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食品以荔枝為貴,而滋益則以龍眼為良,龍眼補氣血之功,力勝參芪

shiyingbao

“食品以荔枝為貴,而滋益則以龍眼為良。”這是醫藥大師李時珍對龍眼與荔枝的評價。龍眼,自古以來就被人們視為滋補佳品。有“補氣血之功,力勝參芪”之說。龍眼營養豐富,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龍眼中都有。據測定,果肉中可溶性部分占79.77%,其中包括葡萄糖24.91%、蔗糖0.22%、果酸1.26%、含氮物質6.2%、蛋白質5.6%、磷0.38%。

鮮龍眼中維生素C的含量為柑桔的兩倍。由于營養豐富,滋補之功蜚聲海內外,我國龍眼肉和龍眼干(桂圓),在國際市場上一直是緊俏商品。桂圓和龍眼肉都有補氣血、益心脾和安神的功效,是治療虛勞羸弱、健忘、失眠以及驚悸、怔忡的重要中藥。

祖國醫學用以治療思慮過度、勞傷心脾、健忘尖眼的著名方劑“歸脾湯”,就是以龍眼肉為主組成的方劑。氣血兩虛時,用龍眼肉、西洋參、白糖各3克反復蒸之成膏。每日開水沖服一匙,其滋補效力勝過人參黃芪,對婦女產后虛弱尤宜。用龍眼泡酒,可提神益智,滋補脾胃。龍眼益智,在許多古籍醫典中都有記述。《本經》上說:“久服強魂魄,聰明”。《日用本草》說:“益智安心”。《滇南本草》上說:“養血安神,長智斂汗”。《泉州本草》認為龍眼還有壯陽作用。

龍眼除鮮食外,多加工成桂圓,龍眼肉。龍眼肉有生曬、熟曬兩種加工方法。生曬的龍眼肉為琥珀色,明凈油亮,味道也好。熟曬的顏色發黑,質地不及生曬者佳。龍眼肉除泡茶、作甜食、浸酒外、尚可制成龍眼膏、糖水罐頭、冷凍龍眼等。長期用以滋補時可自制成膏或龍眼酒。下面介紹幾種具有食療食補作用的吃法,以饗讀者。

龍眼酒

本法源于《萬氏家抄方》。取龍眼肉150克,用好白酒200毫升浸泡,密封。每日搖動一次,90天后即可。百日之后效力更加。每日服2次,每次10毫升。有溫補脾胃,提神,安定之功。可用于體虛、健忘、失眠等癥。

龍眼膏

中醫稱“玉龍膏”。取龍眼肉200克,加白糖12克,置于碗中,蓋以干凈紗布。置飯鍋中反復蒸之。有大補氣血之功。為體虛贏弱、產后虛弱的理想補品。每次開水瀹沖一匙。此膏補益效力極佳,故有“代參膏”之稱。

桂圓參蜜膏

龍眼肉120克,黨參250克,沙參125克,先浸泡。水煎,每20分鐘取汁一次,加水再煎再取汁。反復取汁后并在一起,文火濃縮成膏。再加蜂蜜一倍,沸后即可。裝瓶待用。除具有補氣血外,尚有利咽止咳止啞之功。每次一匙沖服(《藥膳食譜集錦》)。

龍眼是我國特有果品。古人在形容龍眼時說:“圓如驪珠,赤若金丸,內似玻璃,核如黑漆。”由于形似龍之目,故稱龍眼。又因龍眼能益智,令人聰明,也叫“益智”。另有圓目、蜜脾、亞荔枝、繡水團,鮫淚等別名。

龍眼還有個有趣名字,叫“荔奴”。這是因為龍眼熟于荔枝之前,但其它香味又不及荔枝,故名。龍眼主要產在廣東、福建、廣西、四川、臺灣等省。廣東的優良品種有石峽、烏圓、雞公仔等。福建上乘品種有普明庵、烏龍嶺、紅核仔等。四川產的八月鮮是一種早熟品種,品質極佳,含糖量達17%以上。

龍眼屬甘溫之品,祖國醫學認為甘甜助火,所以內有痰火或濕滯時不宜食用。肺受風熱,痰中帶血時,也不宜食用。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