮風險的是麻醉性止痛藥,以嗎啡、杜冷丁等阿片類(opium)藥物為代表。這類藥物止痛作用很強,主要用于晚期癌癥病人,但是這類藥物屬于處方藥,受到國家嚴格管制,不是能在路邊藥店隨手買到的。

阿片其實就是“鴉片”,它是從罌粟中提取出來的。“疼痛”是一種神經信號,這種信號把身體出狀況的部位上報給大腦,而阿片類藥物就是作用于大腦。

它可以讓大腦中的阿片受體“興奮”,從而產生鎮痛作用,并且緩解因疼痛引起的不愉快情緒。

阿片類藥物用于治療疼痛已經有幾千年歷史,在國外曾一度因缺乏管制導致濫用,可能也就因此給人留下了“止痛藥會上癮”的深刻印象,我們平常吃的“非甾體類抗炎藥”并沒有成癮性。

止痛藥如何直擊“痛點”?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要先知道疼痛是怎么來的?

有些疼痛是神經系統出了問題,還有些常見的痛是炎性疼痛,這種疼痛離不開“前列腺素”的功勞。

一看到“前列腺素”這幾個字,很多人可能立馬聯想起了男性生殖系統的附屬腺——前列腺,進而認為“前列腺素”是由前列腺分泌的,而事實并非如此。

前列腺素廣泛分布于身體各組織和體液中,對內分泌、生殖、消化、血液、呼吸、心血管、泌尿及神經系統均有作用。

它是一種致痛物質,可與相應受體結合,當身體組織受傷或產生炎癥時,數量就會暴增,產生疼痛信號并傳遞給大腦,讓人感到疼痛。

痛經、拔牙、摔跤引起的疼痛及各種炎癥疼痛等,都與前列腺素密切相關。所以別再認為前列腺素是男人的“專利”啦。

止痛藥剛進入你身體時,并不知道你哪里疼,它會搭乘血液“順風車”前往全身各處尋找目標,并使用“排除法”——挨個上門詢問器官疼不疼。如果吃藥后一段時間內還在疼,可能是藥物還沒到達這個器官或部位。

找到了治療目標后,止痛藥不會對前列腺素動手,而是會和產生前列腺素的“環氧化酶”結合,阻止更多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對于已經合成了的前列腺素,只能交給時間來解決了。

止痛藥,不能多吃!

很多人害怕去醫院,身體出現疼痛的時候往往會選擇自行服用止痛藥。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止痛藥具有“封頂效應”,即在效果達到一定程度時,即使增加劑量,也不會提升止痛的效果,反而會增加副作用。

吃多了止痛藥可能會出現以下副作用:

損害腎

止痛藥會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可能會引發慢性間質性腎炎、腎乳頭壞死、腎功能不全等疾病。

損害胃

水楊酸類、阿斯匹林、消炎痛等藥物會刺激胃粘膜,引起嚴重胃腸反應,誘發胃潰瘍,甚至胃出血及胃穿孔。

損害肝

阿斯匹林、保泰松、消炎痛可引起肝損害,出現肝大、肝區不適等癥狀。

增加出血傾向

水楊酸、阿斯匹林等藥物能抑制凝血酶原在肝內的形成,使凝血酶原在血中含量下降,還能影響血小板的生理功能,使凝血時間延長,凝血功能受影響,引起出血傾向。

引發過敏

安乃近、撲熱息敏可引起過敏反應,出現皮疹、藥物熱或加重哮喘。

掩蓋癥狀

最重要的一點,服用止痛藥很容易掩蓋病情,貽誤診斷,耽誤治療時機!所以不舒服一定要盡快去看醫生。

服用止痛藥的原則

◆遵循說明書用藥:服用劑量與用藥禁忌一定要看清。

◆看好藥物成分:不少感冒藥復方制劑里有止疼藥成分,注意閱讀說明書上的藥物成分,以避免重復、超量用藥。

◆及時就醫,不要忍痛:在服用非處方藥緩解已知原因的疼痛時,不建議超過5天,期間疼痛加劇或不消除一定要及時就醫,排查原因。

這樣吃藥不可取

服用多種藥物

同時服用多種藥物,可能會在胃里出現相互作用,影響藥物的吸收或導致藥物失活。

服藥時間不對

很多人并不在意服藥的時間,但是如果不管服藥和吃飯的先后順序,會增加藥物對胃的傷害,同時無法保證更好的治療效果。

空腹、飯前、飯后、隨餐服用,是幾個常見的服藥時間節點,服藥前要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

飯前服,代表飯前15-30分鐘服用。

飯后服,即飯后15-30分鐘服用。

餐中服,指進餐少許后服藥,服完后可繼續用餐。

空腹服,指餐前1小時或餐后2小時服用。

睡前服,指睡前15-30分鐘服用。

服藥方法不對

不要干吞藥片

沒有足夠的水來幫助溶解,有些藥物容易在體內代謝后引起結石,例如復方新諾明等磺胺類藥物。服藥后喝水,既可降低藥片粘附于食管的風險,也可減少藥物在口腔或食管中殘留。

不要將藥片掰碎或以水溶解后服用

切記不要擅自掰開或壓碎藥片、打開膠囊外殼,只有在咨詢藥師、醫生,或藥品說明書上注明可行性后,才能破壞藥片或膠囊的完整性,以免造成藥物失效,或對身體造成傷害。

吃藥不忌口

布洛芬:不宜喝可樂和咖啡

布洛芬是一種酸性藥物,對胃黏膜有刺激作用,如果服用布洛芬后再喝咖啡或可樂,其中的咖啡因會刺激胃酸分泌,二者相互作用,會導致惡心、嘔吐、消化不良、胃潰瘍等消化道反應。

絕大多數藥:不宜喝酒

服藥期間喝酒,可能會產生各種危險的“化學反應”。例如使用頭孢類抗生素期間飲酒,很可能出現面部潮紅、心悸、呼吸困難甚至過敏性休克。因此服藥期間至停藥7天內應避免喝酒,喝酒前后3天需吃藥應提前告知醫生。

止瀉藥:不宜喝牛奶

首先,牛奶中的乳糖可能會加重腹瀉的癥狀;其次,牛奶和藥物混在一起,會在藥物表面形成一層膜,阻礙藥物中有效成分的釋放以及人體對藥物的吸收。

胃藥:不宜吃醋

胃酸過多引起的胃病,需要服用達喜、胃舒平等抗酸藥,這些藥物是通過跟胃酸中和而發揮作用的,服藥前后如果食用了醋,會使抗酸藥物藥效打折扣,甚至失效。因此,在服用這些藥物前后1-2個小時內應避免食用酸味食物。

每一次亂吃藥的背后

都是僥幸心理在作怪

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

生病一定要及時看醫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